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英灵护佑了美丽的母校

文化   2025-01-17 10:43   加拿大  

邹韬奋      图片来自百度


    他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跨时代人物。他写的《我的母亲》曾是中学语文课文。

    但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这篇课文的作者呢?

    

    他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子。

    但是,有谁知道是他的英灵护佑了美丽的母校?


    他是谁呢?

    他就是邹韬奋。


    请您随着我的笔墨,一点一点看下去,您就能清晰地看到这条历史线、这条因果线,了解鲜活有趣的真实历史。


    邹韬奋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响和帮助。这个人是上海圣约翰大学荣誉博士,也是潘序伦和顾准的伯乐。

    他就是黄炎培。


    全世界少年儿童崇拜的偶像都一样,不是爹和妈,而是有才有范的大哥哥、大姐姐。


    黄炎培是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首届毕业生。

    当时,上海南洋公学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它大学、附中、附小,是一脉相承,一个品牌,每个年级开两个班。

    上海南洋公学对本校大学生有一个要求,鼓励大学生做公益辅导员,辅导附中、附小的学弟学妹们。


    作为学霸级的大学生哥哥黄炎培,也就成了附中附小学弟、学妹,心中有才有范的偶像大哥。

    上海南洋公学附小的小学弟,邹韬奋也不例外。


    1917年,邹韬奋考上了上海南洋公学电机工程科。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浪潮席卷上海,电机工程的毕业生极为稀缺,炙手可热。

    大学在校生,就会被中介猎头公司收入囊中。充满活力、学习优异的邹韬奋,更是被中介猎头公司牢牢地盯上了。


    大学二年级时,邹韬奋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矛盾之中。难道他是为了毕业后就业的选择吗?

    不是!

    凡人,都是站东往西,站西往东。这山望着那山高。

    原来,邹韬奋太热爱文学了。他想放弃电机工程专业,专读文学。


    今后到底是读理科?还是读文科?邹韬奋与天下的学生和家长一样,十分纠结。


    当时的上海,大学文科毕业生的就业和收入,与理科机电工程师是根本没法相比的。

    所以,亲朋好友都反对邹韬奋这个站东往西、放弃就业高收入的想法。


    此时,黄炎培已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是上海滩的翘楚英杰和青年领袖。

    邹韬奋找到了他的偶像黄炎培,向学长诉说心中的矛盾和苦恼。


    黄炎培,他认真听取了学弟的倾诉。他感到学弟邹韬奋的血液里,涌动着文学的天赋和异禀,细胞中更是跳跃着热血青年的敏锐思维,和担当社会大任的理想抱负。


    黄炎培告诉学弟邹韬奋,鲁迅先生就是弃医从文的成功典范。中国刚推翻清朝、走向世界,国家和人民需要更多的鲁迅,需要更多有理想的文化人启蒙民众,传播现代文明和知识,为人民呐喊和发声。

    最后,学长黄炎培送给学弟邹韬奋四个字:从心所愿。


    黄炎培,他不仅有一双独特的伯乐慧眼,他更有一颗乐于成就邹韬奋理想的热心。

    黄炎培是上海圣约翰大学荣誉博士。他找到了他的好友,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卜舫济校长。他十分热心地向卜舫济校长推荐学弟邹韬奋。


    理工科大学南洋公学的在校生,跨校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这在当时的上海是没有先例的。

    这行吗?


    卜舫济校长告诉黄炎培,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大门,永远向优秀的青年敞开。但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录取。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所新式综合大学。1905年在美国注册。学生的学籍、学分,美国各大学都承认。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入学考试极为严格。考试一共要六天,其中五天全部用英文,一天用中文。 

    学校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入学难,毕业更难,学生淘汰率平均高达40%,医学专业的淘汰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0%。

    学校所有的课程都用英文。严谨的教学,一流的师资,保证了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质量。

    所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的含金量在中国是最高的。

    它被誉为“东方哈佛”。

    1919年9月,邹韬奋通过严格的考试,如愿以偿跨校跨学科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主修西洋文学。

    邹韬奋开创了理工科大学二年级学生,破格考入并转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先例。


    邹韬奋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心中的烦闷一扫而空。

    一颗具有文学天赋的新星,在“东方哈佛”的知识殿堂里,加工焠火锤炼成才。


邹韬奋      图片来自百度

    1921年,邹韬奋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伯乐黄炎培对千里马邹韬奋,更是惜才如初。

    此时,黄炎培已是中华职业学校的校长。他知道千里马必须要有辽阔奔驰的大草原。

    他先聘请邹韬奋为中华职教社编辑部主任。之后,又聘其为他所创办的《生活》周刊编辑部的主任。 

    黄炎培给了邹韬奋一个独当一面、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长黄炎培,真是良苦用心,真的具有大哥范儿!

