植根西北 放眼世界——韩兰魁的艺术成就史评

文摘   2024-11-07 17:03   陕西  
成长于陕甘之地的韩兰魁先生浸润于黄土高原文化,浓烈的抒情性来源自他对故园热爱,在学术发展上能主动地汲取西北文化沃土中的营养,将其民间音乐文化予以现代化、交响化,如今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及国家级项目资助,大型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上海及西安、兰州等地上演,作品还多次在海外上演,如:室内乐《雪》在德国“二十一世纪新音乐”音乐周首演(2000),交响乐《丝路断想》由奥地利莫扎特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新年音乐会中上演(2005),《幻想舞曲》在韩国首尔的“中韩友好现代音乐节”中展演(2005),《祁连狂想》由吴长璐与休斯顿交响乐团在美国休斯顿中心杰西·琼斯大厅多次上演(2002、2008、2015)。由此看来,植根西北,韩先生以其深厚的乡土情怀而取材巧妙,放眼世界,韩先生以国际化的音乐语言而丰富其创作。
第五交响曲《河西走廊》第五乐章 绿洲
音乐家个人的发展总是与历史洪流驱动相关,在中国音乐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最具成效的改革开放后,西安音乐学院在夯实基础上再行广开视野,这是中国音乐学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语境,这一时期进入音乐学术中的学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顺势而为,快速成长。以历史音乐学视角来看,韩兰魁的学术是西安音乐学院乃至西北音乐的学术承继与发展,秉承前贤的传统而开拓创新,顺应时代的洪流而承上启下,以不断的求索而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新天地。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专业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培养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前辈像蒋祖馨、石夫、屠冶九、饶余燕、赵季平等人,都有影响深远的代表作,在业内外有广泛影响。韩兰魁接过前辈的火炬,以高起点的创作在业界产生影响。如他在1981年就以交响乐《草原音诗》排演而引人注目,次年再以艺术歌曲《祖国的珍珠与玛瑙》在“西北音乐周”中上演而更广为人知,该作荣获“海峡之声”音乐作品一等奖,在学习阶段还有多部小型作品获奖,这些是其学术起点高的佐证。
韩兰魁的作品演出和研究的频次在同辈中是最为突出的,其艺术歌曲《弄潮》在1987年中国音协举办的评比中获奖后,旋即就被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予以报道;其1989年创作的《两乐章交响曲》一经演出就于次年在学报中被同行予以专题研究。据笔者统计,他的作品至今已有70余篇研究文论。与既往的研究成果不同的是,本文不再以个案作品为视角,而是综合运用文化地理学和历史音乐学的方法,以史学脉络全面审视和辨析韩兰魁在40余年中的创作成就,对其做宏观整体性研究。虽然韩兰魁先生的创作是顺次发展,从未间断,但以其技术与风格特点,经综合考虑后,认为有如下的历史分期。
技术养成期


韩兰魁的学习主要有三次,一是西安音乐学院的本科学习阶段,二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进修阶段,三是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的专业研修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以技术锤炼为主,在作品中运用新技法是其表证,而其现代作曲技术的锤炼是以民族民间音乐融会为基础;第三次学习是技艺成熟后的提升,虽然也有十二音列技术尝试,但是属于创作思维成熟后的开拓。
1959年3月出生的韩兰魁在甘肃兰州度过其少年时光,在1981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之前,他已在兰州的乐团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演奏员,这是那个时期很多音乐学子的相似经历,如中国当代音乐史中影响深远的中央音乐学院1977级的大多数作曲家多有这样的演奏员的实践经历。正是有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熏染和专业乐团的实战,才有了他入学就有交响乐的创作的机会,并在重要音乐活动中的排演的机遇,较早地参与到交响乐的创作之中,也为其后来以交响乐创作为主的学术领域做好了铺垫。
