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遗韵,我之物语——以第一视角打开“会馆”的大门

旅行   2024-11-15 20:50   贵州  

古曰:“馆,客舍也,待客之舍日馆”。在世人口中,我们会馆是“聚会寄居的场所”,其实倒也不算有误,只是不够深刻。会馆——这种生长于中国的特殊政治、经济组织形式,不仅是当时的商务会所和信息中心,更是侨居异地的商人、游子及移民的救助站和精神家园。

随着时代变迁,建于中华大地上的兄弟会馆们大多毁损湮灭,在青岩还留存有我们四川会馆、江西会馆(万寿宫)及两湖会馆(寿佛寺),接下来用第一视角给大家讲讲我们与青岩镇的发展变迁多么紧密相连。

我们的起源要追溯到很远的过去,明代前期始现雏形,盛行于清代。明代,贵州建省后,因朝廷实行屯田戍边等政策,大量外省移民进入贵阳,其中以江西、四川、湖广等省人居多。清代贵州再次出现移民高潮,在这一时期,由外省人组织形成的行帮以及开办的会馆应运而生,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青岩当地习俗交流融合,形成青岩独特的文化现象。

“刘老板儿,好久不见嗦!上次跟你合作的啊笔生意真的安逸,老乡就是不得多斤斤计较勒!今天我又带了一笔生意过来和你摆一哈,我们阔以……”

“那批货就麻烦你盯到点儿!改天你得空咯,来屋里玩,让你嫂子给你搞点正宗湖南菜!”

“不行咯老李,你这个价太便宜我做唔得咯!”

……

来来往往的外地商人,操着浓厚的乡音,在青岩这片土地上共谋发展,好不热闹,我们虽说作为冰冷的建筑之身,但听着各省的家乡话,看着馆内人来人往,每天都有和家人相处的归属感。

那时,做得再强大的异乡商贾心中都明白,纵有万贯家财也不过是无根之水罢了,因此,来自不同地区的他们也带来了不同的信仰供奉于我们会馆当中。

我,四川会馆,馆中供奉着李冰父子,他们二人作为都江堰的修建者,为蜀地带来了水利之福,造福无数百姓,因此被四川人民尊为“川主”。

▲ 四川会馆
▲ 四川会馆内景

我,江西会馆,庙宇里供奉着东晋的许逊真君,他在任期间清正廉明,深得民心,辞官后在家乡疏河治水,造福百姓,被称为“江西福主”。

▲ 万寿宫

▲ 万寿宫木雕

我,两湖会馆,供奉着被尊称为“无量寿佛”的唐全真大师,无量寿佛又称阿弥陀佛,他成佛前为妙喜国的国王,后弃王位出家,修行意志坚定,誓愿救度一切众生之苦。

▲ 两湖会馆
▲ 寿佛寺内景
商人们将这些神主们作为他们心灵的寄托,希望神的庇护能让他们在外乡也能事业有成、平安顺遂,而我们也为他们的祈愿撑起了一片小小的天地,默默守护着在青岩打拼的乡人。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成为各地文化与青岩本土文化交融的桥梁,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风霜摧残,兵灾损毁,种种历史变故使得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修缮与扩建,而每一次的扩建,都见证着青岩镇商业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后来的我们已不再是单纯的会馆,而是发展成为商业区、道观、民宿等多种用途的场所,从“融同乡情”到“聚百行艺”,也许贵州本地人一生也不会踏出贵州这片土地,那么我们便成了外地文化在贵州这方土地上的门面与窗口。

如今,青岩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而我们作为青岩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者之一,也迎来了新的使命——向世人展示外来文化与青岩镇的深厚底蕴。无论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还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们都将竭尽全力为游客们呈现真实、生动的青岩镇会馆,让大家透过我们的建筑之身体会我们内心深处积攒百年的浓浓乡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与记忆,见证着青岩的每一次变迁与发展,而我们与青岩的故事,也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心中一段美好的佳话。

来源:党务政务服务中心

编辑:杨刚

一审:邓思韵

二审:周发懿

三审:孙大粒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秀美花溪 古镇青岩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人民政府官方平台,发布重要时事新闻,宣传推介青岩,为公众提供丰富实用的本地生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