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高校学报的栏目策划与编辑意识
作者: 廖哲平
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
摘要:新世纪以来, 栏目策划成为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一项工作重心。作为栏目策划的具体执行者, 学报编辑应当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自觉的策划意识, 使自身主体性得以发挥, 和专家配合共同完成栏目的选题策划。数字化及期刊改革大环境下的高校学报栏目策划, 对编辑的策划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具体体现在策划栏目阶段的前沿意识、比较意识、问题意识和前瞻意识, 以及在执行策划阶段的执行意识、开放意识、营销意识和危机意识。
关键词: 栏目策划; 编辑意识; 高校社会科学学报
一、栏目策划与编辑角色
新世纪以来, 栏目策划逐渐成为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一项工作重心, 它对期刊特色化、品牌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针对学界所诟病的学报综合性期刊 “全、散、小、弱”的状况[1], 依据学科优势和特色创办精品栏目, 一度成为学报面对期刊改革大环境的过渡性尝试和变革自身的自救方式。早在2002年, 教育部就为学报发展设计了三条路径: “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 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 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合作或联合, 走联合之路, 把刊物做大做强; 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 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 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2]这三条路径中, 第一条路径提倡整合综合性学报, 将其转变为专业性期刊, 第二条提倡学报走联合之路, 这两条都涉及学报之间的合作, 只有第三条是针对学报自身设计的。相比前两条来说, 第三条路径并不是能够彻底改变学报现状的革新之举, 但更具可操作性。在前两条路径的改革方式尚未彻底浮出水面之前, 第三条路径, 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无疑成为各学报强化自身而又不伤筋动骨的首选。而其中, “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又是这一最具有可操作性路径当中的最为明确的提议。可以说, 这一建议也是对此前不少学报成功经验的总结, 而在这之后, 无论是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工程还是名栏建设方案, 都以创办特色栏目、名牌栏目为旨归。
既然创办特色栏目、名牌栏目是现阶段学报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那么, 如何策划栏目, 怎样执行栏目, 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成功的栏目策划案的设计和执行需要多方面的因素, 包括所在学校的学科优势、专家力量、编辑眼光、学报自身的水准乃至财政经费的支持等。可以说栏目策划的相关问题是编辑学界的老问题, 但是面对期刊改革新形势, 在学术期刊整体生态中相对处于弱势的学报及其编辑应当如何更好地进行策划, 这方面尚未见到系统论文。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形势, 从青年编辑的视角, 讨论作为栏目策划的具体执行者, 学报编辑在栏目策划过程当中应当具备怎样的意识。
学报编辑在栏目策划中究竟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是策划者还是协助者? 栏目策划是依靠编辑还是依靠专家? 这与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编辑学者化还是职业化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在2015年1月在 “首届中国高校社科期刊青年编辑业务技能大赛暨学术期刊数字化青年论坛” 上,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提出, 编辑作为栏目策划的主体似乎已经成为共识, 然而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编辑的自身素质是否能够承担学术研究的组织者、引领者这样的角色, 是值得怀疑的, 策划栏目、引领学术还是要依靠专家, 把期刊还给学者。他认为, 在这方面, 栏目主持人方式是专家办栏目的很好实践, 并且也已经有了很多成功范例。但是肯定专家的学术水准和领军地位, 就必然否定编辑在栏目策划中的主体地位吗? 我认为这二者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栏目策划, 需要依靠编辑和专家双重主体。离开专家, 自然没有办法保证栏目选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没有编辑, 也无法保持学报的刊物风格和特色, 不利于多学科的加盟和拓展。即便是栏目主持人的方式, 也离不开编辑的参与。需要编辑对主持专家的学养和知识结构有很深的了解, 并且这一方式又涉及专家和编辑之间的权责问题, 与此同时, 编辑学者化的呼声应时而生。