大学期间创作的小型作品是韩兰魁作曲技术创新发展的艺术性基准,像艺术歌曲《祖国的珍珠与玛瑙》《多情的海鸥》《蔚蓝色的童年》(1982)、长号与钢琴《山歌》(1983)、钢琴曲《幻想舞曲》(1984)等,都以激发考究的艺术音韵而在首演后就为人喜爱,作品的获奖是对其艺术性的肯定。其艺术歌曲被研究的频次很高,很多入选专业院校的教材。如:《多情的海鸥》以钢琴织体所营造的海鸥所处的海面波浪的动感,再以和声的色彩性对比而强调“多情”的艺术主旨,而旋律线条所挖掘声乐演唱的潜能,是其受到歌唱家喜爱的原因之一(见例1)。
例1    《多情的海鸥》主题中的动感与色彩
注重和声色彩的变换也表现在长号与钢琴的《山歌》中,该作发表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其中开发了长号的中国旋律线条,其伴奏声部的和声变换,使其艺术性效果再次增添,这为少有的中国长号作品增补了文献,它同样受到了演奏家的喜爱并予以研究。
例2    《山歌》中的长号主题及和声变换
《幻想舞曲》获得第四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的三等奖。成功的原因首先是作品中新颖的音乐技法,并有高洁的艺术品味。曲中创新地运用了陕北民歌的音乐素材,以“核心主题”逻辑控制地将其予以多种形态的发展、衍变,这种“核心主题”的技术在当时是新颖并较多运用的新法,主要运用在节奏内涵挖掘、音程调式发展上,韩兰魁在民歌主题的发展中运用了多重调式融合的手法,这种来自于巴托克的技术使作品的艺术性得到提升,其音响发展得新颖别致。
例3    《幻想舞曲》中的“核心主题”及多重调式的融会
在毕业作品的创作中,韩兰魁的是大型钢琴协奏曲《青春之诗》,该曲由一直以来关注韩兰魁成长的指挥家刘大冬教授指挥西安音乐交响乐团试奏,钢琴演奏由青年钢琴家王滨担纲,韩兰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彼时的西安音乐学院非常注重支持青年教师的培养,很多年轻教师被送出去深造,知不足而加快进度,这是学校良好的氛围为韩兰魁等教师快速发展营造了条件。韩兰魁在毕业的第二年就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了。这期间创作了艺术歌曲《弄潮》(1988)、《两乐章交响曲》(1989),其中大胆运用了现代作曲技术,是当时的氛围使然。前者荣获全国艺术歌曲作品评奖作品奖并发表于《音乐创作》;后者将西北素材融于交响乐体裁,恰当表达其用意,凝练的语言、合理的结构,民族民间与现代专业相得益彰,其新颖手法不仅使作品呈现出现代性的奇异特色,也使曲中透露出深邃的艺术性层次变幻,交响曲中既有优美舒展的旋律,主题材料鲜明生动,又有复杂多变的和声及色彩,材料集中、结构讲究、配器干净,是崔炳元在评析中给予的赞誉,使其在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中荣获创作银奖。
例4a    《两乐章交响曲》中的西北民间音乐旋律素材
例4b    《两乐章交响曲》中的现代新颖和声
两次学习中的技术淬炼是其技术养成的主要特点,大胆运用各种新方法而追求新颖的音色音响,使得作品的艺术强、层次变化多、逻辑结构控制力突出,这些技术求索展现出较强的学术性甚或实验性,这是作为青年学子敢于创新的“闯劲儿”。可贵的是,其音乐的素材始终植根于西北民族民间音乐之中,这方面既标识其文化地理身份,也使其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有探索精神显现出来,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新潮音乐洪流中的积极参与者,韩兰魁展现出自己在技术探索上的特点。
艺术成熟期


经过中央音乐学院的进修,韩兰魁创作手法丰富了,发展方向扩大了,对传统和现代融会的理解有了新的把控能力。此后几年间的体裁主要以大型交响乐作品为主,且多是关注作品的地域性和社会性,不同于其早期仅在意技术探索,这是其艺术成熟的表现所在。1991年创作的交响舞诗《战台风》是其转变之表现,该曲是主旋律题材的作品,注重社会性,是其为部队所作。由中国广播乐团、海政歌舞团在北京首演后,获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音乐一等奖。