    他就像火箭助推器,一节又一节,不断地将学弟邹韬奋,这颗新星送上华夏上空。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在!

    至此,中国少了一个工程师,多了一个血气方刚,正气凛然书写社会、书写百姓的大记者和媒体天才。


    在《生活》周刊,邹韬奋秉承和牢记着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训:

    光与真理。


    他将《生活》周刊的宗旨,与民生、民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那特有的专业才能,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很快带着耀眼的光芒从地平线闪耀了出来!


    《生活》周刊的文章,气质鲜明,情怀百姓,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它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

    我们只要看文章的标题,就知道他所写的文章是如何接地气,成了为民发声呐喊的喉舌:

    《人力车夫所受的剥削》,《平民住宅与阔人洋房》。


    《生活》周刊还以其独特犀利的文风,成了监督民国政府、监督官员的眼睛、利剑。


    “九一八”事件后,《生活》周刊,迅速成为唤醒民众抗日救国的重要平台。成了抗日舆论宣传的正面战场,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射向日寇的精准导弹!


    民国时期,报刊都是民间自主经营。每一份报刊,都是老百姓自掏腰包、自费购买的。

    假话、空话、套话的报纸刊物,老百姓是不会掏钱购买的,也不会有读者的。

    这是真正的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老百姓当裁判!


    因为老百姓喜欢阅读《生活》周刊,它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行量创造了当时中国期刊的最高纪录,十五万份!

    邹韬奋也成了民国时期,社会公认的最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新闻界旗手。


邹韬奋      图片来自百度


    真正让邹韬奋成为中国近代大名人的,是民国时期轰动国内外,史称“七君子”的事件。


    “七君子”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九一八”事件日本侵占东北后,全国民众抗日热情日益高涨。但国民党政府仍然奉行“攘外先安内”的政策,视共产党为非法组织,视红军为“土匪”。

    “剿共”、“剿匪”,是国民党的优先行动。


    1936年5月,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牵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7月15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史良、章乃器等七人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剿共”、“剿匪”,一致对外抗日。

    沈钧儒、邹韬奋、史良、章乃器等七人的声明,煽起了中国政局的“蝴蝶效应”!

    这个“蝴蝶效应”可了不得,它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七人,在当时可是中国社会真正的贤达名流,在国内外太有影响力了。

    沈钧儒,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国民主同盟会创始人。

    邹韬奋,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生活》周刊的主编,中国著名的媒体人。

    史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国最著名的女性大律师。

    王造时,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

    章乃器,中国民建创始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李公朴,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中国著名的社会教育家。

    沙千里,《青年之友》周刊主编,中国著名的媒体人。


    名人是有社会效应的。一个名人的社会效应,可以抵过上千万普通的老百姓。

    可以说这七人,民间称其“七君子”,在当时的中国个个都是影响力中心,都是一呼百应的社会大名人。


    而我们再看一下,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呢?


    此时,共产党在中国是处于地下的秘密组织。在上海的秘密总部,也被叛徒出卖,剩下的人员也潜伏和转移到了江西苏区。

    红军被国民党全面围剿。江西红军被迫离开了根据地,在经历了苦难的长征后,损失惨重,被逼到了贫瘠的陕北。

    红军人数最多的红四方面军,在甘肃河西走廊与马步芳的军队浴血搏战,直到弹尽粮绝,几乎全军覆没。

    可以说,此时正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最困难的时期、最至暗的黑夜,是生死存亡的临界点。


    此时,在这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贤达名流的“七君子”公开发声,要求一致对外抗日。

    这犹如黑夜里一线光明,这丝丝曙光,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千载难逢的生还希望。


    毛主席马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复电,在大大赞许“七君子”时,表示坚决响应“七君子”一致对外抗日的声明。


    “七君子”的发声,使共产党有了一线生机,但却捅了当政国民党的马蜂窝!

    并且引火烧身!烧到了自己!