编辑本身既是某学科专家, 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又是专业编辑, 有较为开放的视野和自觉的编辑策划意识, 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3]然而在现阶段, 随着学报的边缘化, 大多数学报的责任编辑岗位无法吸引资深学者加盟, 而是由刚毕业的青年编辑担任的, 这就导致学术研究和编辑工作之间的矛盾。因而当前学报栏目策划的最好方式也许是能够找到一位在学术上具有号召力的专家, 和编辑互相配合进行栏目策划, 专家是重要的组稿人和审稿人, 而编辑自己也可以去组稿, 甚至进一步去探寻和其他学科、学校的编辑在该栏目上的合作机会。就如朱剑在另一篇论文里提出的: “编辑和学者的知识结构和责任指向是不同的, 也是很难互相替代的”, “刊物的做大、做强, 做出独立风格和学术品位, 说到底要依靠的还是职业化的优秀主编和编辑”。[4]当然, 要注意的是, 这样的合作, 其前提是编辑自身素质的提高, 包括学术视野的开拓、学术判断力的增强以及交流能力的提升。朱剑提出的策划要依靠专家, 应该也是出于对编辑自身素质下滑的担忧。有了素质准备, 还要有明确和自觉的栏目策划意识, 下文就以一些高校学报 ( 主要是笔者所在的《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的栏目为例, 分别探讨在策划和执行栏目的过程中, 编辑主体方面所需要具备的意识。
二、策划栏目的编辑意识
策划栏目不是一蹴而就的想法, 而是长时间的过程; 同时这不是一个限定的过程, 而是一个从开放到收缩的过程。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广泛搜集信息的过程, 收缩的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比较筛选的过程。对栏目名称、选题范围的确定和一个刊物的定位是有关系的。定位准确是栏目策划成功的关键所在。学报综合性社科期刊的特点, 及其现阶段所选择的 “内涵式”发展路径, 决定了学报的定位在于入主流、创特色, 即旨在通过创建特色专栏把握和处理好 “创特色”和 “入主流”的关系, 来塑造刊物的个性, 强化学报的主流特色。入主流, 要求编辑在确定栏目选题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前沿意识; 创特色, 要求编辑在确定栏目选题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比较意识。而对栏目选题内容的策划和构思, 则需要编辑具备问题意识和前瞻意识。
(一)前沿意识
编辑的前沿意识是指广泛搜集学术信息、把握主流动态的意识。一个好的栏目策划, 必然是从广泛的信息采集开始, 可以说没有信息就没有栏目。而这些信息来自于年年更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所属学科的各种学术会议, 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这就要求编辑增加阅读量,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讨论, 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和学术发展主流, 注重栏目选题信息的适时性。 “编辑最基本的素质是眼界。编辑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写出好文章 ( 能写出好文章自然更好) , 但能够发现好题目, 看出好文章, 这就不容易。这个眼界不能关在屋子里想, 它需要交流, 交流多了, 见多才能识广。”[5]从各刊物的栏目情况来看, 都可以看出他们在栏目策划阶段就十分注重栏目选题的前沿性、适时性。比如《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近几年的固定栏目 “前沿课题研究与述评”就是在这一方面的自觉实践, 还有坚持多年的 《现代性研究》栏目也曾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尽管 “现代性研究”栏目因为当前学术热点的转移停办, 但同时又出现了很多更具备及时性和学术活力的新栏目, 这一例子也恰恰说明了编辑在选题策划中自觉把握前沿热点的重要性。再如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一批入选栏目名单中,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的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也是选题策划中注重前沿性的优秀成果。
(二)比较意识
对栏目选题范围的确定, 不是仅仅停留在信息采集阶段、把握前沿热点就可以了, 还需要具备自觉的比较意识。比较意识是指编辑应有意识地在地域、学科等方面与其他刊物进行比较, 开创自身特色。比较意识能使编辑, 特别是高校学报编辑, 在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时, 偏重选择能够体现本校地域、学科优势的内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对大多数综合性学报而言, 即要求 “依托自己的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独特科研优势, 通过整合优化相关学术资源构建特色栏目, 以此规避同质化风险, 进而取得局部竞争优势”。