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2018年4月、2022年6月、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四赴光谷,对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对湖北武汉提出新要求,“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武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向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勇毅前行,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来到光谷考察,他走进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登上光纤拉丝塔,不顾拉丝炉刺眼的光芒,观看了光纤预制棒被熔化拉丝的过程。“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
这些话深深触动了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习近平总书记当时问我,你们的长飞梦是什么?我说,用6-8年时间做到这个领域的全球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又问,为什么有这个长飞梦?我说,如果中国每一个行业,都有企业做到全球数一数二,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必定会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大国和经济强国。”大手笔投资核心技术、坚持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不动摇,长飞在自主创新、资本市场、海外市场等方面,不断进步、发展。长飞光纤研制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连续8年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交付量超过10亿芯公里,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2.5万圈。![]()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烽火科技集团。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到光谷,此时美国加大了对我国高技术行业的封锁和打压。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解决“卡脖子”问题已迫在眉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为了打破国外垄断,国家相关部委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业基金、税收优惠、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
武汉市和光谷先后出台系列人才优待政策,给引入的高端人才提供各类生活、金融支持。“卡脖子的滋味,我们体会最深。”中国信科集团旗下烽火通信董事长曾军回忆说。“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一席话点燃了大家心中打造“中国芯”的熊熊烽火。自2018年至2021年底,历经三年的不懈努力,科研工作者们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成功研发出中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发芯片,实现每秒可传输400Gbit的数据速率,是前代100G芯片速率的四倍。
时隔三年,科研团队再次刷新自身纪录,研发出1.6Tbit/s级光传输芯片,实现了我国光传输芯片技术向Tb/s级的首次跨越。该芯片是目前业界处理容量最大、集成度最高的传输芯片。芯片最大处理容量可达1.6T,集成超100亿个晶体管,可应用在汇聚网、骨干网,解决了高端光网络设备核心芯片“卡脖子”难题。
![]()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光谷。“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
“总书记的嘱托,激励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极限。”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说。不做技术附庸,开启创新突围,今天的华工科技,创造了60多项“中国第一”,激光装备已经渗透到100多个工业门类。从纳米级的半导体晶圆切割,到十几万吨的游轮建造;从硬核的新能源汽车车身焊接,到纤薄的手机柔性屏加工,一个个卡脖子技术得到破解。2024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2024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了解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同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深入探讨交流。“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这里考察,勉励‘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回忆起当天的场景,武创院院长助理王慧中依然心潮澎湃。武创院肩负着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大使命,让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有机衔接,使武汉在打造全国科创高地征途上跑出了加速度。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科技发展部部长张鹏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以赴推动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让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在武创院的平台上施展才华,让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在这片荆楚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追光不息,创新不止。从“一束光”到“一座城”,光谷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代表之一。如今,光谷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光谷的重要讲话精神,向着“世界光谷”的目标加速迈进。牢记殷殷嘱托,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武汉正努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上聚势突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争先善为,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提升创新转化体系整体效能,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