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悠悠,文脉长流。在湘桥区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浪潮奔涌,激荡着时代的强音,绘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
2024年,湘桥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力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四大品牌”,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湘桥实践,打造更加繁荣美丽的中心城区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
开展“五老红色讲台”清明节主题宣讲。
举办“商圈讲堂”宣讲活动。
“微宣讲”“云宣讲”的新模式,湘桥区用“新”的话语、“活”的讲述、“潮”的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宣讲微视频《从“村BA”爆火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躬耕讲坛,青春涌潮,共筑中国梦》等,如一粒粒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湘桥区关于“打造家门口理论宣讲新平台”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委宣传部“广东宣讲”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介。
举办“好吃好看来潮州,过年大奖等您收!”活动。
出版《遇见·德润湘桥》。
城西街道古美村乡村文化空间提升。
德润湘桥,崇德向善。湘桥区广泛开展礼遇道德模范活动,春节前夕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慰问道德模范,推荐道德模范加入宣讲团,营造德行天下浓厚的社会氛围。加强道德模范评推工作,3人获评“广东好人”等省级道德荣誉称号,出版发行《遇见·德润湘桥》,生动诠释52个凡人善举,厚植道德沃土,引领社会新风尚。7月26日台风“格美”造成城市内涝,积极发动“中国好人”等道德模范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展开救援被困群众,他们以爱为名,共筑安全堤坝。
举办“村K”歌手大赛总决赛暨“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文明实践,培育新风。深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湘桥区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在春节和元宵期间举办线上线下文化活动200多场次,惠及市民游客近50万人次。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近300场次,加强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潮州供电局、市电视台等结对共建,联合举办活动逾30场,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化与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协作,举办关爱儿童口腔健康暨中医药文化服务集市等文明实践活动,促进两地文化融合交流,深化“湘福相成”项目效应。举办湘桥区“村K”歌手大赛,累计线上线下观看量超10万,13家媒体相关报道近30篇。这些活动,如一朵朵文明之花,在湘桥大地绚丽绽放。
古城邀您过大年!湘桥区举办2024“百千万工程”成果展演。
桥东街道卧石村利用祠堂打造文明实践阵地。
文化惠民,以文化人。湘桥区深入实施“百千万乡土人才”工程,评定民间艺人、文旅达人等乡土人才,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完善非遗保护体系,新增区级非遗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等,组织开展非遗展示、体验活动,非遗进校园、进乡村,培养潮州音乐人才,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在全省先行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文物点位复查并通过省级验收,新发现文物点,全面复查并新增公布文物点,开展文保单位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检测,组织修缮文保单位。这些工作,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桥的文化长河中。
立足民生需求,湘桥区擦亮文化惠民品牌。开展贺新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暑期文化艺术欢乐营等文化活动,策划推出“文化看潮州 周末到湘桥”主题品牌文化活动。举办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读书会、诗词分享会等,营造浓厚书香氛围。推出文博系列活动,打造品牌活动,丰富文博体验。开展文艺采风活动,推出成果集和乡村故事集。打响“一月一赛事”特色品牌,举办体育赛事活动,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这些活动,如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湘桥人民的心田。
湘桥区“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
注重资源整合,湘桥区深促文旅融合发展。加强资源开发,培育文旅特色品牌,指导场馆申报文化研学游基地、村申创国家级AAA景区,推动镇(村)申创各级文旅特色镇(村)。依托文旅资源,增强宣传推介效应,推荐旅游线路,加强小程序宣传推广,印制文旅地图和攻略宣传折页,全方位开展文旅宣传。组织参加文旅发展合作交流活动,打造广播电视专区,向全省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旅潮游客宣传潮州、推介湘桥。盘活利用文旅资源,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打造“旅拍”打卡点和汉服交流展示平台。这些举措,如一双双有力的翅膀,推动着湘桥文旅产业展翅高飞。
打造红色阵地,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湘桥区对全区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深挖红色革命历史,培育志愿讲解员,传唱红色故事。申请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经费,启动修缮和改陈项目。打造综合性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高质量完成潮州交通旅社——中央秘密交通线中转站展馆建设并对外开放,接待逾万人次预约参观学习。这些工作,如同一座座红色灯塔,照亮了湘桥人民前行的道路。
潮州交通旅社。
编审:纪家荣
责编:曾洁
编辑:蔡奕君、陈坚皓、许晓琪
来源:潮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