[6]例如, 《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利用厦大的区位优势———地处海峡西岸, 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在东南亚国家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创办了 “台湾研究”“南洋研究”专栏; 依托 “高等教育”这样的优势学科, 创办了 “科举学研究”栏目, 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再以教育部第一批名栏为例, 《湖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的 “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延边大学 《东疆学刊》的 “东北亚文化研究”体现了两个刊物的地域特色;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 “人类学研究”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 “青少年研究”则是学科优势的体现。这些栏目的成功, 也指引着编辑在栏目策划阶段就培养自觉的比较意识, 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筛选, 策划出能够体现本校优势的选题, 只有这样才能创办出真正具有特色的栏目。
如果说广泛搜集信息考察的是编辑的视野, 需要编辑具备前沿意识; 那么在众多信息中的分析比较筛选乃至栏目选题范围的最后确定, 则依靠的是编辑的慧眼, 需要编辑具备比较意识。而不论是视野还是慧眼, 对二者的培养都应是编辑自身有意而为之的, 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有抓前沿和重比较的自觉性。
(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编辑应当以问题为中心构思栏目内容, 要对栏目选题所涵盖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文章论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理论或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当下综合性社科学报期刊 “千刊一面”的状况,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学报都是依据学科来划分栏目, 比如 “古代文学研究” “现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这样不具备特色、不以解决问题为旨归的学科性栏目, 只会使综合性期刊陷入 “全、散、小、弱”的瓶颈。以问题为旨归创办栏目, 是走出这一瓶颈的有效方式。 “通过‘问题’实现对学科的综合, 并通过这种综合体现出各个学科自身的优势, 这应该上升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方法。也许局限于学科自身所设定的范围而不融入整个问题语境和时代背景, 将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一个障碍。”[7]对比专业性期刊, 综合性社科学报的确有着全而散的缺点, 很难形成单独学科的专业引领力, 但若能在栏目创办方面, 以问题为中心实现跨学科、跨校合作, 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和学科资源, 使栏目不为某学科所局限, 却也可以说是学报的综合性优势所在。这也是综合性期刊的栏目策划不能只依靠某学科专家, 而需要专家和编辑双重主体相互合作的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只有编辑自身也培养起清晰的问题意识, 才能达到和专家学者更好的对话沟通, 比如前文提到的 《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 “台湾研究”“南洋研究”专栏就有文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可探讨的多方面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的 “闽台区域研究”涉及闽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维关系。这样的跨学科栏目, 若能形成品牌, 其影响力是专业性期刊所难以企及的。
(四)前瞻意识
前瞻意识是指编辑在栏目策划过程中对这一策划所能达成的学术影响进行展望的自觉性。如果说前沿意识看重的是栏目的及时性, 前瞻意识则指向栏目的时间性, 即具有长期的研究价值。也就是说, 策划的栏目应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 追求的不仅学术影响的一时轰动效应, 更重要的是学术影响的持续性。做得成功的栏目, 其选题往往都具有多年的探讨价值。
三、执行策划的编辑意识
执行策划, 也就是要对栏目的选题有一个初步的操作规划并将其付诸实践, 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选题, 扩大栏目影响力。如果说栏目策划过程需要编辑和专家的共同参与, 在编辑自觉的策划意识之外, 对栏目选题范围和内容的具体确定, 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专家的学术水平和知识储备; 那么, 对策划案的执行, 则需要更多的编辑工作, 更能够体现编辑主体性。这一阶段要求编辑具有自觉的执行意识、开放意识和营销意识。此外, 面对期刊体制改革和数字化大环境, 编辑在执行栏目策划案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清醒的危机意识。
( 一) 执行意识
