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三新”就业群体、课后服务...省两会上,来自恩施的代表、委员这样说

时事   2025-01-19 13:15   湖北  


2025湖北省两会正在进行中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恩施如何做?
看他们怎么说——

01

恩施代表团

恩施

供需协同发力激活增长动能
恩施代表团表示,恩施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两会精神,坚持不懈抓项目、强产业、活消费,推动“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抢抓“两新”“两重”加力扩围机遇,推进宜涪高铁恩施段、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机场迁建等重大项目,打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彰显“土、硒、茶、凉、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富硒、生态旅游康养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办好“知音湖北·南国冰雪季”“硒博会”“女儿会”等系列活动,以消费热推动经济活,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满怀。


02

省人大代表 夏锡璠

报告很给力、很提气,感觉到湖北发展的内劲很足,动力很强劲,我们也是信心满怀。


03

省人大代表 陈银芳

打造“冰雪+”活动 让“流量”变“留量”


一条条滑雪道蜿蜒而下,最大落差150米,滑雪爱好者在群山与树影间驰骋……前不久,“知音湖北·2024-2025南国冰雪季”在恩施绿葱坡度假区启动。

“在恩施,冰雪带来的快乐有很多。”省人大代表、恩施州宣恩仙山贡水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银芳介绍,利川齐岳山、巴东绿葱坡、建始长岭岗、宣恩椿木营等区域,都在持续打造区域特色冰雪活动。

恩施州冰雪旅游自2019年起步,发展迅速,冬季游客量从2019年的366万人次增长为2024年的2000万人次。

“消费者们从关注冰雪场地体验、冰雪体验装备、专业教练服务等冰雪运动本身,逐渐对冰雪主题活动、冰雪赛事、沉浸式体验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陈银芳说。

伴随着冰雪旅游深度发展,恩施州各地还推出了“冰雪+”活动,将恩施的冬季美景、美食、民俗文化等纳入旅游产品中。比如,在利川,有冰雕展览活动、“冰上芭蕾”表演;在建始县长岭岗,还有冰雪电音节活动……

“将冰雪旅游与体育赛事、文化节庆、特色活动结合,推进观光旅游和深度体验融合发展,冰雪‘冷资源’变成了‘热产业’,让‘流量’加速转化为游客‘留量’。”陈银芳说,今年,恩施州首家温泉酒店将开门营业,串联彭家寨、仙佛寺等景区,为恩施冰雪旅游提供更多的选择。

“到2030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要达到1.5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冰雪经济促消费潜力巨大,大有可为。”陈银芳表示。

04

省人大代表 张伟

6%!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左右。


牢记殷殷嘱托,奋进战略支点。与会代表委员们表示,这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与我省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匹配的,在经济大省、中部地区都是靠前的,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将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坚持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为全省经济在能级、质效、竞争力、带动力等方面实现整体提升作出新的贡献。


新行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深化文体旅融合,打造国家冰雪运动南展示范区。
——省人大代表张伟


“积极发展冰雪经济,恩施文旅大有可为。”1月16日,省人大代表、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伟表示,报告将发展“冰雪经济”作为促消费的重要举措,恩施州将抢抓机遇,千方百计打造国家冰雪运动南展示范区。

近年来,恩施州在全省率先打造“北冰南展”实践地和新高地,已成为湖北冰雪发展的强劲增长极。2023年至2024年雪季,全州实现营收近7000万元,拉动周边民宿、餐饮、滑雪设备租赁等收入超过2亿元,吃上“冰雪饭”的农户年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

“我们将编制全州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冰雪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张伟介绍,一方面,将绿葱坡滑雪场建设成冰雪运动南展示范区标杆,完善椿木营、齐岳山等滑雪场,推动芹草坪、坪坝营、长岭岗等滑雪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深化“冰雪运动+”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与冰雪运动基地合作,加快周边景区、旅游线路、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出系列冰雪运动精品赛事、活动,大力发展“培训+赛事”业态,以赛事带动冰雪运动培训业发展。预计2024年至2025年雪季,全州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30万人次。


05

省人大代表 王兵

护碧水 共绘美丽湖北新画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走在前列,努力绘就美丽湖北新画卷。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基础上的‘绿色增长’。”与会代表委员一致表示,要鼓足干劲、久久为功,以创新的思维、用改革的办法、靠务实的作风,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贡献力量。


新工程: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绿色技术推广等十大绿色转型工程


紧紧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省人大代表王兵


“‘绿色增长’,对我们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1月16日,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省人大代表、鹤峰县县长王兵深受启发。

王兵说,鹤峰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开展以乡镇尺度为单元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工作,量化生态资源价值,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箬叶、中药材、清洁能源等绿色生态产业,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45%,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10大绿色转型工程,让我们开展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在箬竹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我们正全力建设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以竹代塑’产业园。”王兵表示,鹤峰县将紧紧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方面聚焦生态产品交易、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展开探索,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机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06

省人大代表 吴周雨

十大类实事,请查收您的民生大礼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继续实施十大类55项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安居、出行等领域。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新的一年,将勇担使命、扛起责任,创新思路、奋发有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得更好,让老百姓心里更暖、笑容更多,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新热词:高质量充分就业


要让劳动者在工作中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省人大代表吴周雨


“这是咱们外卖小哥的福音,今后工作起来更有动力,更有保障。”1月16日,省人大代表吴周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更加有效地促进充分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据初步统计,恩施市城区仅餐饮外卖配送员就达到2500余人。吴周雨介绍,恩施市成立外卖行业党支部,联合政府部门为外卖小哥们做实事、解难题。包括解决工作中的“三难”:新划定千余个临时停放电动车的停车区,解决外卖小哥停车难。协调50多个小区和单位,解决外卖配送进门难问题。与第三方共建200多处换电柜,解决电动车充电难。恩施城区正陆续建设硒都蜂巢、硒都驿家等供外卖小哥休息。

“还要持续关注‘三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尊严、高龄再就业难题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吴周雨呼吁。


07

省政协委员 姜海燕

为课后服务内容
设立校外优质资源库


自“双减”政策推行以来,我省各地区积极响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省政协委员、宣恩县第三民族实验中学副校长姜海燕调研后发现,不少学校尤其是基层的校园内,依然存在学校课后服务局限于作业辅导,内容过于单一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她提出建议:为课后服务设立校外优质资源库,引进行政力量和市场资源等,更好地巩固“双减”成果。

她建议,对课后服务项目给予更全面的政策保障和支持,鼓励各地区学校结合本地特色与学生具体需求,自主开发多样化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人工智能、文化传承等领域。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各县市区建立课后服务资源库,鼓励学校以专用资金特聘或邀请专业人士、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提升课后服务的量与质,拓宽学生视野。

此外,姜海燕呼吁要多“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双减”成果展示活动。例如支持学校与社区合作,在各地的社区常态化设立学生作品成果展示专区,提升学生自信心和兴趣,吸引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

来源/湖北日报 长江云

更多新闻

官宣!这2条高铁,2025年建成!

惠民重大项目来了!涉及恩施州的有这些!

恩施电视台
履行宣传职能,倡导健康优质生活理念,构建新型都市娱乐和民声传递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