1992年创作的合唱交响曲《绿色的呼唤》是韩兰魁标识文化地理属性的代表作,曲中不仅融入了浓郁的五声性风格的西北音调,还以西北急需的绿色为音乐的社会性内涵,将交响曲的哲理性和社会性融会发展,尤其加强了声乐语意的明确指向性、声乐所需要的抒情性及交响乐所擅长的“主导主题”的延展,作品迅速为业界所喜爱,获得陕西省音乐作品一等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成为中国合唱交响曲发展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一。这一关注西北自然生态的社会问题的交响曲至今仍是常演之作,尤其是将交响合唱的抒情性、戏剧性、交响性予以综合发展,以鲜明的西北音乐主题表达黄土地上生命的呼唤。
例5    《绿色的呼唤》中的抒情性西北民间音乐素材旋律及戏剧性和声
1994年的交响前奏曲《春训》和1995年的交响组曲《西出阳关》、琵琶协奏曲《祁连狂想》,是前述社会性主题的继续发展,不同于《绿色的呼唤》,韩兰魁在上述作品中挖掘了体裁的既有空间,发展了西北题材的可行性。《春训》由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演于西安,因其新颖的艺术语言和鲜明的主题寓意而获陕西省交响乐作品比赛一等奖;《祁连狂想》以高规格的演绎团队而获得了更好的艺术效果,首演是由琵琶名家杨靖与指挥名家李心草在中央乐团合作完成。作品被视为琵琶大型交响化中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不仅发挥了琵琶技法的特色,加强长轮、滚奏、揉弦的综合技术手法,还以现代性而开发了新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对作曲家家乡祁连山“狂想”的描绘与赞美,使其超越了仅注重技术的同类作品,该作在香港龙音唱片公司出版CD后传播得更远了。民族器乐大型交响化发展,源于韩兰魁曾经的民族器乐演奏员身份,还来自于他对民族音乐事业一直以来的关注,后来创作二胡协奏曲《故土》(2001)也是这一创作理念之使然。
例6    《祁连山狂想》中开发了琵琶的技术手法
1997年创作的大型交响合唱《欧亚大陆桥畅想》是承继《绿色的呼唤》创作思维的又一探索,关注彼时欧亚共荣发展的时代社会主题,以更加散性的音乐主题及结构思维,除了在整体风格统一下注意调性的游移而将音乐加以新颖化推进外,还以不同的音乐色彩和线性思维的贯穿性、复调化而加强音乐的纵向声响厚重感,作品由刘大冬指挥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首演,著名歌唱家白萌、鲜于越歌、唐光菊为领唱,作品所宣扬的社会大主题使其荣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陕西音像出版社发行其CD。
在此期间,韩兰魁还为西安歌舞剧院演出的大型乐舞《长安神韵》作曲(1998),是其立足于古都而做的舞台戏剧音乐作品的新尝试。这一探索成为其持续性的发展方向,如:2000年为大型舞剧《满江红》作曲,2003年为大型舞剧《梦回大唐》(二、三幕)作曲, 2004 年为大型乐舞《敦煌韵》作曲,唐风古韵题材的作品创作,是源于韩兰魁先生在长期的西安生活所感,这是其文化地理观念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与赵季平、许友夫、李耀东、程大兆、陶龙等西安作曲家相似,影视音乐创作是古城西安作曲界的主要领域,韩先生也在此中创作了电视剧《韦拔群英传》《红妆》《不可磨灭》《换个活法》《血色青春》《唐山绝恋》、电影《难为我结婚》《黄金驿站》等的音乐,还为全国第四届“中国城市运动会”大型开幕式《跨越世纪》作曲,第三届中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型开幕式创作主题歌《同在蓝天下》等。影视音乐、旅游歌曲、运动会音乐的创作,是韩兰魁关注音乐的社会化,注意艺术创作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创作思想之反映,在这一接地气的音乐创作方向中,其人其作也通过大众的更多接触而使其音乐更具人民性,生活化,这是他借鉴赵季平、程大兆等人成功经验之所得,“扎实的创作功底和极富创造性的音乐思维”,是他在学习前贤影视音乐创作中的感悟,这也是他顺应新世纪之交的历史发展潮流,发挥作曲家社会使命的价值所在。
在这期间,韩兰魁得以到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研修,在与其导师、著名作曲家弗里德海姆·杜尔教授等德国音乐学术交流中,他也运用十二音技术创作了小提琴与钢琴作品《雪》,该作品以五声性为基础而构成十二音列。其原形音列先在钢琴声部呈现,后以多种五声性音组予以不断发展,以重复循环而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展现出“雪”的造型之不同。十二音技法的中国五声化发展,是罗忠镕、陈铭志等前贤在这一技术发展中的中国特色探索,这部音响新颖的作品还在“乐和长安”、中韩文化艺术节等音乐会中展演,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例7    《雪》的主题及十二音列的各种音组
