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壹
节日由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将“九”定为“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除此之外,“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我国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首次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签约摄影师 张俭/摄
贰
民俗活动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历史悠久,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赏菊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尊老敬老
重阳节有天时(秋高气爽)、人和(敬老)之利,已是“尊老敬老”的代名词。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 其中流传甚广的是“二十四孝”。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养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
叁
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在重阳佳节
别忘了给家中的父母长辈
打个电话
送上关心和祝福
当然
能回家一趟就更好了
毕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