    1936年11月23日,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七位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史良、王造时、章乃器、李公朴、沙千里逮捕。

    这就是史称“七君子”事件。


    邹韬奋是11月23日凌晨两点半,在上海法租界的家里,由法国巡捕带人抓走的。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也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二姐。

    宋庆龄头顶“国母”的头衔,加之与蒋介石这层亲戚关系。使她在民国的地位是十分特殊和高端的。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就是宋庆龄牵头成立的。现在“七君子”被抓了,事情搞大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宋庆龄从道义和良心上,责无旁贷地开始了营救 “七君子”的行动。

    11月26日,宋庆龄发表《为沈钧儒等七人被捕声明》。同时,她给蒋介石、冯玉祥写信要求释放“七君子”。


    “七君子”事件,在国内也闹得沸沸扬扬。上海各界举行声势浩大的10万人签名情愿活动。

    北京、广州、南京、天津、西安和香港的学生和市民也走上街头,要求释放“七君子”。


    “七君子”事件持续发酵。

    1936年12月12日,少帅张学良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在向全国通电的八项主张中,第三条就是要求释放 “七君子”。


    “七君子”事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学者,文化知识界人士,纷纷为“七君子”发声,要求国民党政府释放“七君子”。

    其中,有许多全世界大名鼎鼎的杰出人士:

    著名的大科学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

    法国大文豪、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

    英国著名的大学者罗素;

    美国著名的大哲学家杜威。


    由于“七君子”都是名人和读书人,在看守所拘押期间,国民党政府是容许他们读书和写作的,也容许亲友探监。


    患难见真情!

    1937年5月,黄炎培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国著名教育家的特殊身份,去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看望学弟邹韬奋,并给邹韬奋带去了他所需要的书,鼓励学弟继续坚持写作。

    黄炎培慰问了“七君子”的每一位斗士,并与“七君子”合影,作诗一首给予鼓励。

    邹韬奋在拘押期间,一共写出了30多万字的书稿。

    黄炎培,真是一个讲情讲义的好大哥!


    邹韬奋被关的第一天,有人在窗外轻声地问,是韬奋先生吗?

    邹韬奋说,是的。

    这个人告诉邹韬奋,他是邹韬奋忠实的读者,在法院里任职员。他还说,监狱内外许多人都喜欢邹韬奋的文章。他并安慰邹韬奋,不用怕,大家都会照顾好他的。

    邹韬奋事后回忆道,这位仅闻其声、未见其人的法院职员,他的一席话让韬奋每天都感动着。

    感动大人物的,往往是小人物!


    “七君子”毕竟是大名人,在羁押期间,他们是可以与蒋介石保持通信的。这个对话的通道非常重要,推动了日后整个事态的转变。

    上海滩的大人物,社会名流杜月笙、钱新之二人为“七君子”的信使和担保人。


    1937年6月13日,沈钧儒等六人合署的一封信(当时史良被关押在女子看守所,所以未能暑名)托杜月笙、钱新之交给了蒋介石。

    6月23日,“七君子”接到杜月笙、钱新之二人转答的蒋介石的回话。蒋介石说,他可以面见“七君子”,商谈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


    “七七事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37年7月31日,蒋介石下令释放“七君子”。


    1937年8月22日,红军改编成了国民党政府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同时,共产党也就合法化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变化,而且也是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一个真正的历史分水岭!


    这一切谁能想到?

    老天爷也想不到!


    “七君子” 的“蝴蝶效应”,煽了二百多天后,竟然煽出了一个中华民族全民团结抗日的统一战线。

    共产党合法化了,红军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这就是历史!


    真实的历史,不是打扮出来的漂亮小姑娘!


“七君子”出狱后的合影       图片来自百度


宋庆龄与孙中山      图片来自百度


宋氏三姐妹        图片来自百度


    邹韬奋真的是新闻行业的超级天才,无人能比!

    邹韬奋出狱一个月后,就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五日刊,《抗战画报》六日刊。

    这些刊物一出炉,就带着“邹氏”特色,火了起来!


    《全民抗战》五日刊,发行量突破了30万份,创当时中国刊物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在没有公费订阅的年代,老百姓一个铜板一个铜板,自费订阅购买 《全民抗战》五日刊。

    创记录的发行量,就是一张又一张的信任投票!


    邹韬奋真的太火了!