艺术成熟期的韩兰魁,手法、选材更为丰富,对西北文化中的交响性做了更多发展与探索,在大型化、民族化的体裁形式中逐渐形成了个性风格,以社会关注的文化或环境问题为其音乐意象的主要题材,注意西北音乐的抒情性及跌宕起伏的大线条,以深沉厚重的悲壮而抒发内心深处的浓烈情感,展现西北文化的豪爽、醇厚,更注意运用交响乐主导主题的变衍而扩展音乐的形态,浓郁的诗情画意与厚重的历史感成为其个性化的艺术手法,也使其西北交响在传统融会现代的声响基础上有了社会价值和哲理思辨。
多元发展期


新世纪之后,重回民族音乐线性思维的观念在悄然崛起,这与国际上的创作“回归”思潮不无关系,先锋派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在2006年的上海音乐学院讲学中展示的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就明确表达其注意旋律美的呈现。韩兰魁先生在2005年创作的交响乐《丝路断想》中就以鲜明的音乐线条而打动了挑剔的奥地利金色大厅的观众。这一作品取意于丝绸之路上的音乐素材,为其古韵以新意,绵延的具有悠长气息的音乐线条或并行、或呼应、或烘托,从而形成多重线条并形成纵向声响厚度,这是传统民族和声、复调的新发展,它不失韵味而又新颖独特,耐得住品味,展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的新民族风格。
例8    《丝路断想》中线条的纵横关系
韩兰魁参与创作的《华夏之根》(2006),已经成为民族交响乐中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曲中各乐章虽为不同作曲家而作,但协作得当,从而使作品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各章既可独立成篇,也可联缀成曲,几乎成为了经典。韩先生负责的《盐池劳作图》,取材于运城博物馆明代同名石刻,民间劳动号子、山西梆子腔的音乐素材以传统的三部结构布局(快—慢—快),乐队音响整体上表现为弱奏,为此还弃用了唢呐、笛子等音量较大的吹管乐器,而引入了古琴并加强了板胡的戏份,可见韩兰魁先生在这部民族交响中所做的别样思考。
大型舞台戏剧作品的作曲是这一时期的方向之一,如杂技舞剧《敦煌神女》(2007)、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2008)。后者在传承20世纪40年代延安秧歌剧学术传统的基础,又以新颖大胆的唱腔设计和民族风情的民俗题材而让人眼前一亮,这也使其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特别奖”,作品后来不断被演出甚至列为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培养项目“秧歌剧艺术人才培养”。团队协作创作在《米》剧后变得更为常态化了,它是以赵季平为主的创作团队,韩兰魁在2011年参与创作了大型民族交响乐《敦煌音画》,所负责的有《月牙泉的故事》《集市》两个乐章。前者在拉弦乐与吹管乐声部呈现了气息悠长的音乐线条,声部间的宽距离,表现力月牙泉的静谧;再以琵琶的轮奏而展现温婉清雅的月牙泉姑娘的形象。这种通过民族化特征和鲜明的音色线条来塑造艺术形象,是韩兰魁在多元化创作期中的重要文化地理学创新形式,敦煌的琵琶乐用于表现其域内的艺术形象,易于明确其艺术形象的指向性。
例9a    《月牙泉的故事》的音乐主题
例9b    《月牙泉的故事》的音乐线条在不同乐器组上的呈现
作品音乐会是这一时期的重头戏之一,这是韩兰魁在获得突出成绩后的展现形式之一。第一场是2010年由国交在北京音乐厅演奏,作品音乐会吸引大批业界专家如吴祖强、王次炤、赵塔里木、关峡、李吉提等到场观赏,后者还撰写了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对于作品中饱含的“西北历史文化的辉煌”,李先生“感到振奋”,她认为音乐会中的作品长处是“在将民族、地方音乐元素与现代专业作曲技术融为一体,和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对于《绿色的呼唤》中所体现出的“乡土观念”及历史责任感,是作品现实意义价值所在。