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一样,用诗意温暖整个冬天

时事   2024-12-01 20:35   安徽  

诗意温暖冬天

—盼雪落成诗  愿烟火清闲—

张敏 摄
没有棉被和羽绒服的年代,冬天也从未缺席。

拿着智能手机追看穿越故事的现代人,总向往着能一梦回到华丽浪漫的唐朝,去沉浸式感受被诗意包裹的非凡气象,但即使在那样的繁华盛世,冬天也确实是一种生存考验。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尤其在冬季。严寒时节,农作物减产,食物短缺,户外运动受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人不得不开发出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与习俗,以确保在冬季能够生存并维持社会秩序。

先吃饱。人们会在秋季大量储备食物,并采用腌制、晒干等方法来保存食物,以备冬季之需。《周礼》中提到的“冬藏”就是指这一时期的食物储备活动。

晒秋。周斯跃 摄

再穿暖。没有空调和暖气,古人必须依靠传统的保暖措施来抵御寒冷。比如穿着厚重的毛皮衣物和多层布料服装,来保持体温。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经》时代的人们,以“裘”(皮衣)和“褐”(粗布衣)来应对冬季的严寒。

一部中国古代史,铺展开来人类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进步历程,动植物在冬天积蓄能量,而人类在冬天迸发智慧与勇气。

到了古代文明登峰造极的唐朝,如何过冬开始从问题变为话题。唐人从不内耗,无论达官贵人或是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过冬之道。

水盆羊肉与火晶柿子的能量组合,为“舌尖上的长安”代言,至今仍在电视剧中活色生香。适合大快朵颐的羊肉,与长安人的脾性一拍即合。在长安城里的街边美食与家常风味中,羊肉是一骑绝尘的“爆款”。炙羊、蒸羊、羊肉面条,都是备受欢迎的冬日味道。


柿子。沈道银 摄

取暖设施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唐朝国力强盛,开放包容,就连取暖燃料,都是进口商品之一。《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便携式手炉则在名门仕女中流行。手炉又被称为“袖炉”“手薰”,质料以铜为主,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炉内常置火炭或余温灶灰,于掌中取暖,是寒天出游必备“神器”。

无论薰衣炙火抑或添香送暖,都是当时当地的物质装备,而在千百年后依然温暖着每一个冬天的,是白居易那小巧朴拙的“红泥小火炉”。

围炉煮茶。 董媛康 摄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个并不拥有缤纷绚烂景象的季节,却激发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冬天的诗歌里有最大胆的撞色。这个寒冷早晚会到来的季节,却见证了温暖的情义,冬天的文字里,流动着饱满而炽热的情感。

在洛阳,白居易不再有“居而不易”的困窘,与三两知己围炉相聚,举杯共饮,畅谈文学观点,分享人生感悟,是难得的惬意时光。

他是真的不担心天气的变化吗?当然不。晚来天欲雪,让友人能否顺利到来成为了小小的悬疑,更让白雪皑皑,成为了这一场冬夜相聚的美丽背景。风雪无阻如约而至的刘十九,成为了问号的终结者,于是“能饮一杯无”几乎成为了一种炫耀,敞开胸怀炫耀着深厚的友情。

开门见山,不加雕琢,信手拈来,便成妙章,欢快的色调与醇厚的感情洋溢其间,这源自他与生俱来的天赋,更得益于其丰厚的人生阅历。


合肥雪景。王牌 摄

作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以雄浑笔力抒写了北国冬天的壮阔意境。

《别董大二首》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半生漂泊的高适,习惯于离别。他的诗,往往作于送别之时。那年冬天的离别时刻,没有凄惶与落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友人的宽慰与祝福,也是自勉吧,他深知,或许不久之后,自己又要匆匆踏上远行的旅途。“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则是生性豁达之人的一份自嘲,来自独属于盛唐的自信与底气。

骆岗公园雪景。张霞 摄

到底,
诗歌才是唐人
最拿得出手的过冬装备吧。
何妨,像他们一样,
用诗意温暖整个冬天。




文字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睿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
一审 | 董媛康;二审 | 束芳;三审 | 许超众


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2009年11月8日创刊,坚持“主流、责任、权威”的办报理念。(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