    在当时实属罕见。他成了民国新闻行业的“邹氏“现象,他本人也成了中国“现象级”的人物。


    邹韬奋的许多文章,都是猛烈抨击民国政府官僚主义,官员贪污腐败;诉说民生的艰难,底层人民的痛苦;呼唤正义和公平。

    所以,他多次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警告。他写文章和发表文章的政治环境,越来越恶劣了。

    1941年2月23日,邹韬奋辞去囯民参政员一职。只身一人从抗日陪都重庆,转赴去了香港。


    1941年5月17日,邹韬奋在香港重办《大众生活》。该刊发行后,又马上受到海内外读者的热烈追捧,发行量很快突破10万份。


    1943年,邹韬奋不幸患了耳癌,回到了上海就医。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医治无效,与世长辞,英年48岁。

    一颗新闻界、出版界的巨星,就这样过早地陨落了!


    邹韬奋短暂的一生,先后创办了六刊、一报、一店。

    六刊:《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生活日报周刊》、《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五日刊。

    一报:《生活日报》。

    一店:生活书店。

    他的一生是追求人民平等、社会进步的一生;是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一生;是老百姓喉舌的一生。


    邹韬奋去世后,全国各界人士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其中,周总理的评价十分朴实和直白,但绝对有份量:“韬奋在国统区知识分子中的威望最高。我们党专门在国统区做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人,都比不上他”。

    这个评价对在国统区的共产党领导干部,压力有多大?

    那真是双重的“亚历山大”!


    毛主席的评价那就更高了:“我们干革命有两支队伍,武的是八路军,文的是邹韬奋在上海办刊物、开书店”。这就是说:

    枪杆子是八路军!

    笔杆子是邹韬奋!


    1944年11月15日,毛主席亲笔为邹韬奋题词: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毛主席的亲笔题词


邹韬奋      图片来自百度


    上海圣约翰大学创立73年来,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学子。它的学子誉满天下,一个比一个有名。如:

    顾维钧(著名外交家);    

    施肇基(著名外交家);    

    贝聿铭(著名建筑大师);    

    林语堂(著名文学大师);    

    张爱玲(著名女作家);    

    周有光(汉语拼音之父);    

    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史久镛(前联合国大法官);     

    吴肇光(中国外科医学先驱);

    郁知非(中国内科医学先驱);

    孙学悟(中国化学工业先驱);

    容永道(普华永道创始人);     

    荣毅仁(前国家副主席);    

    经叔平(前全国政协副主席);

    丁光训(前全国政协副主席);

    俞大维(著名哲学家);    

    连横(著名史学家);    

    李慎之(著名哲学家);    

    张仲礼(著名经济学家);    

    马约翰(著名体育教育家);      

    吴宓(著名文学大师);    

    邹文怀(著名电影大师);

    ……


    如果,仅从学术和知识贡献的角度来说,邹韬奋生前不是母校最出类拔萃的。还有大把的学子比他名气更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但是他去世后,对母校的贡献,却是无人可比的!

    冥冥之中,是邹韬奋的英灵护佑了美丽的母校!


    为什么这么说呢?


    1949年5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展开了解放上海的战役。

     5月26日,三野陈毅司令员将上海圣约翰大学,作为了解放军进驻上海的第一宿营地。

    

    陈毅司令员作为党中央的重要领导和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他太了解“七君子”之一邹韬奋,在挽救共产党、挽救红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毛主席对邹韬奋的评价和亲笔题词。

    在得知上海圣约翰大学是邹韬奋的母校后,陈毅司令员给三野全体指战员下达命令:

    “秋毫不犯“!


    上海解放了,共产党取代了国民党,标志着改朝换代了。

    1951年3月,为了纪念邹韬奋,华东军政委员会将上海圣约翰大学,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


    “怀施堂”,有什么来历呢?

    “怀施堂”,是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个四合院式的联体群楼,也是学校最标志性的大楼,它建成于1895年2月19日。

    为了纪念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创始人——施约瑟,学校将其命名为“怀施堂”,以示“吃水不忘挖井人”。


    华东军政委员会代表政府,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具有双重政治意义。

    一是为了纪念共产党的挚友邹韬奋;二是为了表示将大学与基督教切割。

    但邹韬奋生前也一定想不到,政府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使他以“一己之力”,保护了母校的完整和美丽的风采。

    他的“一己之力” ,力大无比,是任何一个学子所不可比拟的。


    上海圣约翰大学号称“东方哈佛”,是中国第一所对接国际教育体系的现代大学。

    美丽的校园里,有28栋具有百年历史、各具特色的建筑。这28栋珍贵的历史建筑,错落有致,分布在苏州河河畔。

    “东方哈佛”,犹如一个童话般的优雅小镇,闪耀在上海滩。


远眺苏州河环绕在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百度


俯视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百度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百度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百度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谢守奇先生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百度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百度


    1952年,由基督教创办的全国十六所知名大学,全部拆分重组。上海圣约翰大学也名列其中。

    中国唯一一个,1905年便在美国注册的大学,在黯然伤神中,摘下了已创建73年的大学牌子,灰溜溜地离场了。

    在静默无声中,悄悄地消弭于历史的长河中,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那么,上海圣约翰大学是被怎么拆分的呢?