这样的专场音乐会后来在西安、上海相继举行,前者是在2013年9月26、27日由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音乐教育系合唱团在西安音乐厅演出,名为《韩兰魁获奖作品展演——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是以“五好”彰显西音实力、“绿色”倾诉西部情怀、“交响”推进民族文化等特色而得以在西安音乐学院官网上评报;后者是2016年3月5日在上海交响乐大厅上演的名为“来自丝路起点的交响”,它被评价为,“厚重新锐,严谨通透而颇具新时期音乐特点的艺术精髓”,“展示了陕西作为丝路起点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陕西当代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品音乐会在京演出后,韩兰魁的交响乐作品集于201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包括《绿色的呼唤》《两乐章交响曲》《祁连狂想》《诗丝路断想》《梦浴华清》《短诗四首》等代表作,也由此吸引了研究者对韩兰魁的作品展开多元化的研究。此时的韩兰魁以更为活跃的创作状态而不断推出新作,不仅量多,而且质优。大型作品的创作是彼时的常态,如:陕西省政府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祭典仪式的音乐创作,现实主义题材话剧《明天》全剧音乐的创作(2012)。他还于2012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金唱片奖并应邀出席颁奖典礼。
交响音画《大秦岭》(2015)是韩兰魁参与创作的大型作品,在西安首演后,修改版于2017年2月进京演出。韩兰魁负责的第一乐章《云横秦岭》取意唐代诗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意,用优美的旋律、线条流动的和声为烘托,以悲情的意韵而将交响之声娓娓道来。同年的另一部大型作品是民族交响套曲《丝路粤韵》,它于5月25日在广州首演后又进京上演,有杨清、刘再生、于庆新、赖海忠等十余人撰文以评,其业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韩兰魁作曲的第二乐章《祭海》选取粤剧的过门音乐为素材,曲中的“诗性细腻”给人以浓郁的人文情怀。
“西部的每一段历史都是交响乐”,是韩兰魁先生对话《中国艺术报》记者张悦时说出的一句影响深远的创作观念,这也是他长期创作实践的深切感悟,他的观念及创作得到赵季平先生的赞赏:“韩兰魁对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结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使得他创作的音乐在不失民族风格的前提下保持着鲜明的时代性与可听性,并获得广泛好评。”基于文化地理学和历史音乐学的创作,是其艺术理念产生并在其后来的创作中不断践行之。如:《丝路长歌》之一《丝路追梦》(李三原词)、《河西走廊》、《宁夏音诗》等。
2018年受甘肃省歌剧院委约而创作的《河西走廊》在12月20日首演,作曲家以千年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为其地理文化题材,以西北自然环境所关注的绿洲、生态、生命各个视点,以历史、文化、记忆为乐思,以汉、藏、蒙古、裕固等多民族的音乐为符号,既表现了河西走廊历史变迁中物象,更在意现实生态及居于其地上人民的情感,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是寄望于明天的重建新辉煌,这一恢弘之作中有对绿色的呼唤,有对生命的赞美,有对未来的寄望,五个乐章:祁连山——我们的家园、萨娜玛——裕固族的歌、马踏飞燕、胡杨——缅怀勇士、永远的绿洲,每一章均以具象的主题及其音乐主题而成为性格鲜明的篇章。如第一章的音乐主题,是由圆号奏出的宽广起伏、悲叹绵长的音乐旋律,其线条主题既有意祁连山脉的形象,又有深邃的意境营造;随后的呼应弦乐主题,以变换的和声色彩而展开温馨的家园画面。
例10a    《河西走廊》之《祁连山-我的家园》音乐主题
为表现作品的个性化,作曲家还设定了人工音阶,为其民间音乐素材的发展构建理性内涵。作品以多变的物象及画面,严谨的交响思维、逻辑严谨的结构手法、奇妙的和声色彩、细腻的音乐织体、丰富的管弦乐配器,作为“第五交响曲”,是韩兰魁为家乡文化建设倾注深厚情感,是其乡土情怀的文化地理学之显现。
例10b    根据河西走廊多民族音乐特点而合成人工调式及音列
2019年为宁夏创作的大型交响音诗《宁夏音诗》有四个乐章:《宁夏川》《六盘山的记忆》《枸杞红了》《塞上江南》(后两章为冯季勇作曲),宁夏丰富的民间音乐被融于作品之中,对代表性景物的描绘也以欢快的音乐情绪而简洁明快地呈现。第一乐章先以舒缓的悠长音调而徐徐展开并不断变衍,展现出阳光的美好情境,将宁夏川的地理文化特点展现出来;第二章的音乐与第一章作对比,表现了六盘山作为曾经的革命之地所蕴含的英雄气概。
