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50万家餐厅、年销售额超4000亿的面食届“顶流”又登上热搜,理由是甘肃将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保障和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兰州牛肉拉面”是甘肃的一张名片,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兰州牛肉拉面在全国市场取得了较快发展,在直接带动就业,拉动甘肃甘南地区牦牛肉、张掖民乐大蒜、武都花椒等相关产业持续发展方面,显示出独有的优势。
兰州人,一天能吃多少碗牛肉面?兰州牛肉面馆每一天都能卖掉200万碗牛肉面,消耗370吨面粉以及30吨辣子!
出口决定入口。一碗兰州牛肉面,是面、汤、牛肉、辣子和调料的有机融合。“天下第一面”持续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带火了以下十大产业!
牦牛产业是甘南州的主导产业。在甘南州主要牧业县市,牦牛养殖收入占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甘南州以“打造从产业链端提升和价值链端增效转型升级的甘南牦牛产业发展新模式”为主线,以“创新畜牧产业技术体系,推动畜牧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为方向,塑强壮大“甘南牦牛”“中国牦牛乳都”品牌,将甘南创建成为青藏高原牦牛高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和牦牛产品集散中心。
甘南牦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展产业链条,集中力量宣传打造“甘南牦牛”金字招牌,重塑“从草原到餐桌的生态甘南肉品”全新品牌价值。
兰州拉面中的牛肉除了甘南牦牛肉,还有青海牦牛肉。牛肉一般选腱子肉或者筋多的部位,肉瘦有嚼头,而且切肉片时,切出的肉片又薄又好看。兰州拉面也直接带动了青海牦牛肉产业的发展。
牦牛产业,被称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第一产业”和“第一品牌”。青海是世界牦牛主产区,年存栏牦牛518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素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称。全省有机认证的牦牛超过120万头,占全省牦牛总量的23%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有机牦牛生产基地。
青海突出地方高原特色,大力发展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引导和产业链打造等综合措施,逐步建设产业链健全的牦牛加工产业园区,形成以牦牛为产业载体,以企业为产业龙头、以贫困户为产业对象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民”的牦牛产业机制,青海肉牛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民乐县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主要加工脱皮蒜米、黑蒜、大蒜精油、糖醋蒜苔等产品,大蒜附加值得到了极大提升。近几年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
对牛肉面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牛肉,不是面,而是汤。汤是兰州拉面的灵魂。
一般来说,兰州牛肉面熬汤时选肥嫩的牦牛肉,加入牛脊髓和牛腿骨等,按比例配上草果、花椒、干姜、桂皮等等十几种香料,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整个熬制过程需要四五个小时。
武都素有“千年椒乡”的美誉。陇南市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花椒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武都栽植花椒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全区36个乡镇中有34个乡镇适宜发展花椒。盛产的“大红袍”花椒以其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份多、精油含量高等优良品质著称。
近年来,武都区大力推进产业培育,武都花椒品质明显提升,品牌溢出效应快速扩散。武都区在全国花椒主产县中连续多年保持着“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品质第一、农民收入占比第一”的行业地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椒生产基地和花椒产品研发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中国花椒之都”的美誉实至名归。
兰州人每天配牛肉面吃掉的辣子,有30吨之多。兰州牛肉面的辣子,以天水甘谷的辣椒为上。
甘谷素有“全国辣椒之乡”的美誉,辣椒作为甘谷传统的特色产业,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独特的地理条件,赋予了甘谷辣椒优异品质。这里盛产的羊角辣椒,以其椒身长,皮质厚,色泽好,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
甘谷县立足资源优势,采取“加强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等措施,持续做大做强辣椒传统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辣椒基地化种植、组织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品牌化销售的良好局面。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年产量8万多吨,产值达到1.5亿元。
河西是指黄河以西地区,因今甘肃西部地区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故称河西走廊地区的五个地级市为河西五市。分别为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和嘉峪关。除了上文提到的天水甘谷辣椒,高台辣椒、永昌红辣椒等也是河西地区的有名特产。
高台辣椒的主要特点是辣味适中、辣中带香,可以晾干碾碎烹油吃。高台辣椒的独特味道,来源于黑河沿岸特有的土壤和气候,沙质土壤加上温湿的气候。高台县把辣椒产业作为富民兴县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8000亩。
永昌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红辣椒种植历史悠久。永昌红辣椒色泽鲜艳,是生产各类辣椒酱的优质原材料。近年来,随着永昌红辣椒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红辣椒正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兰州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牛肉汤清;二白,萝卜片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蒜苗香菜翠绿;五黄,面条有淡淡的黄色。
这碗面里的绿,就主要靠徽县蒜苗来点缀了。大蒜是徽县蔬菜产业中的拳头产品,徽县三蒜(蒜苗、蒜薹、大蒜)在业内享有名气,主要产地在徽县伏镇、栗川、泥阳三乡镇,已发展成为全县特色产业之一。“三蒜”产业不仅为群众带来了
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村民通过种植大蒜找到了致富路子。蒜头虽小,也能撬动大产业。
国内大部分产地的面粉都能做成拉面,但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甘肃河西地区、庆阳的面粉是做拉面最好的面粉。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上、新鲜的高筋面粉才可以作为兰州拉面的使用面粉。
目前兰州牛肉拉面已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面馆超过50万家,年销售额粗略估计超过4000亿元。
早在1999年,兰州牛肉面就被国家确定为三大中式快餐试点推广品种。如今,兰州牛肉面终于大举出甘,形成了陈香贵、陈记、马记永、张拉拉、唏嘛香等头部及腰部品牌带队,其他多个连锁品牌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近两年,身边最熟悉的兰州拉面多了好多正规军,清一色的连锁店,统一装修,整齐划一,很显然,已经有大量资本开始进入了这个赛道。牛肉面新的创业风口也正席卷整个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不可估量。
近几年,新消费渠道和场景不断发展壮大,特色餐饮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外卖发展愈加完善,速食等产品持续迭代升级。面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兰州牛肉拉面也在寻找永葆“魅力”的新路径,速食版的兰州牛肉面也悄然上市。
比如陇萃堂的自煮牛肉面和冲泡牛肉面,还有尕滴哥以大块牛肉加持的原味兰州牛肉面,都受到兰州牛肉面忠实粉丝的欢迎。
深加工速食,同样是一个价值百亿的广阔市场。最典型的代表如柳州螺蛳粉,与兰州拉面的预包装食品基本同时起步,现如今已风生水起。
兰州拉面立法,将有助于地方小吃形成规模化效应,保障和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兰州拉面产业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被兰州拉面带火的十大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视频号:亮节智库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作者:网 络 | 编辑:张 然
审核:罗 思 | 审定:郭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