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妪,以瓷筑梦,六千万巨献“瓷宫”无偿献国
在江西浮梁的山野间,有一段传奇正在悄然绽放。2011年,一位名叫余二妹的81岁老奶奶,用她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抡起大锤,砸烂了80吨瓷片,耗尽家财6000多万,隐居深山五年,只为建造她心中的那座“瓷都”。令人动容的是,当这座凝聚着她毕生心血与梦想的瓷宫终于落成时,她毅然决定将其无偿捐献给国家。这背后,是怎样的执着与坚持?让我们一起走进余二妹那不凡的人生篇章。
余二妹,1930年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由于家境所迫,小学未毕业便跟随舅舅学习制瓷手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迅速掌握了从陶泥到画坯再到成瓷的全过程。后来,她更是在景德镇的艺术瓷厂和红光瓷厂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制瓷大师。她创作的巨型陶碗《九龙闹海》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还一举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甚至吸引了日本知名瓷板画大师田本一郎前来拜师学艺。
然而,对于余二妹来说,制瓷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项古老的艺术,不仅技艺日益精进,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瓷器作品。几十年下来,她手中的藏品竟然达到了惊人的60000件。这些瓷器不仅仅是她的宝贝,更是她心中的骄傲和梦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余二妹在天津出差时,看到了一座由法式老洋楼改造而成的“瓷都”。那座建筑奢华壮观,让她心生震撼。她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家乡景德镇,那可是中外闻名的瓷都啊,竟然连一个像这样的“瓷都”都没有!那一刻,她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闪现:她要在有生之年,为景德镇建一座属于自己的瓷宫!
然而,梦想的实现并不容易。余二妹虽然办了几十年瓷厂,加上收藏品和老宅拆迁的补偿款,手头大约有2000万的积蓄,但建造“瓷都”的预算却远超这个数字。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至少需要6000万才能完成这个梦想。这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对声此起彼伏,但余二妹却异常坚定。她坚信自己的梦想是值得追求的,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于是,她一个人跑到山里考察选址,最终在新平村找到了一块适合建瓷宫的土地。为了节省成本,她亲自设计、监工,将自己珍藏了一辈子的6万件瓷器和厂里的原材料全部用尽。在这个过程中,她甚至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周围的亲戚朋友也都不理解她的做法。
资金的问题让余二妹倍感压力。她拒绝了别人高价收购她藏品的请求,将那些珍贵的瓷器一件件镶嵌在瓷宫上。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她变卖了金银首饰和母亲留给她的房子,还厚着脸皮向亲戚朋友借钱。最终,在众人的不解和质疑中,她坚持了下来。
五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这五年里,余二妹过着清苦的生活。她住在深山里一间不通电不通水的茅草棚里,每天徒步到村子里打水洗漱、生火做饭。她穿着几块钱一件的衣服,经常一袋泡面就是一顿饭。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但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终于,在余二妹的不懈努力下,一座别具一格的圆形瓷宫在新平村的山头上拔地而起。这座瓷宫共计1200平方米,分为三层,内部镶嵌了6万件瓷器和80吨的碎瓷片。这些作品里不乏精品和孤品,让人叹为观止。除了用陶瓷做装饰外,余二妹还请人绘制了四大名著的图案,并配上了译文。她还精心制作了“丝绸之路”的陶瓷图案,以此记录中国的发展历程。
瓷宫的建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纷纷赞叹这座瓷宫的壮观与独特。余二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她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将瓷宫的开 放权交给国家。2016年10月1日,瓷宫正式对外开放,并很快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
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和这座自己亲手打造的瓷宫,余二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深知,自己的梦想已经实现,此生无憾。她希望这座瓷宫能够成为景德镇的一张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陶瓷艺术。同时,她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继承这份事业,将陶瓷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