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习惯 守护健康生活
冬天刚到,呼吸道感染像是踩下了“油门”。
北京儿童医院夜诊现场挤满了焦急的家长和孩子,队伍竟然排到了590多号。一位儿科医生连续7个小时忙碌未停,连水都顾不上喝,甚至没有时间挪动脚步。病房里,哭闹声、咳嗽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成为冬季医院的常态。
不少家长从10月开始便感到苦不堪言:孩子“感冒”接二连三,上一轮肺炎刚刚治好,没过几天又开始咳嗽发烧。一些家长更是充满疑问:“孩子明明没发烧,为什么就得了肺炎?”而医生的回答——“符合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却让家长们更加困惑: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让孩子“不发烧也能肺炎”?它与普通流感相比,又有何不同?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期发布的《11 月健康风险提示》(以下简称《提示》),当前监测显示,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包括肺炎支原体、鼻病毒、普通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
11 月 20 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副研究员彭质斌在央视新闻提到,11 月 4 日至 10 日监测数据显示,当前,14 岁以下儿童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数已呈现上升趋势,该年龄组儿童检出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
彭质斌进一步表示,从病原体来看,大部分北方省份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处于上升阶段,南方省份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鼻病毒也处于流行状态。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吴珺表示:目前就诊的患儿中,主要以肺炎支原体为主,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也多见,此外,近期甲型流感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叶国静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近期门诊中,鼻病毒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腺病毒虽有上涨,但较前变化并不明显。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呈持续的散发状态。
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季节,家长们面对孩子频繁的感冒、发烧、咳嗽常感到手足无措。普通感冒、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是三类最常见的疾病,它们的症状表面看似相似,但病因、表现及潜在的威胁却截然不同。特别是支原体肺炎,其危险性远远超出家长的常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