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叫姚小禾,今年38岁,在一家企业干会计,月工资4500元;老公叫李以航,今年40岁,和我在同一单位,在车间干维修工,月工资5000元。
来自姚小禾的讲述,真挚而又温馨。
我和老公结婚已经13年了,两人感情很好,同在一个单位上班,我在办公室干会计,他在车间干维修工作。
老公很勤快,家里的家务活基本上都是他干的,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我一般就是下了班管着买菜和购物,买回去一般就不用我管了。
我们有一个女儿,今年12岁,正上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挺好的。
女儿是我母亲帮忙看大的,她对我母亲有着很深的感情,母亲住院时女儿放了学非要去给母亲送饭,母亲很感动。
但母亲却把女儿撵回了家,说医院又不是什么好地方,病菌多,小孩子还是不要来了,快回家吧。
我们家是农村的,父母亲靠种地为生,我们家没有男孩,母亲生了三个女儿,大姐,二姐和我。
大姐今年46岁,二姐43岁,我38岁,母亲生完大姐和二姐本来不想再生了,无奈父亲非常馋男孩,又和母亲商量着再生三胎,母亲只好同意了。
5年后母亲又怀孕了,父亲本想着能生个男孩,他就不至于绝后,哪知我出生后又是个女孩,父亲当时很伤心,也不在家伺候母亲了,直接出门干活去了。
我出生时大姐虽然只有8岁,但也能帮助母亲干活了,她帮母亲做饭和烧水,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小小年纪自立能力倒挺强的。
大姐从小学习好,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二姐脑子不好使,学习成绩一点都不好,她也不愿意上学;我从小学习还将就,一般能保持在班里前20名之内。
大姐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进了国企干部门经理,年薪30万;而二姐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下来帮父母种地和干各种家务活;我考上了普通本科,毕业后进了企业干会计,赚不了什么大钱,但也能自给自足。
大姐在外地上班工作又忙,平时一般不回来,也就逢年过节回来趟,每次回来都给父母一些钱,让父母平时自己买些东西。
前几年父母还年轻,不用人照顾,但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父亲胃不好血压又高,母亲得了心脏病,时不时就喘不动气,好几次差点被憋闷致死。
父母每次生病都是我和二姐在轮流照顾,大姐一般不回来,说她工作忙,脱不开身,但每次都拿钱最多,我和二姐也很理解她。
这次母亲住院需动大手术,我请了假和二姐轮流照顾母亲,手术后母亲好多天不能自理,都是和我和二姐给端屎送尿,晚上也睡不好,父亲看在眼里也疼在心上。
父亲很想替换我们,无奈他自己也76岁了,身体也不好也替换不了我们。他有时会说:要是你们大姐在咱们这儿上班就好了,多少能替换你们,如今啥忙也帮不上,钱倒是拿了不少。
母亲这次动手术连进ICU病房花了不少钱,一共花了16万,大姐很慷慨,她出了10万,我和二姐一共出了6万,我拿了4万,二姐出了2万。
二姐家日子过得并不好,二姐家是农村的,二姐没有工作,又有三个孩子,只靠二姐夫一人打工赚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钱,能拿出2万也算不错了。
而大姐打电话对我们俩说:她说她没有时间陪母亲,只能多出些钱,你们两个人就出力吧,别抱怨就行。
其实我和二姐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反正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伺候也是应该的,大姐这样说也是见外了。
这次母亲住了一个半月,大姐一次也没有回来。母亲出院后,大姐终于回来了一趟,她买了好多东西,又拿了一沓钱给母亲,母亲倒是没说什么,但她也挺高兴的。
当时二姐在忙活着做饭,我正在给母亲洗衣服,而大姐坐在那儿嗑着瓜子,看着电视,也还是什么活都不干。
我和二姐倒没说什么,只是父亲看不下去了,父亲走到大姐身边,说:每次你都只拿钱,你以为钱到位了就什么也到位了吗?再多的钱也抵不上伺候和陪伴。你作为大姐,更应该像你二妹和三妹好好学学,用实际行动来孝顺父母。
大姐听完父亲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我和二姐赶紧出来打圆场,说:爸,没事,不就这么点活吗,谁干都一样,力气又没有攒下的,你看你们三个女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不挺好吗?
父亲看着我们三个女儿如此懂事,眼角溢出了幸福的泪花。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结语:在一个家庭当中孝顺父母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千万不要互相攀比。兄弟姐妹之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千万不要互生事端,斤斤计较,影响父母安享晚年生活。
一个大家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应该以关怀和爱为中心,互相体谅,互相包容,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麻烦点个赞+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