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注:素材来源于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种情感总是让人难以割舍,那就是对父母的牵挂。
有人说,只有真正亲身照顾过父母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独生子女心中的那份心酸与负担。
一张流传甚广的照片曾触动无数人的心弦:一个“独生子”坐在两张病床中间,左边是年迈的父亲,右边是病弱的母亲,这个场景戳痛了很多人的心。
作为独生子,父母同时生病,一个人抛下自己的家庭、工作,照顾两个老人,说不累是假的。
现如今独生子女家庭众多,结婚后,每一对夫妻就会有4个父母,如果上面还有爷爷奶奶,辛苦不言而喻。
01退休后
我叫林婉,今年五十岁,刚刚告别职场,步入退休生活已有五个月。
为了让年迈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我把他们从老家接到了身边。
我的父母都有着不错的退休金,父亲的退休金每月7500千,母亲也有6500,但他们起初并不愿意与我同住。
考虑到他们的意愿,我在我们小区租了一套两居室,精心布置了一番,让父母能在这里舒适地生活。
父亲的身体还算硬朗,除了有些基础的老年病外,并无大碍。
而母亲的心脏不好,血压也偏高,每天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
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我白天都待在父母身边,为他们做饭、打扫卫生,陪他们在小区散步。
天气晴朗时,我还会开车带他们去公园游玩,或者去餐馆吃一顿。
父母见我这么尽心尽力,心中满是感激。
还当着我和老公的面,主动把退休金卡交给了我,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父亲说:“人老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趁着自己还清醒,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好,该做的都做了。”
母亲拉着我的手,说:“你每个月从退休金里拿出5000存给孩子存上,还有一张二十万的存款,也一并存起来,以后给孩子用。”
我知道父母的心意,但还是拒绝了:“你们的钱留着自己养老用,不用为我们操心。”
母亲却坚持说:“请人照顾也是需要花钱的,况且你们这么孝顺,主动把我们接过来养老,我们已经很满足了。这些钱,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吧。”
老公在一旁一个劲儿的表忠心:“妈,我妈在老家和我大哥生活,每个月给她养老钱,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
其实,我没有跟老伴交代的太清楚,除了这些明面上的钱,父母还有一张六十万的存款。
父亲说:“现在我和你妈身体还好,如果以后病了,大病从命,小病就医,人老了,我们想有尊严、体面的活着或离去。”
02晚年生活
自从父母来到我身边,老公每天下班后就往父母家跑,不是陪父亲下棋,就是陪母亲跳广场舞。
上个月,父亲因病住院,我说:“白天我照顾,晚上请护工吧!”老公却说什么都不同意,二话不说,请假陪护了一周。
老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
可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老公这么主动孝顺父母,看着“正常”,其实是因为父母做的好。
父母一到我这里,就主动把经济大权交给我这个独生女,还主动提出给我儿子存20万。
“尝到甜头后”,老伴和我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的晚年生活。
因为,我不用再为儿子以后结婚时,买房买车而发愁,也不用再去找工作赚钱。
父母的意思是:用谁,要先给好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的付出。
老公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也有高血压,自己的父母放在老家生活,却对我的父母“鞍前马后”?
不过是父母先拿出了退休金,还给我儿子存钱和存款,谁会傻到和钱过不去呢?
都说“百善孝为先”,可在现实面前,如果父母用“养儿防老”来道德绑架子女,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甚至还会和子女翻脸。
现在,我退休在家,每个月拿着3000块的退休金,老公还要3年才退休,儿子还在读研。
我把自己的退休生活,用来照顾父母,同时陪伴老公,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
平时陪父母生活,周末和老公带着父母出去转转,这样的晚年生活悠闲又自在。
不像有些父母,只会用“我养你小,你养我老”来绑架子女,如果子女做的有不周到的地方,老人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子女不孝。
03人生感悟
在我看来,我的父母能够在晚年过得体面、有底气、有尊严,离不开他们的智慧和豁达。
一是他们懂得体谅和理解我的难处,二是他们愿意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去减轻我的负担。三是父母非常会做人,明白想要依靠我和老公,就要先把自己有的拿出来。
而我和老公,在没有了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自然愿意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父母身上。
当初,父母曾劝说我要个二胎,但那时我和老公的条件不允许,养活一个儿子都费劲,如果再来了二胎,现在我哪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我的父母。
现在,我偶尔跟母亲闲聊时,提起这件事,母亲也会笑着说:“还是没生的好,这样你们压力小。”我深知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母亲对我们的理解和体谅。
现在,我和老伴的月收入加起来有9000多,再加上父母的退休金14000,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每个月给儿子存5000,剩下的钱,怎么花也花不完,而且,父母都有医保,即使生病住院也花不了太多钱。
现在,我和老伴的任务就是每天养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父母,尽力帮扶儿子。
这就是一生最大的意义所在。
活着就要好好地对待自己、对待父母和子女,让家庭充满爱和温暖。
大家说是这个道理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