交响套曲《延安》(2021)是为建党百年而作的大型主题音乐作品,以赵季平为中心的创作团队,运用交响乐的宏大厚重气势而深情回溯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在峥嵘岁月中的丰满艺术形象。韩兰魁负责是最后一章《啊!延安》,带有全曲总结的意味。以歌词所明示艺术主题:“延安是高耸的丰碑,凝聚着我们的灵魂;延安有不朽的精神,孕育着我们的初心。”韩兰魁选用陕北民歌中的高腔元素,将其置于时代文化大主题中,再以不断发展而升华所歌颂的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词中的“丰碑”“灵魂”“精神”“初心”等,以点成线,与套曲宏观布局相贯通,展现了主旋律作品的深层艺术性和社会价值,以色彩变换、二度音程叠置而增加交响乐的音乐张力,实现了交响化的纵横向发展的不同音乐特点。
例11    交响套曲《延安》之《啊!延安》中的音乐张力构建
在戏剧音乐作品方面,有扶贫主题的音乐剧《融水谣》(2021)和歌剧《不遥远的胡麻岭》(2023),前者将西工大对口扶贫贵州融水村的感人真实故事进行了欢快愉悦的呈现,韩兰魁在其中创作了大量唱段并担纲音乐总监;后者将修建兰渝铁路的艰辛故事用歌剧语言诠释,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作品以甘肃民间音乐素材,在舞台呈现上则展现了满满的“科技感”,将当代题材的纪实性予以生动表达,全剧的主题音乐,主要人物都有非常鲜明的音乐形象,如男主人的戏剧性唱段“掌子面上”在作品中就以“层次感”而突显于音乐中。尤其是主人公高岩在胡麻岭几次塌方时的“咏叹调”,就将戏曲和西方交响乐铜管相融合,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作品注意合唱段落的写作,以粗线条的勾勒而展现出工人艺术形象的身份属性,并以对比而展现出男女声在色彩发展上的变化(见第一幕“那座山不太高”)。
例12    男主人的戏剧性唱段“掌子面上”
作为入选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名单入选作品之一,韩先生的《丝路歌章》从“一带一路”主题中挖掘历史纵深度,将两千年来出现于历史记载中的重要人物如张骞、昭君、班超、玄奘、文成公主、冼星海等,地点如长安、敦煌,及至“中欧班列——长安号”等古今文化物象,运用交响音乐融会、联缀之法而予以整合、呈现,音乐手法上或叙事或抒情,发挥剧诗(歌词)的语意明示,音乐形式上以合唱、独唱与交响乐队交互呈现、烘托、显现,发展了中国交响的散性思维,最终呈现瑰丽恢弘的丝路史诗长卷。
例13    《丝路歌章·序章·仰望》
韩兰魁在多元发展期的创作特点,一是体裁形式是以交响乐为主基础上的多样化探索,交响曲、合唱、交响套曲、歌剧、民族管弦乐、音诗等,小型作品在这一时期较少,近年来以声乐体裁作品为多;二是多人合作为团队形式的创作曲目增多了,其创作模式是起因于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所取得成功的基础而不断发展开来,《华夏之根》《丝路粤韵》《敦煌音画》《大秦岭》《丰收中国》《延安》《宁夏音诗》,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都获得了成功,为其团队的进一步创作而不断注入动力;三是以大型作品的创作为主,如交响乐《丝路断想》、第五交响曲《河西走廊》,戏剧作品如歌剧、舞剧、话剧的音乐;四是更加注重简洁有效的音乐手法运用,删繁就简,注重清晰的音乐线条、色彩转换和结构布局,使其音乐乐通俗易懂,不以“装腔作势”而故弄玄虚,与现在常见的“复杂主义”交响乐创作不同,注重作品的可听性、返演率;五是以西北地区的题材为主,尤以陕甘地区为主,这与韩兰魁注重文化地理学属性的外显理念有关,也与韩兰魁对待历史文化传统或习惯的审美情趣有关,“河西走廊”“胡麻岭”“秦岭”“关中”“延安”“大唐”“丝路”“绿色”等关键词,常见于创作的选题之中,标识出其作为西北作曲家的文化身份,也使其“西部的每一段历史都是交响乐”创作理念更具形象化。

结语

