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 | “春天的事业” 温暖如阳——保定扎实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文摘   2025-01-30 11:48   河北  
□保定日报记者 刘霞 通讯员 王一名 陈洁莹

冬日古城,爱的传递,温暖你我。

2024年12月25日上午,“2025年河北省暨保定市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现场,25岁听障大学毕业生张文静积极与几家传媒公司的招聘专员沟通。“很高兴看到与我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我会把相关招聘信息发给身边的残疾人朋友,帮助他们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她通过文字告诉记者。

两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张文静,经过在莲池区残联学习培训,走上公益岗位,签下人生中第一份劳动合同。同时,在保定有越来越多和张文静一样的残障人士成功走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2024年,我市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录入率及基本情况调查率均达到100%,就业率达94%。

残疾人事业被喻为“春天的事业”。回眸2024年,市残联系统深入实施“精准助残服务工程”,做好惠残助残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发展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健全残疾人帮扶机制,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4年,市残联承担20件民生实事之一的“精准助残服务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完成率达128.5%。

为增强残疾人抵御意外伤害的能力,市残联为全市221881名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日常生活中,残疾人面临风险相对较高,这份保险如同坚实的护盾,为他们保驾护航。一旦意外发生,保险能够及时提供经济补偿,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全年受理的308件案件中,理赔金额达178.62万元,赔付率高达119.9%。

我市连续23年开展“阳光行动、助残暖冬”活动,2024年投入资金540万元,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7891户,救助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领域,市残联为1774名精神残疾人提供专业且贴心的托养服务。在残疾儿童救助方面,市残联积极争取全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工作重点联系地区试点,成功为残疾儿童打开救助通道。同时,市残联对全市1493名考入大中专及以上院校的残疾人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资助,资助比例全省最高。此外,市残联开设的手语热线电话实现了“无声接线”,听力障碍人士可以通过打手语的方式与热线工作人员畅所欲言,咨询政策、寻求帮助、反映问题等。这一创新服务模式获批中国残联“12345热线无障碍服务”试点。

保定市残联还积极对接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河东区残联开展康复协作,并与北京市西城区达成合作意向,与天津市河东区签署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三地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残疾人事业共同进步上迈出坚实一步,京津冀康复协作更加密切。

非遗展活力,让“春天的事业”更温暖。

在定兴县“美丽工坊”,绣娘以针作笔、以线当墨、以布为纸,缕缕丝线交错中,一幅生动的京绣作品便呈现在眼前。据了解,该工坊针对周边残疾人、低收入群体和家庭负担较重者等,每年定期举办传习班和残疾人培训班,带动农村妇女从事京绣手工业。当地老百姓亲切地说,真是守着家、养着娃,家门口把钱挣。这里也被列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带动残疾妇女就业增收”试点,并作为优秀典型在全国宣传推广。

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璀璨。

在巴黎残奥会上,我市残疾人运动员赵玉萍取得1金1铜的好成绩,以奋斗的青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为我市“奥运冠军之城”增光添彩。

为鼓励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健身康复的目的,市残联搭建平台,持续开展冰雪运动季、特奥日等残疾人文体活动;举办“善耀古城 与爱同行”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对全市“十佳自强之星”“十佳助残之星”“十佳残疾人工作者”和典型集体(个人)集中宣传。全年国家媒体报道96篇,省级媒体报道220次,市级媒体报道510次,残疾人工作逐步深入人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保定:20项民生工程提升百姓幸福“热度”
奔赴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新春走基层 | 全力以赴只为“家”
新春走基层 | 豆豆的新年“心”希望

保定日报
方向凝聚力量。中共保定市委机关报——保定日报官方公众号:权威独家的新闻资讯,便民为民的民声通道,富有情怀的互动平台。在这里,掌握保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