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注:素材来源于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
我退休金9000,儿媳每个月跟我要5000块还房贷,直到儿子把发给儿媳的私信误发给我,我立马下定了决心!
01
我叫王芳,今年63岁,体制内退休,每个月退休金9000,老伴10年前因病去世,虽然一个人生活孤单,但我也没选择再婚,一直是自己一个人过。
我们只有一个儿子,叫李明辉,今年38岁,在一家大型国企做财务总监,月薪12000。儿媳,叫王雅静,在小学当语文老师,月薪6000,也挺不错的。两人结婚十二年,孙子乐乐,今年十岁,正上小学四年级,聪明伶俐,是我们全家的心头肉。
乐乐出生时,我还在单位上班,忙得团团转,根本抽不出身来照顾他。儿媳就商量着让她的亲妈,也就是我的亲家母,过来帮忙照看。
亲家母家在乡下,家里还有个正在读高中的小儿子,另外还种着几亩薄田,生活虽不富裕,但也算自给自足。
亲家母来帮忙看孩子,就剩下亲家公一个人在家里忙,所以就不能出去打工赚钱。
因此,我每个月给儿媳转5000块钱,就当是雇保姆的钱,这5000让儿媳自由支配,给亲家母也行,还房贷也好,总之我从不会过问这笔钱的去向。
那些年,我们一家人的关系还算融洽,毕竟不住在一起,我又很大方,所以儿媳对我一直很敬重。
乐乐三岁那年,终于上了幼儿园,亲家母也就回了乡下,我的“补贴”也就此中断。
可没多久,儿媳来找我,说:“妈,我们每个月要还房贷,还要养孩子,每个月的钱你还是继续给我们转吧,我用来给乐乐交学费,我们现在没什么积蓄,万一以后有点儿什么事,手里根本没钱。”
我一想,他们年轻人刚成家立业,压力确实大,能帮一把是一把,就答应了,继续每个月给他们转5000块。
02
那时候,老伴还在,他的工资也不少,我们两个人也花不了多少钱,即便每个月给儿子儿媳5000块钱,对我们来说也不算啥大负担,老伴也支持我这么做,说一家人就是要互相扶持。
可谁能想到,我刚办完退休3年,老伴就突发心脏病去世,留下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很是孤独。
那段时间,我整天以泪洗面,感觉天都塌了。
可没想到,儿子和儿媳每天只顾着工作,完全没有考虑我的感受,但要钱却很准时,一到日子,就会给我打电话:“妈,这个月的钱怎么还没打过来!”
听到她的话,我感到寒心,她从来没问过我一个人生活习不习惯?要不要去他们家住几天?只知道跟我要钱。
我退休金一个月9000,每个月给儿媳5000,还剩下4000,除了生活费和人情往来,再吃点药,每个月根本剩不下多少钱。
本来这么多年家里是有积蓄的,可儿子结婚时,为了买房买车,几乎所剩无几。后来我一直给儿媳贴补,所以手里根本没剩下多少钱,以至于退休后我想和姐妹们旅游都不敢去,逛街都不敢买太贵的衣服,这些儿子儿媳从来都没有问过。
儿子儿媳结婚多年,从来没给我买过一次衣服,也没给过我红包,反倒是每年都会给亲家母红包、买新衣服,我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但也没多说什么。
毕竟那是儿媳的亲妈,还扔下老伴,帮忙带了3年孩子,孝顺是应该的。而且,他们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理解他们的忙碌。
所以,有好几次我想停止给儿子儿媳的“补贴”,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万一说出来,儿媳和儿子吵架,搞得小家庭不和谐,我的罪过就大了!
就这样,我一直给儿媳“补贴”,直到儿子把发给儿媳的私信误发给我,我立马下定了决心!
03
那天,我和老姐妹一起去逛街,因为是冬天,所以我们去看了羽绒服,姐妹们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只有我没买,并不是不喜欢,而是我喜欢的那件羽绒服,打完折都要3700。
如果我买了这件羽绒服,就没钱给儿媳了,所以我犹豫着没有买,但姐妹们都建议我买:“小两口都有工资,就一个月不给钱,不会有事的,跟他们说明白就好了。”
于是,我就先跟儿子打电话商量了一下:“我想买件羽绒服,这个月就先不给你们钱了行吗?”
儿子听了我的话,说:“妈,我先跟小静商量一下!”
过了大概3分钟,我收到了儿子发来的一条信息,我看完以后才明白,这条信息并不是发给我的,是发给儿媳的:“媳妇,这个月先别给你妈钱了,我妈说她看上了一件3千多的羽绒服,想买,所以你千万别给我妈钱了,要不房贷就还不上了。”
看完这条信息,我瞬间明白了一切。
原来儿媳每个月跟我要的钱,并不是全部用来给孙子花了,而是像以前一样,全都补贴给了她妈!
想到这里,我气得浑身发抖。
这么多年,我一直把他们当亲生孩子一样对待,没想到他们却这样对我!
我立马买下了那件羽绒服,穿上它,虽然身体暖和了,但心里却像吃了冰块一样凉。
回到家后,我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给他们钱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承担!我辛辛苦苦一辈子,现在也该为自己活一活了!
我决定把退休金存起来,以后留着养老用。偶尔跟老姐妹们出去旅旅游,逛逛街,享受一下生活。至于儿子儿媳那边,如果他们真的遇到了困难,我会适当地伸出援手,但绝不会像以前那样无条件地补贴他们了。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适当地帮扶儿女,但绝不能一味纵容。否则,只会助长他们的私心和贪念,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依赖我们。只有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生活,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