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区位上的资源,如山河、物产、气候会影响到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在长时期的提炼和复杂化的过程中,它表现并支持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道德。人、地、文化由此而化为符号,使得地域文化由资源而变成内涵构成。西北作为黄河文明的源生、流转之地,地理作用于文化上的发展尤为突出,尤其像陕西这样的资源丰富之地,山川、风物塑造出文化的性格,居于此地上的人也有豪爽、悲壮的性格特点,由他们创造出的西北之音也是特点鲜明。“西音”从远古时期即已被载入典籍,《吕氏春秋·音初》:“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书中所述的“西音”有“忧思”之腔调,故而后来有“西音悲苦”,其特性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重要表现形态。唐·李白《古风》中所言“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其“西音”是基于“秦筝”的文化符号而用典,秦地不仅有歌乐,也有器乐,在民间早在先秦时期流行。秦地的音乐因其地理之源而自古就得以繁兴发展,如今的传统音乐中就有秦腔、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唢呐等众所周知的体裁。陕甘之地是近代以来音乐发展最为繁兴之所在。出生于西北高原的韩兰魁对脚下的土地特有的抒发眷恋,陕甘地理文化浸润滋养了他,他以抒情气质而赋予西北之音以诗情画意,留下了百余部优秀之作,他以交响乐的和声纵深度、配器的多彩性呈现了西北音乐的深沉历史感,将“西音”的“悲苦”以新的审美维度,宽阔的气质,壮烈的情感,以其音乐为改观西北文化、生态而不断努力,从《幻想舞曲》《两乐章交响曲》到《绿色的呼唤》《祁连狂想》再到《河西走廊》《丝路歌章》,文化地理学在其创作中融入内涵,历史文化传统在其选材中尤为眷顾。
本文以文化地理学的学理对韩兰魁艺术成就予以了历史音乐学研究,从其40余年的专业学术发展中看到了一位笔耕不辍的耕耘者的足迹,从其持之以恒的创作中看到了作品背后的技艺修习的脉络。他的创作涉及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歌剧、音乐剧、艺术歌曲、合唱、钢琴曲及协奏曲、民乐协奏曲、影视音乐。他的创作力绵延不断,既使在退休以后,仍以大量的作品创作、展演、出版而为业界所惊艳,这是非常难得的职业追求和敬业精神。在其工作室的桌上,巴托克的理论书籍赫然在列,他从中借鉴其创作就应该是植根西北,这不仅是他生活范围之表现,更是其作品选材的内涵与外延之表现,从其处女作《草原音诗》起,到新近入选“时代交响”的《丝路歌章》,不管是现代手法的《幻想舞曲》《雪》《两乐章交响曲》,还是传统手法的《祁连狂想》《丝路断想》《月牙泉的故事》,其艺术选材和视角,多是以西北为上,乡土情怀浓厚,文化地理属性明确。其创作也注意吸纳国际上的新法,在青年时期、中年时期,新近阶段的不同时期,他都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创作技艺与思维,学习不止,上下求索,执着于探索作品中的新颖与优美。他也注意音乐与国际接轨,传统的、现代的成功之作均可拿来以用,这就使其作品始终表现为创新的美感样态,能持续吸引听者的兴趣,这也是其作品能走出桑梓,为国内外的乐迷和同行所喜爱的内涵所在。此外,作为高校教师和学者,他也注意教学、研究的发展,对分段性作曲教学的探索、对德国音乐教育的评介、对奥尔夫教学法及音乐教育中信息手段的建立与实践、对传统题材与现代思维的融会、对敦煌乐舞研究的实践尝试、对赵季平与刘铮的作品评析、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现状的反思,这些教学、研究的理论诠释,也是其艺术成就的构建,让人们在对其关注乡土文化的情怀有了丰富的认知。
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中国西北地区的音乐名家,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积淀深厚而又经过新潮音乐熏染过的一代作曲家,韩兰魁以根植乡土、讴歌时代的观念,以其乐笔描绘了黄土高原文化不断走出新天地的深厚情感,在其音乐奏响欧美音乐舞台上之际,祁连狂想的豪情漂洋过海,金声玉振。“路漫漫其修远兮”,韩兰魁先生还将不断地求索下去!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赵季平音乐艺术的历史研究”(编号2020J036)成果之一,原文载于《音乐生活》2024年第9期。作者:王安潮(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
此订阅号为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官方平台。发布有关陕西省各类音乐动态、音乐资讯及音乐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