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速空间这一年:吸引百家大模型企业入驻,打造产业“核爆点”目标不变

企业   2024-10-16 15:00   上海  

2018年,张佳维在墨尔本创立酷爱科技,一家为企业提供AI助手的大模型企业;今年初,企业入驻模速空间,团队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家“AI native(AI原生)”企业,让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公司日常交流乃至分析决策。支撑酷爱科技这一目标的有当下处在科技革命早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前景,也有来自模速空间给予的全方位支持。

在10月12日举行的“模速空间”周年发展愿景发布暨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揭牌仪式上,边塞科技、派生万物等30余家拟入驻模速空间三期的企业代表来到现场。他们的“前辈”,首批入驻模速空间、聚焦构建异构算力集群的大模型企业无问芯穹,一个月前刚完成近 5 亿元的A 轮融资,企业成立16个月就累计完成近 10 亿元融资。

在模速空间,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虽然有着差异化的认知和愿景,但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上,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对标国际最前沿的大模型发展水平,做出中国企业自己的引领性产品。这或许就是模速空间仅用一年时间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进阶的原因——始终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锚定打造科创产业“核爆点”的目标



集聚

去年9月,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滨江揭牌,徐汇区副区长俞林伟心中有三个期待:2024年,能否有无限趋近AGI的大模型诞生;是否有对标OPEN AI的中国企业出现;大模型技术在哪些行业能率先实现商业模式闭环,真正让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万家。
一年后,“三个期待”转化成了“三个相信”:从全球层面看,虽然ChatGpt5迟迟未出现,但通往AGI的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从国内看,中国大模型企业已经能跟跑乃至与国际前沿团队并跑;从大模型自身发展看,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授予了AI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进一步证明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展现不同的功能。
在模速空间,从“期待”到“相信”的愿景转变,有肉眼可见的产业集聚来支撑。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晶介绍,模速空间秉承“引育、孵育、选育”的机制优选企业,一年来已吸引近百家大模型初创企业入驻,带动徐汇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生态。
代表性企业和项目中,既有书生通用、商汤“日日新”等四大基础模型,也有稀宇科技、阶跃星辰等入选大模型“六虎”的行业领军企业。此外,徐汇全区目前共有23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占到全市总量近六成。
模速空间揭牌伊始,总部位于徐汇的商汤科技是最早与之深入合作的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大装置事业群副总经理蒋钦告诉记者,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努力降低初创企业的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为企业的创新研发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
大企业主动“喂资源”,模速空间自身的平台服务同样重要。杨晶晶介绍,模速空间常态化的运营服务团队只有约30人,但揭牌时承诺的五大功能服务平台,即市区联合推动的算力调度、开放数据、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人才服务等全要素功能平台,眼下都实现了迭代升级,通过模速空间的“专班式”服务模式,常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裉节。

尤其是大模型初创企业最关心的算力和语料供给、金融投融资服务这两大领域,模速空间在今年迎来了市级语料公司库帕思、算力运营公司埃迪希的实体化入驻。此外,模速空间内的上海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已累计服务全市超300家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发展;金融服务平台以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徐汇资本为牵引,建立了覆盖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链条科创投体系。目前,徐汇资本及其出资的人工智能领域基金已投资103个项目,投资A轮及之前的早期项目数量占比达88%,持续坚持投早投小。

空间载体方面,徐汇以“模速空间”为核心联动全区资源,目前已推出三期超6万平方米孵化空间,沿龙台路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科创街区,将撬动周边160万平方米的载体实现产业升级。

在此过程中,徐汇滨江自身的多元化空间场域也成为吸引人才、投资人、上下游企业的重要因素。“随着西岸梦中心、传媒港花园里等高品质商业载体开放,模速空间及其周边区域将为前沿科技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第三空间’,让青年人才在此激情创业、享受生活。”杨晶晶说。



生态

相较上一轮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一年的迭代速度可能达到传统行业3至5年的发展进程。但同时,推动大模型产业向前的成本也几何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今年OPEN AI的亏损或将达到50亿美元,加之企业40亿美元的营收体量,意味着其一年的成本投入就达百亿美元量级。

“国内大模型企业或许尚未达到这一规模,但投入产出的比重可以借鉴。”在稀宇科技副总裁刘华看来,眼下,中国大模型企业能做的就是将企业用户的需求尽力呈现在大模型及其迭代速度上。

10月12日揭牌仪式现场还发布了上海市首批22个垂类应用示范场景,涵盖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财政、文化等多个领域。徐汇区新型工业化办介绍,目前徐汇的大模型企业数量以每月30至40家的速度增长,虽然势必历经大浪淘沙,但在此之前,每一家企业都希望在自己专注的垂类领域,证明技术在商业模式上的可行性。

这也是徐汇作为资源场景丰富的中心城区所主动承担起的责任:将垂类应用向纵深推进。为此,目前徐汇已实现大模型在医疗、教育、城市治理等领域的领跑。在医疗领域,开展人工智能院地合作,支持中山医院等8家三甲医院试点开放院级场景,加快大模型赋能“防诊治康”的各个关键流程;在教育领域,服务上海创智学院,打造学科数据生产平台,研发教育领域通用大模型;在城市治理领域,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率先采用Agent(智能体)、RAG(检索增强生成)等技术,上线全市首个政务服务大模型……

今年8月稀宇科技发布的海螺AI视频生成器,被业内外称为具有“堪比Sora(OPEN AI文生视频大模型)的体验”,可以每秒25帧的速度生成视频,在全球已有18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使用。刘华透露,之所以将视频、音乐类大模型作为企业重要的开发方向,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所在的徐汇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目前,稀宇科技与米哈游等徐汇区内的数字文化领军企业已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大模型赋能文创产业做大做强。

稀宇科技与米哈游的合作是一道缩影,验证了徐汇大模型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除了企业之间的“攒局”,徐汇还联合“产学研资”组局,举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浦语大模型实战营等活动,发挥奇绩创坛等投资机构“VC+孵化”的功能,推动阿里云魔搭社区、稀宇科技“大法师计划”、阶跃星辰“繁星计划”等项目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

包括魔搭社区在内,今年模速空间已引进上海创智学院、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第四范式华东总部等高能级项目,并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接下来,徐汇还将把目光投向更多互联网大厂,在基础研究、产业基金、创新生态、C端应用等方面探索合作可能。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以模速空间为“锚点”,徐汇滨江将成为“365天不落幕”版的云栖小镇,在每年上半年的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每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与世界如期相约,真正成为代表上海、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主力军。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上 海 西 岸
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越水岸

上海西岸是后世博时代起徐汇滨江地区的全新称谓和城区品牌,岸线长度11.4km,区域面积14.19km²。上海西岸遵循“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国际级文化艺术区、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十年磨一剑,初步构建起国际大都市卓越水岸的基本框架。


迈向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上海2035总体规划中高品质中央活动区的重要承载区,上海西岸发挥成片开发、系统建设、整体品牌优势,“一港一谷一城一心”有序落位、提质增效,“一场一湾一园”把握机遇、提速规划,七个百万级体量产业组团串珠成链,构建起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科创金融互为支撑的产业生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卓越水岸。


上海西岸
上海西岸,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卓越水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