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九九归一从头来”,日子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立春节气已过,明日便是正月初七。正月初七在民间有许多特殊的讲究,“七不出,三不出”的说法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七不出”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理解。一种说法是出远门前要处理好家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基本生活所需,寓意着在出门前安排好家中事务,展现出责任感。另一种说法是逢七的日子不宜出远门,如初七、十七、廿七,因为“七”谐音“去”,象征离散。
而在正月初七这天,也有“三不出”的讲究。
其一,不出家门走亲戚。正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人日节”,也是人的生日,同时春节假期将尽。此时走亲戚容易扑空,若人家已返岗,会带来自家“一整年一场空”的不好寓意。过年讲究喜庆,家中冷冷清清,满心期待却落了空,实在扫兴。所以为了化解这种负面影响,这天最好少出门走亲戚。
其二,出恶语训斥孩子。正月初七还是小孩子的生日,正月十七是中年人的生日,正月廿七是老年人的生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应当对孩子多些关爱和友善,避免恶语相向。过年本是欢乐喜庆的时刻,若是因打骂孩子让家里鸡飞狗跳,哭哭啼啼,破坏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实非明智之举。
其三,出钱借给他人。初七有“散”的意味,钱财借给他人往往难以收回,可能影响自身运势。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我们应该为自己留足底气,储备足够的资本,以应对后续生活,为新一年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避免因借出钱财而带来财务上的困扰。
“七不出”的这些习俗,不仅仅是提醒人们出门前要安顿好家中事务,更是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是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体现,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一些行为准则,图个吉利,为未来的日子祈福。在蛇年新春,让我们尊重这些传统习俗,带着美好的期许,顺遂平安地开启新的一年。
来源:热线营养学
全媒体编辑:吴昕格
一 审:吴昕格
二 审:王珊珊
三 审:杨士伟
总监制:乔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