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成县2024年林草工作盘点

民生   2025-01-28 11:29   甘肃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成县林业和草原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林草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盯“三区”建设目标,确定了“12255”的落实工作思路,坚持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持续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林草资源保护,努力推动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01

坚持靠责任,抓管理,协同联动推进林长制工作。

一是今年,召开了4次林长制工作会议和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印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县级林长及乡镇总林长的通知》《成县2024年林长制工作要点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清明节”及“五一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等7个文件,明确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二是认真执行林长制5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责任传导机制、工作落实机制、资源监管机制、四单一函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先后向县、乡林长及乡镇发送《林草资源资源清单》《工作提示单》《问题清单》《督办函》《提醒函》等53份,明确了工作任务,强化了执行力度。同时积极推行“甘肃省智慧林长信息系统”平台应用,增强林草业务线上线下同步审核管理能力,提升林长制工作可视化、智慧化建设水平。三是对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落实网格化、常态化巡山查林责任,形成了紧密协调、齐抓共管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确保林长制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02

坚持抓管理,延链条,多措并举推进产业增效

坚持不断提升成县省级核桃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水平,积极争取省市核桃现代园区奖补资金800万元,着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全县核桃产量达4.66万吨,产值达5.59亿元。一是先后在店村、镡河等乡镇完成清香、红仁核桃品种嫁接换优500亩;二是完成核桃林下中药材连翘种植0.23万亩,发展花椒基地0.28万亩,油橄榄基地0.2万亩;三是打造完成红川镇丁家沟、店村镇朱家桥2个市级核桃示范园和17个县级示范园;四是完成核桃杂交品种23个,繁育成县老树核桃苗木2万株,已向全县17个乡镇推广栽植;五是积极支持九源、宏远、陇小南等公司争取陇南山地特色产业贴息贷款4270余万元,顺利建成陇小南核桃粉、核桃胶囊2条生产线;六是完成成县西北仓储核桃加工中心和成县鑫园核桃加工产业园区的整体搬迁建设工作;七是组织联系商户签订青皮核桃收购协议,共出售青皮核桃1.38万吨,产值达5000余万元。八是精心组织举办了成县核桃节,积极开展成县核桃产品宣传推介工作,2024年,成县核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03

坚持夯基础、增活力,全面推动生态建设项目。 

年初,我们对照中央预算内、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林草领域投资导向,先后谋划生态建设项目5大类24个,2024年实际实施项目15个,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推进林草生态建设。一是抢抓春季造林植树时间节点,完成义务植树130万株,完成绿色长廊建设60公里;完成城区支王路、上城路、八一路等7条道路绿化。二是督促施工单位抓紧对2023年秦岭西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进行收尾完善,并组织林草技术人员对实施的0.87万亩人工造林、0.45万亩退化林修复、1.27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森林抚育扎实开展自查验收,高质量完成了项目建设内容。三是抓紧启动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森林草原防火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投资783.8万元,进一步完善林火监测系统,购置必要机具设备,建设防火设施,全面提升我县的森林防火能力和水平。四是抓紧启动了2024年度秦岭西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实施封山育林3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总量的80%。五是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工程,全面落实了141万亩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任务,按时规范发放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办理森林保险141万亩,认真落实了297名公益林护林员、490名生态护林员和159名草管员管护责任。及时核发生态护林员报酬392万元。六是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抓紧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755万元。并安排专人具体维护运转惠农资金平台,及时更正农户信息,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户。   