执行意识是指编辑在策划栏目时要对创办栏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对其能否执行、如何执行有自觉的认识。首先, 对能否执行策划应有明确的结论, 对创办栏目所需要运用的资源, 包括人力、物力, 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栏目策划的执行, 不仅需要本期刊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还需要一定的作者资源, 编辑的人脉、专家学者的学术号召力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前文提到的栏目主持人这一现象, 至少表明各高校学报编辑具有探索执行栏目策划方式的自觉意识。其次, 具备了执行选题策划的可能, 如何执行, 也是编辑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跨学科选题的专栏策划案, 具体执行要突破学科和学校的范围, 要打破学科之见、门户之见。一方面可以和编辑部其他学科的编辑进行合作, 共同策划, 共同组稿, 另一方面有机会的话还要进行跨校合作, 开拓视野, 集思广益。姚申曾提出一条栏目共建发展路径, 即 “由具有相同或相近学科和专业特色、实力相当的若干所高校学报合作办同一栏目, 依托相同或相近的专题研究学术背景与优势, 共同打造和建设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专栏”。[8]比如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与 《南京大学学报 (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共同创办的 “期刊与评价”专栏, 就在业界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在期刊改革大环境下, 自下而上地对新闻出版总署的改革措施发出了学报人自己的声音。再如 “现代性研究”专栏的创办则是一次跨学科、跨校的尝试, 这是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艺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等单位进行合作的成果, 虽然它现在没有继续办下去, 但这一成功经验应当为学报编辑所借鉴。
(二)开放意识
开放意识是指编辑应打破一校一刊、对内服务的概念, 在栏目的选稿上面向全社会, 面向和栏目选题相关的整个学术圈子。和社科院专业期刊从一开始创办以来所秉持的开门办刊传统不同, 学报在最初创立时就有一个传播本校学术的意图, 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 学报基本都是以向内性、综合性作为办刊宗旨和理念, 强调为本校教师服务的功能。1906年6月, 东吴大学创办《东吴月报》, 在创刊号《学桴》的发刊词上宣布其办刊目的在于 “表学堂之内容, 与当代学界交换智识”。[9]作为最早创办的学报, 《东吴月报》的这一主张为后来的政治体制和学报同人不断引用, 作为学报向内性的一个依据。事实上, 这一主张只是在学报在初创时期的一个探索, 其核心价值不在于向内性和服务性, 而是在于学术性和传播性。随着上世纪20年代现代学科分野的日渐清晰, 以《学桴》《清华学报》和《北京大学月刊》为代表的早期学报逐渐以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传播学术、引领时代, 从而铸就了学报真正的核心价值。[10]20世纪50年代后, 随着社科系统专业学术期刊和学报综合性一校一刊的分野, 学报放弃了这一核心价值, 在为本校服务、内稿优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样必然没有办法吸引到真正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从而在学者的视线中日益被边缘化。当然, 这一现象在近十多年来逐渐得到了改善, 开门办刊成为学报同人的共识。开门办刊, 体现在栏目策划上, 就是不能拘泥于一校一刊的限制, 充分面向全社会征稿, 加强与学术界的对话和交流, 邀请外校专家参与栏目的选题研讨以及约稿、审稿。从编辑角度来说, 则需要在开放意识的指引下,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及交流能力, 以获取和学术圈对话的资格, 更好地把栏目开办下去, 使它从闭门造车的窗口转变成为问题交流的平台。
(三)营销意识
营销意识, 要求编辑在执行策划、创办相关专栏后对它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跟踪, 搜集数据, 整合信息, 加以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对栏目进行宣传。开办专栏, 并不是策划过程的终结, 对栏目进行跟踪和宣传, 才能更好地监控策划效果, 搜集到反馈信息, 进一步完善栏目。如果说非学术性读物的营销目的是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读者认同度及社会影响力, 学报则更看重营销效果中社会效益的内容, 关注的是期刊评价、作者反馈和同行反响。编辑要具备营销意识, 并不是说学术期刊也需要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利益为优先, 而是要借鉴企业的经验, 对栏目效果进行跟踪, 对栏目品牌进行宣传, 扩大栏目影响力, 在栏目营销中体现策划的效果。学术期刊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标准不是看其能否赢利或赢利多少, 而是看其能否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 同时借鉴市场化的某些经验和管理手段, 建立特殊的学术期刊市场化机制。[11]在栏目的营销方面, 则可以借鉴通常认为的市场营销的三重境界的概念: 第一重, 推销, 广而告之这个栏目多么好; 第二重, 促销, 向一些学者征集相关方面的文章, 若合适就能刊用于我们的专栏; 第三重, 品牌, 作者一旦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就能想到我们学报的这个专栏, 主动来稿。