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5.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或重要性(p18-19))
对个人: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③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对社会:④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6.如何学会学习?(p22-23)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第三课 发现自己
6.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p27)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7.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p29)
①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②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③通过社会(或集体)认识自己。
8.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p29)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可以观察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讨厌的事情等,可以分析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自己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等。②与他人比较。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方面的;比较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作比较,可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9.如何才能做到悦纳自己,欣赏自己?(p33)
①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②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10.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33-36)
①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②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④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⑤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11.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p35)
①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②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③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中考考纲】
考点20.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6.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41-43)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14.如何正确认识友谊?(p44-48))
友谊的特质: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④友谊会发生变化(P46d2)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些友谊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⑤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P46d2)关键是对待竞争的态度。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⑥朋友相处要讲原则(P48d1)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这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⑦澄清对友谊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P48d2)友谊可以带来欢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深深浅浅地跋涉着,经历着不同体验,累积着各自的感受。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中考考纲】
考点2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15.如何建立友谊?(p49-50))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会有惊喜,也会有意外,还有一点儿冒险。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③建立友谊的方法:面带微笑;记住对方的名字;真诚地夸赞;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寻找共同之处;+结合实际等等
16.如何呵护友谊?(p50-53)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17.互联网交往的利与弊(p55、58)
(1)互联网交往的好处: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网上交往具有虚拟性,平等、自主等特点,它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让人们自由地表达内心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舒缓压力,拓展人际交往圈。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2)互联网交往的弊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有的时候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我们可以发送一个咧嘴的符号,却无法和对方一起会心微笑;我们期待持久的友情,但遇到考验时,又常常点击鼠标让自己一直“下线”;我们期待对方的真诚,但常常又戴上面具去参加一场又一场“假面舞会”。
18.不能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原因:(p8)
①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在现实中交往,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②不管互联网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19.网上交往应注意哪些事项?(Kp56-57)
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20.网上交往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Kp56)
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补充到:(p41-43)
21.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康有益的“朋友圈”?①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②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③健康有益朋友圈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④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调节我们的情绪;⑤能传递正能量,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等等。
22.你打算如何经营你的“朋友圈”,让它真正为成长助益?①拥有开放胸怀,积极坦诚交友;②努力提升自我,保持自尊自信;③保持谦虚进取心态,多向朋友学习;④为朋友真诚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⑤多交益友,不交损友;⑥与朋友相处有原则,遵守道德和法律;⑦尊重 朋友,包容差异,与朋友平等相处;⑧传递正能量,抵制不良诱惑;⑨多多交流沟通,感受分享快乐,等等。
典型例题
23.材料:小菲是一名初一女生,平时由于功课紧,所以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她与同学之间形成隔阂,和同学们说话很少,交往很少。每当她看到其他同学在一起谈笑风生,自己却无人理睬时,内心就十分苦恼。请你当一次心理医生,帮小菲分析原因,解除烦恼。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菲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答:苦恼的原因是:缺少了友情,因为生活需要友情,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地进步和发展。
(2)小菲怎样才能摆脱苦恼,获得快乐?
答:①勇敢地与同学交往,与同学建立友谊。要想获得更多的知心朋友就要消除闭锁心理,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②对同学要谅解宽容。对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争执、误会或不愉快的事情要谅解包容,不能耿耿于怀,这样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③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友圈,但交友应注意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等等。
24.材料一: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浏览新闻、寻医问药,可以在线购物、进行网上股票交易,网络交往的缤纷色彩和无穷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
材料二:近来,越来越多中学生开始带手机上学,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聊QQ,玩游戏,更有甚者利用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深受其害。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网络的利:①可以开阔视野;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跟远方的朋友联系;②娱乐放松;③创造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2)根据材料二,请你说出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的危害?
答: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的危害:①经常使用电脑,会使视力下降。②网络上存在很多垃圾信息,如果自控能力不强,可能会影响思想健康。③网络具有强大的诱惑力,玩电脑容易上瘾.经常使用电脑可能会耽误学习。④可能会带来网络犯罪,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3)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网络?
①自觉规范上网行为,遵守网络规则,有网络道德,做文明上网人;②对网上信息要有分辨能力,避免轻信盲从,提高抗诱惑能力。③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知识整合】 一、走近老师 1.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P61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62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风格不同的老师
(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P63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P63-64
承认老师的差别。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ƒ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④主动交往。试看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问的距离。
二、师生交往
1.教学相长
(1)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P66
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P66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亦师亦友
(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P68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P68-69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与老师发生分歧该怎么处理?P69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ƒ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师生间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补充:请你就师生之间如何做到平等相待/彼此尊重提出自己的建议:
1.老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采取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2.学生也要尊敬老师,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易错点拨】
1.我们不能只接纳自己喜欢风格的老师。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2.我们不喜欢受到老师的批评,但其实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与老师发生分歧或者冲突不应记恨老师,而要主动与老师沟通,求同存异,主动关心老师。师生问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往
期
回
顾
●
●
●
精
彩
推
荐
来源: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