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策划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为何发起这个活动?活动对象是谁?活动主题及内容是什么?活动时间是什么时候?活动地点在哪里?以怎样的形式开展?
简而言之,即是在活动策划之前,需要了解活动的关键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因,以何形式开展何活动?
(1)WHY?明确活动目的。为什么要发起这个活动?需要达到什么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完成工作指标,还是为了拓展业务?确定了目的就为活动进展确定了方向。
(2)WHO?首先我们要清楚活动对象是谁?以及参与活动的关键性人物有哪些?便于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以及表达方式与语言风格的选择。比如,男性活动对象偏理性,追求逻辑严谨;女性活动对象偏感性,喜欢故事情感。面对年长的活动对象,活动节奏及表达方式要缓慢一些;而面对年轻的活动对象,则要快节奏一些。
(3)WHAT?确定活动主题、内容及所需物资。根据活动对象的需求及活动目的,进一步确定活动主题、内容,以及实现以上主题内容,需要匹配什么物资?
(4)WHEN?确定活动时间。活动时间的选取必须便于参与者的参与,是大家可以参加活动空闲时间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活动策划与组织方,我们还要考虑这次活动的时长、时段,计划几点开始,几点结束?这样便于活动流程的安排与活动内容量的选取。
(5)WHERE?确定活动地点。作为策划方及组织方,需要考量活动地点是在室内,还是户外?是线下,还是线上?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是根据活动主题内容来选择场地,还是根据场地来调整活动主题内容?如果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当然是尽可能地选择合适的场地。反之,只能调整活动主题及内容了。
(6)HOW?活动以怎样的形式开展。讲座,分享会,游园活动,晚会,工作坊,还是其他的形式?
当我们清楚以上的问题,心里已经有了活动的轮廓,接下来,可以绘制活动的基本蓝图,这个环节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挑战:如何把自己零星、发散的想法及素材有效地组织起来,让活动内容显得有一定的章法与逻辑性?
可以借用一个工具——金字塔原理。这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可以用于结构化的说话与写作过程。因其形如金字塔而得名。
依据金字塔原理,活动主题目的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可由几个论据(3个为佳)支撑,这些一级论据也可以成为分论点,被二级的论据(3个为佳)支撑,如此类推,逐步延展,形如金字塔。
总而言之,“金字塔”里的内容逻辑是“总-分-细分”的关系,这也是逻辑学上的归纳法。
比如,我们计划在社区举办一个“亲子活动”,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经过需求调研及团队讨论,最终确定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以社区家庭的亲子为主要目标对象,活动时间定在周末,错开孩子上学以及父母上班的时间,活动地点选定在社区活动中心,方便大家参与,也有一定的私密性。
为了理清活动环节及内容的逻辑关系,可以借用“金字塔原理”得出活动内容框架图:
活动参与者各有喜好,有人理性,也有人感性。因此,在活动内容设计中也要兼顾两者的需求。理性使活动有料,可以服人;感性使活动有趣,可以感人。
具体可以怎么做?
理性:有知识干货输出,注重逻辑性,列要点数据图表,最后总结方法论。
感性:有故事情感感染,注重艺术性、放图片音乐视频,最后引发共鸣感。
不好小看故事的力量。有句话说,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打动人。
乔布斯在MacBook Air发布会上,他首先罗列这款产品的种种数据,然而,令人震撼的一幕却是乔布斯从一个文件袋里抽出一台MacBook Air,这一幕堪称行为艺术,可能比一百页的论文更能说服别人相信这款产品的轻薄性能。
除此之外,还需兼顾参与者的多元化需求。《心经》里提到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来获取信息。
每个人所侧重的地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及表达。有人看重视觉,有人侧重听觉,有人关注嗅觉,有人偏重味觉,有人倚重感觉,也有人着重意识(某个程度上也可理解为理性)。作为活动的策划者与带领者,最好这些方面都要考虑到:
比如,在“亲子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维度进行完善:
a.视觉设计。宣传海报、宣传单、PPT要有切合亲子主题的设计感,活动现场的布置兼顾协调的美感,也可以产出相应的照片和视频便于大家分享与传播,此外,也可考虑参与者是否统一服饰以增强集体活动认同感等?
b.听觉设计。现场音响设备的调试。是否有适合亲子/亲情主题的背景音乐?主讲人音色、音量、声调及节奏的把握等。
c.嗅觉设计。活动现场是否考虑有鲜花的花香,香薰等促使大家心情愉悦?
d.味觉设计。活动现场是否设置适合孩子及其家长的下午茶?准备适当的甜点,饮料,水果,也可补充大家的能量。
e.感觉设计。确保活动现场环境光线充足,空气流动,温度适宜;环境有一定的私密性,避免干扰;同时,带领者需引导大家彼此认识,熟悉,帮助参与者建立参与活动的安全感,营造轻松愉快、乐于分享的范围。
f.意识(理性)设计。确保活动现场有足够的知识干货输出,比如,关于“亲子沟通的10大 技巧”,满足较为理性的参与者需求,让大家感觉有所收获与领悟。或者有能让参与者感觉到实惠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一份小礼物、纪念品等。
在活动中,也许我们设计很多精彩的环节及内容,不过,我们不能期待参与者可以记得所有的东西,他们往往印象深刻的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两三个点。因此,我们可以为参与者留下一些记忆点。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峰终定律”。这是一种认知上的偏见,会影响人们对过去事物的记忆,在过去发生的事物中,特别好或者特别糟糕的时刻,以及结束的时刻更容易被人们记住。
人们对活动的体验往往决定于正向或负向的峰值,以及结束时的感觉。而不是平均值。
比如,在这次亲子活动中,参与者的活动体验会随着活动的进展而起伏波动。如下图所示:
新书上线,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