    新闻系、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并入复旦大学。

    教育系、文理学院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 

    机械工程系并入交通大学。

    经济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 

    医学院并入上海第二医学院。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园和28栋历史建筑,划归华东政法学院。


    学校改名换姓后,“韬奋楼”三个大字,就明晃晃地刻在了学校最高的钟楼上了。它就像“城头”的大旗,换上了邹韬奋这面红色的旗帜了!

    “韬奋楼”,可以俯视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


    几十年不停的政治运动,特别是在那场“浩劫”的风暴中,邹韬奋这面红色的旗帜,那鲜红的颜色太有“护佑”的作用了!

    它成了美丽的母校,与珍贵的28栋百年历史建筑的“护佑神“!


    唯一例外的是校园内的大教堂。

    在校友荣毅仁、林语堂、张爱玲、周有光、贝律铭、钱绍昌等,诸多学子的回忆文章中,经常提到的母校那座美轮美奂、童话般的大教堂,也是学校里最有历史和特色的建筑。

    这座大教堂,经历了二个多世纪。它见证了上海由小渔村,变为亚洲第一大都市。上海圣约翰大学由田园乡村,变为“东方哈佛”的过程。

    但是,大教堂最终还是被拆了!


    从此,“东方哈佛”28栋历史建筑,少了一个大兄弟,再也没有“全家福”了!

    干嘛跟一个历史建筑过不去呢?

    原因很简单,它曾经是大教堂!


    1995年11月, 为了纪念邹韬奋百年诞辰,和毛主席亲笔题词51周年。一座邹韬奋半身铜像,隆重地矗立在了“韬奋楼”庭院的中间。

    在”政治是首位“的伟大时代,这就是千金难请的“护佑”神!


    有了韬奋英灵的“护佑”,母校美丽的校园,与27栋百年历史建筑,最终都躲过了多场劫难!

    不容易呀,真的不容易!


    劫难,没有一个不是“明火”的!

    不是来自“伟大”的政治运动,就是出自“高尚”的旧城改造!

    但在韬奋的英灵前,这一切都很讲大局,非常知趣和识相。


    现在,上海市政府已将邹韬奋美丽的母校,与27栋百年历史建筑,均列为了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

    “东方哈佛”,作为上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骄傲,其内涵的文明、知识和历史的价值,也保留了下来。

    重新展现在了海内外,展现在了中外游客的面前。


    凡事,只有比较才能见高低。

    只要看一看,全国当时一起拆分的,原基督教创办的十六所知名大学,拆分后的命运。他们之间的方寸距离,就一目了然了:

    圣约翰大学(上海)、燕京大学(北京)、齐鲁大学(济南)、沪江大学(上海)、金陵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南京)、东吴大学(苏州)、之江大学(杭州)、华中大学(武汉)、福建协和大学(福州)、华南女子大学(福州)、华西协合大学(成都)、岭南大学(广州)、震旦大学(上海)、辅仁大学(北京)、津沽大学(天津)。


    这些中国最早的十六所知名大学,有一个算一个,早已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了。

    有的,甚至连鬼都找不到了。


    而原上海圣约翰大学美丽的校园和历史建筑,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

    你说,学子邹韬奋对母校的贡献大不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邹韬奋的英灵护佑了美丽的母校!

    谢天、谢地、谢韬奋!


