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今天(2月6日)召开,这是武汉第四年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召开的新春第一会。来自企业家群体、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产业界的多位代表就武汉的科技创新工作发表深刻见解,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蓝图。
武汉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华为在武汉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及大专院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部署。华为表示,未来将继续把武汉作为业务布局的重点区域,持续拓展合作空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生态、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武汉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 胡厚崑:华为在武汉将持续围绕光学、光材料等根技术开展研究,真正做到技术扎到根。通过在这方面持续的大力投入,我们能够打造全球领先的“光能力中心”,努力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
近年来,全球都在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方向,各地政府也在吸引创新团队,提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脉络逐渐清晰,一场大模型竞赛潮奔涌而来。创新是第一动力,安全是底线要求。奇安信科技集团表示,将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为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保驾护航。
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 齐向东:武汉在网络安全产业领域有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奇安信在武汉投资建设“三中心、三基地”,包括产品研发中心、应急响应中心、远程技术支持中心,以及人才培养基地、运营服务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总投资预计超过10亿元。
200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创院考察时充分肯定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成效,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自2022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武创院已累计成立专业研究所26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53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7家;集聚领军科学家和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800多人;投资转化科技成果900多项,孵化高科技企业370多家,初步构建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转化体系。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锡玲:探索创新“大胆资本+耐心资本”持续接力机制,以“拨转股”的方式助推40余个早期项目,迈出“关键第一步”。我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已有10%获得社会化融资,成功转股,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另外我们联合头部资本组建7只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总规模近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