04

坚持强保障,促平安,扎实推进林草资源管理。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森林防火会议精神,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防火责任,严格实行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紧盯重要时间节点,严密监控重点区域,全面加大火源管理和监测防控力度。并以林长制为抓手,严格落实“8311”工作机制,设立了以林草系统基层单位、镇村林长、护林“三员”的全覆盖森林草原防火网络,压实了1146名网格员责任,全面加强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和监控工作。二是完成全县170万亩森林病虫害监测,扎实开展了春秋季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已发生的华山松大小蠹、油松落针病、侧柏叶枯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积极开展防治,共完成防治面积1.17万亩。三是对省市下发的65个卫片执法森林督查点任务,组织林草技术人员逐一开展现地核实举证。并加强林草法律法规宣传,对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常态化打击,有力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和谐稳定。四是抓紧开展古树名木调查保护,完成17个乡镇的古树名木补充调查,完成挂牌保护175株,完成鸡峰镇左山村1株铁橡树、店村中学2株白皮松和王磨镇杨庄村1株古槐树的抢救性保护修复。五是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总体方案的通知》,组织技术人员配合第三方技术单位抓紧开展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先后完成样线调查53km、样方调查420个、标准地调查22个,记录植物1058种15538株,制作标本3285份,全面完成了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六是扎实抓好禁种铲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禁种铲毒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林场和基层管护站的禁毒工作责任,组织管护站职工和护林员,全面开展巡山踏查,紧密配合各乡镇开展禁种铲毒工作;七是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充分利用“爱鸟周”“世界环境保护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面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宣传力度。并对乱采滥挖野生植物、非法贩卖运输野生动植物等行为常态化打击,维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八是完成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和勘界立标工作,并完成生态避险搬迁85户对象核查工作。



  

二、特色亮点工作

01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得到省市肯定。

成县是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2个试点县之一。按照国家、省、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我县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围绕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森林经营等8项主要任务,总结出了“12345”工作推进落实思路(成立一套专班、做好两项前期工作、明确三类改革模式、落实四项问题化解措施、形成五项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学习。先后完成全县83万亩的集体林地核查工作,完成21万亩集体统一经营林地折资量化工作,以村民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实现林地流转15万亩,大户流转56宗18.03万亩,林权抵押贷款900万元,发展林下产业示范点34个。成县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得到省市充分肯定,工作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8月27日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在成县召开。


02

森林草原防火体系不断完善。

为了提高森林草原火险监测能力,在重点林区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24套,设立了森林草原防火监测预警中心,建立了覆盖2国有林场6个重点乡镇17个森林管护站的三级防火信息预警系统。以林长制为抓手,严格落实“8311”工作机制,设立了以林草系统基层单位、镇村林长、护林“三员”的全覆盖森林草原防火网络,压实了1146名网格员责任,全面加强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和监控工作,护林员APP巡林上线率一直位于全市前列。 

   

03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成功引进陇南金菓贸易有限公司实施成县核桃西北仓储加工中心建设项目1.65亿元、甘肃佳德堂茶业有限公司实施连翘综合加工项目5500万元,总投资2.2亿元,目前均已成功落地。成县核桃系列产品综合开发项目和成县陇小南核桃油保健品项目分别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1.85亿元。



04

建立了全县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圃。

结合全国第一轮种质资源普查在尖山子省级森林公园建立了占地1200余亩的种质资源圃,收集珍稀树种和乡土树种127种2600余株,为成县植物园建设奠定了基础。 

05

林草项目投资明显增长。

2024年结合中央预算内、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林草领域投资导向,先后谋划生态建设项目5大类24个,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落地实施15个,林草项目资金投资持续加大。 

06

林草湿普查全面完成。

 按照省自然资源和林草部门的安排部署,组织林草系统200多人,对照省上下达的38392个不一致图斑,逐一进行了现地拍照举证,进一步夯实了“三调”数据,为全县调整储备耕地1.4万亩,调出林草项目实施空间30万亩,普查成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07

鸡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推进迅速。

对鸡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进行了优化调整,共调出村庄28个,耕地2782.83公顷、林地10000多公顷,调整方案已经省林草局评审通过。  

08

野生动物救助成效明显。

在尖山子省级森林公园毛川林区建设了全省第一个野生动物救助站,新建动物圈舍10间,硬化了道路和院子,先后救助野生动物救助野生动物17只(头),其中毛冠鹿、豹猫、雕枭、斑羚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头 (只)。 





09

林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拓宽联农带农渠道”的目标任务,在陈院镇半山村总结推广“黄山家庭林场+村集体组织+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森林经营和康养旅游;在二郎乡庄子村探索出“赵坝国有林场+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农户”的林改模式,成立了林副产品营销中心,订单收购林副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在宋坪乡猫川村探索出“龙凤山国有林场技术指导、订单收购带动村级股份合作社和群众的增收模式。并建成毛川林下经济示范点,先后引种移栽柴胡、苦参、黄精、五味子、淫羊藿、重楼、草珊瑚等中药材15种169亩,示范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林下经济,林下产业将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成县林业和草原局
政务信息发布,政务公开,政策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