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星舰最后一飞!首次在太空点燃猛禽发动机,马斯克、特朗普现场观看

科技   2024-11-20 11:03   广东  
相见仿佛还是昨天,星舰的又一次试飞来了。这次的第六飞,和第五飞不过相差五周左右,是间隔时间最短的一次试飞。
如果说第五飞取得了「筷子夹火箭」的历史性成就,第六飞本该是第五飞的复刻版,任务大致相同,细节略有修改,查漏补缺,为第一代星舰收官。
但第五飞把胃口吊得太高,第六飞不免显得有些平平无奇。每一步都正常,就是没那么戏剧性。
然而,这或许就是飞行测试的意义,不能预计奇迹一定发生。

关注 AI 第一新媒体,率先获取 AI 前沿资讯和洞察

没能再次「筷子夹火箭」,不够精彩,但在意料之中
星舰系统主要分为两级:第一级,底部的超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第二级,顶部的星舰航天器(Starship)。
微风徐徐,天空万里无云,照例完成了点火、起飞、一二级热分离等环节,第一个看点出现在 7 分钟左右。
热分离
第五飞在发射场成功回收了助推器,惊艳全世界,证明「筷子夹火箭」的设计是可行的。第六飞本来想要再尝试一次,但不出意外还是出意外了。
第五飞梗图
这次,助推器做了一些软硬件的升级,为推进系统增加了冗余,提高了关键区域的结构强度,并缩短了成功捕获后从助推器卸载推进剂的时间。
和第五飞一样,SpaceX 事先不能保证一定捕捉助推器,只有发射了,火箭、发射台都满足条件,助推器、发射塔都正常工作,飞行指挥官手动下达了命令,才会进行尝试。
反之,如果助推器返航点火完成前没下命令,或者自动检测发现助推器或发射塔有异,那么助推器默认在墨西哥湾溅落,不返回发射塔。
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无非是两种选择,答案也很快揭晓,第六飞,助推器从天而降,着陆点火,最终在墨西哥湾溅落。
现场观众视角
虽然溅落了,也不可回收使用,因为它的设计不适合「浸泡在盐水中」。
失望的人们在 SpaceX 的评论区留言:「塔架捕捉助推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抓住火箭。我不在乎条件。做吧。」「当你抓住过火箭后,把它溅落下来有点让人失望。」
但具体是没有满足什么条件,SpaceX 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对他们来说,这称不上失败,而是一次意料之中的谨慎选择。
直播现场,SpaceX 制造工程经理、现场直播主持人之一 Jessica Anderson 说:「开发测试,顾名思义,是不可预测的。但这正是我们进行测试的原因。」
星舰起飞 30 分钟后,SpaceX 表示:「所有系统看起来仍然正常。」
测试极限,拿到数据
相比回收助推器的成功,第五飞的航天器在印度洋的溅落不够完美,再入时襟翼被烧蚀,虽然降落位置精准,但最终在水面发生了爆炸。
这次第六飞,航天器的飞行轨迹仍然不变,但有几项新的任务,甚至为了获取更多数据,设置了一些「极限操作」。
先是起飞后 38 分钟左右,尝试在太空中重新启动其中一台猛禽发动机,验证航天器脱轨点火的能力,为未来的轨道任务做准备。
本来在第三飞就计划尝试,但因为滚转速率的原因,当时没能实现。这次,SpaceX 宣布星舰首次在太空中成功点燃猛禽发动机。
NASA 局长 Bill Nelson 也送上了祝福,说这是「轨道飞行的重大进展」。
然后是测试新的热防护材料,并在航天器的两侧移除整块隔热瓦。一方面,检验能否耐高温;另一方面,研究抓捕设备的安装位置,未来,航天器也要和助推器一样在发射场回收。
以及在下降的最后阶段,航天器故意以更高的攻角飞行,姿态更加倾斜,测试襟翼控制的极限,从而收集更多有关着陆的数据。
从星舰视角看地球
细节环环相扣,不像之前都是清晨起飞,为了更好地进行观测,第六飞的发射时间定在了美国中部时间的下午 4 点,航天器降落时,正好是印度洋上空的日出时分。
这次最让人惊喜的是,航天器的姿态调整和溅落水面发挥得特别稳定,没有像第五飞一样,在水面发生爆炸。
SpaceX 用多个机位拍下了「神龙摆尾」的画面。
按照惯例,SpaceX 宣布完成了第六次试飞。
19 个月六飞,第一代星舰的最后一次飞行
第六飞,SpaceX 团队显得松弛不少,加了特殊的有效载荷:一根香蕉,甚至还在星舰航天器上贴了一个香蕉图案,这和一个梗有关:「banana for scale」。
香蕉的尺寸相对标准,又有点内涵的意味,可以直观让人理解照片中其他物体的大小,用在星舰身上就有些幽默了,此等庞然大物面前,参照物已经失去了意义。
第六次试飞,是初代星舰的最后一次试飞,画上诙谐的句号也不错。
从第七次试飞开始,星舰将大幅升级,包括重新设计的前襟翼、更大的推进剂箱,以及最新一代的热防护系统。SpaceX 表示,隔热罩也得是完全可重复使用的。
星舰是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推力最强运载火箭,也是第一个被设计为可完全重复使用的火箭。
每次试飞,SpaceX 都是为了获得经验和教训,提升整个星舰系统的可靠性,让火箭更加接近完全、快速、廉价的可重复使用目标,越来越像飞机,终有一天把人类送往火星。
从一飞到六飞,其实也只过了 19 个月,一次比一次飞得更远,失败、反思、学习、修正、重复冒险。
2023 年 4 月,第一次试飞,助推级的 33 台发动机中有 3 台未能点火,火箭不久失控并自毁。
2023 年 11 月,第二次试飞,助推器和航天器首次尝试热分离便成功,但随后助推器爆炸、航天器自毁。
2024 年 3 月,第三次试飞,航天器的旅程前所未有得久,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烧毁。
2024 年 6 月,第四次试飞,星舰完成了完整的飞行过程,助推器和航天器都成功在海洋中溅落。
2024 年 10 月,第五次试飞,实现史诗级成就,首次成功在发射台回收助推器,上演「筷子夹火箭」。
第五飞和第六飞间隔时间短,部分是因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为第五飞颁发的许可证,其实也覆盖了第六飞。
这次第六飞,特朗普和马斯克一起到达现场观看。走马上任政府效率部的马斯克,可以经「懂王特许」,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疯狂刷火箭吗?
2025 年,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更加频繁的星舰发射,SpaceX 的目标是,在 2026 年向火星发射第一艘星舰。
最近,SpaceX 总经理 Kathy Lueders 在墨西哥航天局主办的 CONACES 2024 活动透露,马斯克计划在 2025 年开始发射 25 次星舰,在 6 个月内尝试捕捉星舰航天器。
马斯克曾说,「这个世界上必须有些东西能激励你前⾏,能打动你的内⼼,⽽我给出的⼀个答案就是,要让⼈类⽂明成为能够开展宇宙飞⾏的⽂明,让科幻⼩说成为现实」。
但生活不是科幻小说,每次尝试都不可完全预知,但都是为了接近一个可能的未来。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未必不是下一次冒险的开始。



APPSO
AI 第一新媒体,「超级个体」的灵感指南。 #AIGC #智能设备 #独特应用 #Generative AI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