这三重境界虽然优劣见分, 但实际上也是营销的三个阶段, 只有通过推销、促销等工作, 才能逐渐地把栏目打造成作者、读者心中的品牌。相关的形式可以有多种, 比如通过策划、组织与特色栏目专题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 召开和举办包括专题研讨会、学术座谈会、调研咨询会在内的多形式多层次学术活动, 还可以通过有影响的全国性媒体定期传播学报最新信息, 包括刊登载有特色栏目论文要目的最新学报目录等。[12]此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 开辟学报的微信公众号, 面向学者推送栏目策划信息、约稿信息以及相关学术活动信息, 并在微信、QQ等平台上创建与栏目选题相关的讨论群, 接受读者、作者的反馈意见和信息。学报编辑应当树立自觉的营销意识, 主动借鉴市场经验, 注重通过各种营销活动来提升栏目影响力, 使它形成品牌。
(四)危机意识
数字化环境为学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是近年来期刊出版研究的热点, 《中国出版》 《中国编辑》《编辑学刊》 《科技与出版》等纷纷组稿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13]对于学报的栏目策划来说, 数字化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论文的阅读由读刊时代进入了读库时代, 在容量庞大的数据库里, 读者们看到的是一篇篇独立的论文, 栏目消失了, “期刊不见了, 因期刊而存在的刊物特色、编辑思想、编排风格、专栏结构、各专栏间的呼应对话统统不见了。社科期刊这一独立存在的个体已迷失在网络的海洋之中”。[14]事实上,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危机是全球性的,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Martha J. Cutter教授甚至将其视为一次崩溃或是裂解 ( disaggregation) , 他认为编辑应将这样的危机视为一次充满生产力的机会, 由此重建期刊身份。[15]的确, 面对这样的状况, 学报编辑在进行栏目策划时, 要有清醒的危机意识, 主动学习、运用数字技术, 拓展数字传播形式, 将数字化危机转变为契机。这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也许是充分利用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16]这一新的数字平台。目前,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尚停留在按学科专业对文章进行归类重组, 而在2015年3月11日—14日清华大学举办的 “首届学术期刊文学编辑论坛暨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文学学报》研讨会”上, 朱剑在 《再论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兼论专栏在学术传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发言中提出, 要将其打造为以专栏为基本单元的数字化传播平台。这一想法确实是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打破知网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等现有模式的全新探索, 可以说是数字化时代栏目策划的最佳出路。当然, 朱剑提出的专栏设置, 究竟是以学科具体方向为中心, 还是以问题为中心? 如果以学科具体方向为中心, 似乎有违栏目策划的初衷; 如果以问题为中心, 又需要深入的调研和讨论, 并且其选题若着眼于公众话题, 则又是否能够兼顾到成员期刊栏目的区域特色和学科特色, 这些问题也都是需要进一步摸索和探讨的。就现状来说, 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传播方式, 创建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微信公众号, 除了发布学术随笔、学报业界动态信息、学术会议信息之外, 还可以面向广大教师、研究人员等, 定期推出成员期刊的特色栏目介绍, 以个性特色的强化为基础寻求共性的突围和整合。
在当前学术期刊改革和数字出版大环境下, 栏目策划这项常规工作, 需要得到编辑们的重新认识。高校学报的编辑要正视自身在栏目策划中的角色, 对栏目的策划与执行秉持自觉的编辑意识, 不仅要一如既往地注重栏目选题的前沿性、问题性、特色性和开放性, 还要适应新的数字化出版环境,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传播方式, 将栏目打造成品牌。当然, 这其中要防备和警惕的是过度策划的形成。策划绝不是编辑一拍脑袋的空想, 而是需要大量的调查和研讨, 需要以尊重学术规律为前提, 在这方面, 策划的另一主体, 专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总编:凌逾
责编:孙益平
作者简介
廖哲平,福建大田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副编审,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编辑学。
往期回顾
跨界经纬 · 第3562期 | 从岭南走向世界:刘斯奋艺文生涯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跨界经纬】第 3567 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