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研究综述和启示

文摘   2024-11-04 18:03   青海  

摘要

以分析科学家精神独特的时代价值,明确其价值导向性、融合渗透性、时代发展性,总结在科学共同体的传承、创新共同体的传播、社会公众层面的传播、国际社会层面的传播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词频统计方法梳理科学家精神研究成果,并结合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弘扬需求和特点,提出科学家精神弘扬和践行三方面意见建议。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家群体身上的集中体现,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影响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赋予科学家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方面的丰富内涵。202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1 科学家精神的时代特征


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看,科学家精神具有三大时代特征。

价值导向性。科学家精神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开展科学家精神传播要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社会效果,不断满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推进的发展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主观诉求、满足在百年大变局中育先机的现实诉求、满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治诉求。

融合渗透性。科学家精神是科技界广泛认同并遵循的科学价值理念,代表着科学家群体的精神风貌,既是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的融入及体现。从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内容看,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群体科研活动、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共同体制度和规则的综合。同时,科学家精神还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科技与社会、文艺、历史等各方面的有机融合。

时代发展性。科学家精神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表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在我国,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精神品格,是科学精神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在我国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特征是“科学报国、民族振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界涌现了“地质报国”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后,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自主创新、赶超跨越”为己任,塑造了“载人航天精神”等当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家群体以“自立自强、勇攀高峰”为己任,铸就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载人深潜精神、探月精神等科学家精神。

2 科学家精神研究现状


目前科学家作为科技创造的主体、科学精神的载体和科学文化的源泉,其精神风貌不仅关乎科学知识的生产,还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科学共同体的传承、创新共同体的传播、社会公众层面的传播、国际社会层面的传播等。

科学共同体的传承。科学家精神在不同时代和社会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中国科学家精神指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功能、价值途径、价值规范的集中体现与结晶。对于科学共同体而言,科学家精神是其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现有的关于科学家精神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传承的文献,可总结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科学家精神的评价与实践两个方面。科学共同体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阵地。李燕以中国科学院为例,提出了科研机构具有群聚效应,建立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长效机制,可以在资源内容共享、业务研究和经验交流,从业人员培训以及整合宣传等方面形成合力,凝聚弘扬科学家精神磅礴之势。此外,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可以让科学共同体内部达成对科学家精神的共识,让个体能够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从事科研工作、完成科学理想。因此,针对科学共同体,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可以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引导科技工作者创先争优。在科学家精神的评价与实践方面,马健铨等基于科技工作者展开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爱国、创新已成为科技界的精神引领,求实、奉献和育人方面还有待加强。刘志远提出科学家精神在价值、创新、学风、人才、文化方面引领着科技期刊正确的办刊导向,可以引领高质量科技期刊建设。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共同体内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价值理念,对科学共同体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可以推动科技界的创新创造,培养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科技人才,实现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创新共同体的传播。科学家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和敢于探索的核心精神,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推动科学家精神在创新共同体中的传承和培育已成为企业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中国科技信息协同创新中心提出要坚持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宗旨,发挥科技媒体信息传播与资源整合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科技文化融合,提升科技扶贫能力,努力开创科技协同发展新局面。对于科学家精神在创新共同体中的传播,现有文献主要从传播路径和传播实践进行分析。李辰逸等提出可以通过提高创新驱动精神、加强社会责任感等路径,将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有机结合,进而将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国有企业科技队伍通过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不仅在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上进行转化,还在企业科技创新的愿景定位、科技队伍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科技管理制度和机制改革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科学家精神中蕴含的为社会谋福祉、谋发展的内核,能引领着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价值导向,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在科学家精神的实践上,国有企业率先提出要使科研人员充分认识追求真理、敢于质疑、去伪存真的“科学家精神”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重要性,并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另外,科学家精神还可以贯彻到乡村振兴战略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拓展乡村振兴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增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领域和类型的企业和社会发展,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如构建交流平台、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可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社会公众层面的传播。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内化与延伸,弘扬科学家精神是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工作的历史要求。陈新宇的研究也表明科学精神的传播能够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道德素养,推进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家和社会创新精神的提升。对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李燕提出要以重要科研成果为基础挖掘背后科学工作者的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也要与主流媒体与传播平台合作提升科学家精神的影响力。许文勇等则以“中国科学家”抖音官方账号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其中所建构的科学家媒介形象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科学家形象的宣传要上升到科学家精神,以此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李响等认为博物馆承担对群众科普工作的重任,需要利用文物展示的特色发挥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独特作用。马健铨等则对科技界与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爱国创新已成为科技界的精神引领并得到科技界和公众的一致认同,而求实、奉献和育人的精神还有待加强,同时也提出需要加强科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来减少科技工作者与公众由于认知水平和认知渠道导致的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差距。刘萱和张旸也提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实质上是文化的传播需要以理解和认同为框架,构建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设定,重塑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基模,以便达成认同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效果。

