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杨希娟,女,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带头人,青海省首批“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培养人才,青海省高校第二轮“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培养领军人才,中科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2024年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海省创新驱动奖章1项。取得科技成果12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际先进水平2项,制定地方和团体标准4项。授权发明专利5件,主编专著3部,发表文章80余篇。
头上顶着一连串的头衔,承担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取得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系列成果,一位只想将学术研究成果写在青海高原广袤土地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她就是杨希娟。
2007年,杨希娟硕士毕业后来到了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作为院里引进的第一个农产品加工专业人才,她被安排到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工作。
当时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刚刚起步,各方面工作基础薄弱。2009年,由于科研产出少等因素,该实验室面临被摘牌的窘境。杨希娟临危受命,接手实验室的整改建设工作。
当时正值杨希娟第一个孩子出生,她牺牲了产假休息时间,撇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投入到实验室的整改建设中。从实验室搬迁改建、仪器设备购置,到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成果转化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她做了大量的工作。
“实验室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化平台,将是我们今后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托。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既然已经被‘黄牌警告’,就决不能再被‘红牌罚下’,实验室必须要在自己的手里‘起死回生’。”杨希娟告诉记者。
这样的理念支撑着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坚守在一线。经历了4次搬迁改造,实验室终于成为了研究方向明确、定位准确、设施齐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完善的省级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
杨希娟并未因“救活”重点实验室而沾沾自喜,她清楚地认识到,实验室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研发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深加工产品并进行转化。青海的特色农产品不少,她决定先瞄准蚕豆打个翻身仗。杨希娟以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立足“原料品质特性—营养功能评价—精深加工技术集成—技术熟化与产业化开发”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引进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建立了双螺杆挤压膨化生产线和蚕豆罐头生产线,研发出蚕豆膨化食品、油炸蚕豆、蚕豆罐头系列食品,在青海高原羚食品有限公司和青海湟水峡农业有限公司形成了以“高原藏羚”、“湟水峡”品牌为代表的“青海香脆豆”系列产品,使青海蚕豆加工转化率提高到20%以上。
在蚕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取得进展的同时,杨希娟把研发目标又对准了高原健康杂粮——青稞和藜麦。
近年来,她带领团队成员重点突破了青海青稞、藜麦资源品质本底不清、加工性能差、健康功效不突出、附加值低的难题。首创了青稞、藜麦等特色作物的多维品质评价模型,明确了特色作物资源的品质特征,构建了高原特色农产品多维品质数据库,为青海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提供数据源;创制了青稞、藜麦制品品质改良关键技术,显著改善了产品加工品质和适口性,确保杂粮产品口感好品质高;攻克了青稞、藜麦富集γ-氨基丁酸和多酚的功能化加工关键技术,实现了特色杂粮产品的功能化、高值化。开发出低GI青稞面、青稞红曲茶、藜麦饼干、杂粮果酒等营养健康食品30余种,建立生产线3条,制定《青稞米》《青稞面粉》《青稞挂面》《青稞麦片》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4件。带动了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等示范企业新增产值亿元以上,带动千余名群众脱贫增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海特色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工业化和标准化。当年那个险些“掉队”的实验室后来多次获得省级重点实验室年度评估“争取科研项目”“合作交流与成果转化”等单项奖励。
“高原农产品加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继续努力,争当农产品加工行业创新者。同时积极投身全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社会服务中,为打破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缺乏和落后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杨希娟说。
杨希娟(左5)
来源丨青海科技报(作者:范旭光)
责编丨戚雷雨
监制丨调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