邹韬奋铜像     图片来自百度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百度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谢守奇先生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谢守奇先生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谢守奇先生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谢守奇先生


原上海圣约翰大学        图片来自谢守奇先生


    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1901生于苏州。是原苏州女子职业中学美术科主任。她与邹韬奋结婚之后,就默默地相夫教子。邹韬奋去世后,她又担起了良母的全部重担。


    在营救“七君子”的过程中,沈粹缜与宋庆龄成为了好友。

    解放后, 宋庆龄担任了国家副主席,住在北京。沈粹缜在宋庆龄旗下的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任所长,住在上海。

    但她们从未间断过书信往来,那怕是在那“浩劫”的年代,身为国家副主席的宋庆龄,仅与几个终身的好友书信往来,沈粹缜也是她最信任的一个。 

    仍幸存的一百多份珍贵的亲笔信,见证了宋庆龄与邹韬奋和他妻子沈粹缜之间,半个世纪的真诚情义。 


    在那“浩劫”的年代,宋庆龄的身份十分敏感,她既是国家副主席,也是孙中山的遗孀,又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二姐。与蒋介石这层亲戚关系,使她在那“浩劫”的年代,整天提心吊胆。


    所以,宋庆龄在写给沈粹缜信的最后,总是要叮嘱这四个字:

    “阅后烧掉”!


    “阅后烧掉”!

    三十年前,宋庆龄给邹韬奋的信中,总是叮嘱这四个字!

    三十年后,宋庆龄给邹韬奋妻子的信里,又是叮嘱这四个字!


    从1936年“七君子”事件,到1966年“浩劫”序幕拉开,整整相隔了三十年。

    我们老祖宗早就说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祖宗的大白话,太有哲理了!

    不服不行!


    孙中山的遗孀,新中国的国家副主席宋庆龄,这个“七君子”事件的发起人,“七君子”事件的源头。

    三十年来,她在“河东”、“河西”都呆过。


    三十年过去了;

    除了日历变了;

    一切好像又什么都没有变!

    这真令人感慨万千!


    宋庆龄的警觉和担心不是多余的,恐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66年8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得知:她父亲宋嘉树和母亲倪桂珍,在上海万国公墓的合葬墓,被红卫兵以野蛮的方式,进行了侮辱性的破坏。

    墓碑砸碎,骸骨被挖,抛扬暴天。


    受到极大伤害的宋庆龄,在愤怒和哭泣中,告诉了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周总理听了邓颖超的转述后,十分生气。他亲自给上海方面打电话,才阻止了进一步的破坏。


    1966年8月30日,周总理专门开出了一个保护党外民主人士的名单,宋庆龄名列榜首。 

    名单得到毛主席的批准。


    宋庆龄晚年病重期间,特别想见她半个世纪的好友——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沈粹缜从上海专程赶来,日夜守护在宋庆龄的身边。

    1981年5月29日,已处于弥留之际的宋庆龄,十分困难地睁开双眼,对着守护她的沈粹缜,依依不舍地说:沈大姐,你休息吧!

    这是宋庆龄生前最后一句话,她送给了她一生的好友——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

    相识是缘分,离别难分舍。


    1981年5月29日,孙中山的夫人,在“河东”、“河西”都呆过,英语比母语更流利的二姐。

    在没儿没女、没有至亲的陪伴下,划上了她那多重角色,多重亲情,多重信仰的人生句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面带慈祥的宋庆龄奶奶,享年88岁。


    1997年1月12日,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离世。老人家高寿,享年96岁。


邹韬奋与沈粹缜      图片来自百度

孙中山与宋庆龄       图片来自百度


宋庆龄         图片来自百度


    邹韬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邹韬奋去世后,18岁的长子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参加了新四军。他就是大家熟悉的邹家华。 

    邹家华 ,1991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如今,98岁的邹家华老爷爷仍然很健康。


    英国媒体大师托马斯·巴恩斯曾经说过一句世纪名言:

    记者是“无冕之王”。


    邹韬奋,离开我们已经81年了。

    今天,我们再回望过去的岁月,从民国到新中国,邹韬奋仍然无愧于“无冕之王”,这一神圣的称号。他仍然是我们国家新闻从业者的标杆和天花板。

    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长江韬奋新闻奖”。


    学子邹韬奋:

    校园青春似火,生涯无冕之王;

    生前为民呐喊,逝后护佑母校。


我的一点心愿: 

    我已经写了第十一篇关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子的文章了。我发现每一个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子,都有五彩斑斓的故事。这些中华英才就是我们民族的历史。 

    这坚定了我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去写“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子系列”,向大家介绍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前辈们。 

    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能给我提供线索和素材,我愿用我的拙笔,写出大实话。 

    另外,我重申一下,我写文章从来不开打赏,不做商业广告。纯粹是一种情怀。谢谢你们!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扫码加作者微信



办号艰难,赞赏支持

赞赏

枫树苑
悠悠岁月,漫漫人生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