国际社会层面的传播。自默顿首次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对默顿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管锦绣、李霞玲就提出默顿规范所宣称的科学精神基于自然主义立场,这使得其不可能合理地处理现实世界与理念的矛盾,并使科学精神的弘扬无法摆脱仅仅依靠理想化的个人道德实践的困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党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坚持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张毓强提出要让国际传播回到中国本身,以真实的中国故事获得全球的认可继而传播中国精神。中国可以通过对中国科学家故事的叙述弘扬科学家精神,体现出现代化强国风貌的同时形成并构建国际科技界的价值共同体。张毓强认为,在国际上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方面是让中国精神成果对世界文化进行反哺,另一方面也必然潜在性地、内在性地传播着支撑我国目前已取得科技成就的国家体制等政治、社会因素。王艳丽等在对美国群众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中国的科学形象好于国家形象,研究表明,公众对国家科学形象与国家形象二者之间的认知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因此在国际社会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有利于树立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国形象。同时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加强宣传也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3 科学家精神研究趋势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及其中心性作为测度研究热点的重要指标。根据CNKI收录文章的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表1、图1),同时结合我国的实践,关于科学家精神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科学家精神为中心的科学家精神演变,关键词包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科学精神、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等,聚焦科学家精神在传播过程中的演变。第二类是以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科学家精神研究,关键词包括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高校、立德树人等,聚焦科学家精神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第三类是以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为中心的科学家精神研究,关键词包括科技创新、科学传播、科技强国、科技馆、创新文化等,聚焦创新。第四类是以科学家精神传播实践为中心的研究,关键词包括路径、教学实践、价值引领等,聚焦传播途径。

图1 科学家精神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表1 科学家精神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

CNKI核心合集中以科学家精神为关键词的共现聚类网络(图2)。Q值=0.6215>0.3,S值=0.8977>0.7,表示聚类结构显著且合理。图2的共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较高的热点词包括科学家(Count=267,Centrality=1.03),精神科技创新(Count=10,Centrality=0.01),思想政治教育(Count=27,Centrality=0.04),科学家(Count=25,Centrality=0.16),思政课程(Count=15,Centrality=0.11)、科学家形象等。

图2 科学家精神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时间线图谱(图3)中最顶层的时间轴,从左到右代表着时间依次递进,右端代表着靠近研究的终点时间;从上到下表示聚类集群规模由大到小递减,聚类规模越大代表聚类领域越为重要。1999—2023年国内科学家精神研究关键词被分为7个共被引集群,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向科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家、课程思政、科学家形象等方向扩散。

图3 科学家精神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其中,0#聚类表示从2014年开始,科学家精神被重点关注,与科创、育人和学风建设等领域逐步实现融合。1#聚类表示科学家精神与科创领域的融合,涉及铸魂育人、培育路径到科技强国、创新精神和人才强国等方面;2#聚类表示近年科学家精神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从爱国情怀、价值培育到价值意蕴等方面;3#聚类表示科学家精神在传播过程会根据时代特征而呈现出不同侧重点,包括伦理精神、人文精神、奉献精神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4 科学家精神研究启示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群体从事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具有的精神品质,是科学精神人格化和社会化的集中体现。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备价值引导性、融合渗透性、时代发展性等特点,结合科学家精神研究现状和趋势,就加强科学家精神研究和实践提出几点思考。

以价值引导性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要积极发挥科学家精神价值引导性,通过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青少年群体,用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以融合渗透性生动展示科技工作者群像。科学家精神代表科学家群体的精神风貌,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功能、价值途径、价值规范的集中体现与结晶,通过传承弘扬价值理念、增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等,集中展示科学家群体形象,深入影响科学共同体、创新共同体等发展。科技工作者群像传播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更是发展和创新,在讲述弘扬经典科学家故事的同时也在不断凝练汇聚正在发生着的鲜活科学家故事,绘就常历常新的科技工作者群像画卷。

以时代发展性拓展传播内容范围和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一方面需要加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技术研究和应用,特别是结合沉浸式现代化传播方式,更加生动、多维度多角度地展示科学家创新场景、科学成就,更直观地让观众感受科学家精神带来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感召。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是我国卓越群体的代表,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同时讲述好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的巨大成就,构建并形成国际科技界的价值共同体。



来源丨《科技传播》2024年第4期

(作者:付烨1、张玮2、肖华2、韩雪2、于江2、何巍颀

1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 

2 上海科技报社

责编丨戚雷雨

监制丨调宣部

青海科协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