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扶贫车间到5G工厂;金饺送福至 财喜盈西街;ICU里的“春节岗”;残奥冠军赵玉萍回家过年了

文摘   2025-01-30 11:48   河北  
从扶贫车间到5G工厂
□保定日报记者 邸志永 刘赛 见习记者 段恋
春节临近,童装市场生意火爆。
1月24日,在阜平经济开发区,河北春风树服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风树)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大龄儿童的过年新衣。
“现在是校服生产的淡季,又是春节前服装销售的旺季,我们从冬季校服款冲锋衣外套孵化出大龄儿童的日常装,设计出6个系列40多套服装……”春风树董事长王海宾说,目前大龄儿童新衣已经订出1000多套。

春风树生产车间。刘赛 摄

瞄准“半大孩子买衣难”的市场机会,春风树立足10余年的校服生产经验和资源优势,从设计研发到产品下线,仅用15天。
想法的快速落地,离不开数智技术赋能。
“设计一件大身是黑色,袖子和帽子是紫色的冲锋衣外套。”在AI校服智能设计系统前,设计师赵美萍说出设计需求,10余款样衣随即显示。
“由AI自动完成服装款式、面料、花纹设计等操作,设计团队再结合客户需求进行微调,即可打版投产。”赵美萍说,智慧化的设计系统让研发周期缩短80%以上。
制衣车间内,工人从电脑中调出服装版型,发送到智能裁床。两分钟后,袖子、前胸、后背等衣片裁剪完毕,沿智能吊挂系统传输到生产线,工人完成缝制、开袋、质检等工序。20分钟后,一件冬季校服款冲锋衣便被“3D打印”出来。
“5G网络全面覆盖工厂,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物流等环节,全都在‘工厂大脑’的掌控之中。”王海宾说,投资1亿元建立的5G工厂,单耗成本下降20%、生产效率提高30%、缩短交货期40%。
目前,春风树集团日产服装4000多套,累计为全国2000多家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院生产校服产品,年营收突破1.5亿元,带动上下游逾40家企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
“现在的5G工厂源于帮扶车间。”王海宾回忆道,2019年,在阜平县的大力支持下,春风树集团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模式,先后成立3个帮扶车间,让无法外出务工的闲置劳动力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增收。
截至目前,春风树共吸纳400余人稳定就业,工人月平均工资达4500元。
“生产线上的工人大多是待业妈妈或家庭主妇,在承担家庭责任的间歇,又是产业工人的一员。”王海宾说,90%的工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住在离工厂不远的安置小区。
听说家门口有了制衣工厂,48岁的马红丽应聘上岗。
“按照成品计件,我这个月应该可以挣到5000多块的工资。”马红丽手指翻飞间,一块块布料拼成半幅衣服。对于家门口的工作,她很是满意。
作为学生的“第二层皮肤”,一直以来,校服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高中及以下学生人数为2.48亿,每个学生少则2套、多则6套校服,以此测算,全国校服产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
面对千亿市场,保定锚定百亿校服产业集群目标,努力打造“校服本地生产企业保定市场占有率70%,省内市场占有率50%,积极进军京津冀及华北校服市场”的发展格局,叫响“保定校服”区域品牌,抢占校服产业新高地。
立足校服生产制造的基础,阜平县大力建设校服产业基地,招引带动纺织原料、纺纱织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辅料生产、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上下游企业发展,提升存量、挖掘增量,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产业链共生并茂可持续发展。
扶贫扶志也扶智,在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全国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的地方,校服产业逐渐发展起来,每天都有数以千计件的校服从这里发往全国。阜平校服声名鹊起,逐渐与阜平大枣、苹果、硒鸽比肩,成为阜平县的又一张烫金名片。
织机飞转、丝线纵横间,校服产业已悄然叩响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大门”。正如阳光下的春风树,由一粒精准扶贫的种子,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巍巍太行扎根生长。
短评

两化融合,向新而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深度结合)正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两化融合,主题是高质量发展,主线是数字化转型,核心是信息化支撑。在企业层面,只有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把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创新作为“必修课”,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保定是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全市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跻身全省第一梯队;保定还是制造大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十年居河北省第一。春风树的成功,折射出保定在两化融合路上行稳致远的不懈努力。
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需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向着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持续发力。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无人车间”“黑灯工厂”“共享工厂”的涌现,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两化融合“保定样本”必将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金饺送福至 财喜盈西街


□保定日报记者 王菊 见习记者 牛璐毅 戎浩 通讯员 郑琦

1月29日,大年初一,保定市西大街沉浸在一片欢腾与喜庆之中,“古韵新春·福满京畿 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热闹开场。

“金饺送福”活动现场,随着锅盖一掀,饺子出锅,工作人员手起勺落,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就被递到游客和执勤民警手中。一时间,街区里弥漫着诱人香气,传递着浓浓的新春暖意。游客李喜宝儿端着饺子,赞不绝口:“饺子是韭菜鸡蛋馅儿的,味道真不错。这里年味儿十足,氛围也特别好!”

工作人员为游客送饺子。牛璐毅 摄

不远处,巨型金元宝气模在游客的推动下滚滚向前,财神演员与游客热情互动,派发红包,寓意财源滚滚、好运连连。游客们纷纷上前与财神合影,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瞻岳门下,“火舞脸谱”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传统变脸与喷火表演相结合,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演员不时与观众互动,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浓郁的国风特色,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除了精彩的传统表演,西大街还举办电音篝火派对,为游客们带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音乐,节奏感强烈,让游客们在寒冷冬日里尽情释放热情,享受节日的快乐与狂欢。

乙巳年正月初一,西大街灯火通明,游人如织。罗大庆 摄

当财神特技演员身着华丽服饰“从天而降”,为游客送上春节“喜糖”时,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游客们共同庆祝新春佳节这美好时刻。

作为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历史文化街区,西大街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商业氛围,已成为保定城市旅游新地标。此次“古韵新春·福满京畿”系列活动围绕“古城过大年、戏曲过大年、非遗过大年、冰雪过大年、逛街过大年”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为游客带来全新旅游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为保定市文旅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为游客带来难忘节日记忆。”中建文旅西大街运营负责人符思琪说。

ICU里的“春节岗”

□保定日报记者 王黛 任奕葳 通讯员 赵洁

安辉正在查房。郑红 摄
1月28日,除夕,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一科重症监护室并没有因为这喜庆的节日而显得有什么不同。
病房内,监护仪的滴滴声和呼吸机沉重的换气声交织不断,偶有医护人员尽量压低声音交流着患者病情;病房外,等候区的家属们来自不同地方,内心充满同一个期待。
科主任安辉刚刚完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来不及休息,匆匆赶到病房。一位重症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需要紧急救治。一通忙碌,安辉额头上布满一层细密汗珠。
这已经是安辉在医院度过的第13个除夕了,在她的印象里,每年的春节似乎格外忙碌。“重症医学科的病人大多数病情危重,许多患者因疾病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随时准备进行调整和干预。”
81岁的甲流患者张大爷在当地医院抗病毒治疗三天后病情急剧恶化,严重低氧,体温高达39.0℃,CT检查显示重症肺炎,病情十分危急,被送到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治疗。为挽救患者生命,安辉及团队医护人员果断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俯卧位通气等治疗措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策略,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这种方式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和膈肌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脱机困难,使病情迁延不愈。”安辉介绍道。
因为有着成熟系统的气道管理、呼吸机使用等技术,能在高效呼吸支持和避免呼吸机相关损伤之间实现最优平衡,张大爷在重症医护团队帮助下,逐渐战胜甲流病毒、鲍曼不动杆菌、曲霉菌等病原体的损害,白肺开始吸收,肺上“失地”逐渐被收复,肺功能好转,并于除夕这天摘掉气管插管,转入普通病房。张大爷的子女激动地说:“我们已经做好不能和父亲一起守岁的思想准备了,现在能一起过年,多亏了ICU的白衣天使们。”
“已经在ICU住院的患者,医生每天早上查房时都要根据其血气、出入量、呼吸机、检查检验等指标,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辅助支持治疗策略。对于新转入ICU的患者,需要医生处理的事情更加繁琐,涉及紧急抢救、迅速理清诊断及治疗思路等一系列工作。”安辉告诉记者。
的确,相比普通病房的病人,ICU里的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复杂,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更大心力。对此,75岁的患者赵大爷深有体会,他在ICU经过8天治疗,已经回到普通病房。回忆起在ICU的日子,医护人员的付出他看得真切,“全天24小时不间断关注每位患者的病情,他们不仅是治疗者,更是守护者。”
31岁的王鑫是赵大爷的主治医生,今年是她参加工作后的第6个春节,也是她第6次在春节期间坚守在ICU的岗位上。在她看来,无论是否节假日,ICU的工作节奏没有放缓的余地,“在重症医学科的病房,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钟都可能改变患者的命运,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谈到无法与家人一起守岁,王鑫说:“刚刚入职时就有前辈教导我们医生的职责所在,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我们自己不断调整平衡,筑牢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除夕的万家灯火格外璀璨明亮,在医院这个离希望最近的地方,日日夜夜灯火通明。
对可敬的白衣天使而言,守卫生命,没有假期。
残奥冠军赵玉萍回家过年了


□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慢跑、蹲起、俯卧撑、蛙跳……1月27日,腊月二十八,巴黎残奥会标枪世界冠军赵玉萍一如既往早起锻炼。地点不再是训练基地,而是位于定兴县定兴镇两合庄村的老家院子里。
是的,她回家过年了。
去年,赵玉萍和教练、队员们为备战巴黎残奥会放弃归家,“集训前我就明确了目标,教练也帮我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都很充实。”因此,小家的团圆只能在训练间隙中,在线上视频里。
“这回和父母家人过个真正的团圆年。”从巴黎凯旋的赵玉萍结束了赛后的调整训练以及各种会议、活动,过年期间有了个轻松的假期。放假第一时间,父母迫不及待地接她回了家。
对赵玉萍来说,这个团圆年,最幸福不过于商场里妈妈给挑选新衣的比比划划,年集上爸爸左一兜右一兜的爽利,奶奶家长里短的温馨,四代同堂的其乐融融……
这个假是个少有的长假,赵玉萍能陪家人过完元宵节。假期过后,她便要回省队恢复训练,全力备战今年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为了保持身体运动状态,春节期间她仍每天坚持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做一些维持身体素质的基础训练和旋转模仿等简单的专项练习。“尽管教练没有硬性规定,但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归队之后恢复训练就会轻松不少。”赵玉萍说。
于赵玉萍而言,假期的放松更多的在于心理上的放松。幸福的家庭时光,一定的运动规划,都是假期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保定:20项民生工程提升百姓幸福“热度”
奔赴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新春走基层 | 全力以赴只为“家”
新春走基层 | 豆豆的新年“心”希望

保定日报
方向凝聚力量。中共保定市委机关报——保定日报官方公众号:权威独家的新闻资讯,便民为民的民声通道,富有情怀的互动平台。在这里,掌握保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