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哈民文化的聚落

政务   2024-11-08 05:30   内蒙古  

“聚落:村落,人们居住的地方”①(《辞海》182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史前聚落,就是远古先民们居住的地方,一般来讲,它由房屋和环壕(也叫壕沟)组成。简言之,史前聚落就是用环壕将房屋围起来的古人类居址。哈民忙哈史前聚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类居址遗存。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无定所,栖息在山洞或森林中,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当经济生产进入到农耕的历史阶段以后,人类开始走出洞穴和森林,并能择地挖穴,就地取材,用树木柴草搭屋,开始在房屋中居住,以遮风挡雨,躲避风寒,更主要的是适应农业生活的需要。这应当说是人类的一个重大进步。

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的房屋群坐落于一片相对平坦的沙地之中,经勘察,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分南北两区。在房址的北面,是一道高高的沙梁,可以多少抵挡住冬天北风的袭击。

哈民忙哈遗址南望西辽河,北靠新开河,是大兴安岭东南边缘,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的腹地,属平原地貌,但具有波状起伏、草甸、沙陀、湖沼相间散布等特点,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根据气象资料记载和考古发现,5000多年前的通辽地区,气候逐渐变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相间水草丰美的草甸和湖沼,有诸多野生动物和植物在这里生存,这里土质松软,便于耕种。这就为哈民先民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己发掘出的80多座房址和考古专家分析研究看,哈民忙哈遗址埋藏在0.7至1米多深的沙地之下,房屋为半地穴式,一般呈东北一西南走向,130°一145°之间,成排或成组分布,排列整齐。分大、中大、中小、小四种类型:小型房址面积小于10平方米,其中最小的仅有6.8平方米;中小型房址数量最多,面积在10-15平方米之间;中大型房址面积为15-20平方米;大型房址面积超过20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座面积近38平方米。
房址平面呈圆角“凸”字形,多面阔略大于进深,单座房屋面积10-38平方米不等。穴壁斜直,光滑,多经烧烤,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残高0.1-0.9米。居住面平整光滑,质地坚硬,灰白色,有的局部有烧烤痕迹,踩踏面厚2-4厘米,系长期活动所致。门道位于东南壁中部,东南向,近长方形,相对较长,部分房屋门道超过2米。灶坑位于居室中部偏南,平面多为圆形,斜壁,平底,灶底多呈红褐色,有烧结面,较为坚硬。有的灶坑外缘有马蹄形灶圈。灶内含有大量的草木灰及烧过的动物骨骼残块。房址内有的发现柱洞,分明柱和半壁柱两种,一般沿穴壁内侧排列,有的置于灶坑四角或居住面上对称分布。根据部分房址在半地穴外缘发现有完整的陶器、石器和骨器,甚至成组的生产工具这一极其少见的现象来推测,有些房址外围可能有一圈二层台,既在半地穴式墙壁的边上,留出一定宽度的台面,用以摆放日常生活用品。

房址室内居住面上,留有大量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装饰品等遗物。生活用具多为陶制品,有陶罐、陶壶、陶盆、陶钵等。生产工具一般为石制品,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锛、石凿、石杵、石锄及石球、石簇等。装饰品有骨、蚌饰件及玉器等。

特别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哈民忙哈遗址发掘的房址中,有十几座房屋因火烧后完整或局部地保存了房屋顶部的木质构架结构痕迹。其中的32号房址是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座。根据清理出的木质构架痕迹的结构和形态,基本上可以复原房屋顶部的原始状态由梁、柱、檩、椽相结捆绑、咬合而成,梁位于房址中部,四角由承重柱支撑,檩子搭在主梁上,一端接地,一端聚向中间,檩子之间等距铺设椽子。梁、檩、椽相互结合形成完整构架,初步判断房址的屋顶应为四面斜坡式方锥形建筑。

从原始社会的末期开始,中国建筑的结构以木结构为主。由于材料的限制,年代久远而能够遗留下来的建筑实体实在是少之又少。而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考古学家只能根据一些零星、散乱的发现,加以推测、研究。5000多年前的房屋木结构建筑能够遗存下来的,更是没有发现。这就为研究古代建筑尤其是史前建筑的发展造成了客观困难。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哈民忙哈遗址内保存十分完好的房屋木质构架痕迹的发现,完整地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前聚落考古遗址中是第一次发现,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发现,为复原史前房屋的建筑方式及结构,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依据,堪称是史前建筑史上的空前发现!

我们尚不清楚,5000多年前哈民人的词汇中是否已经有了“规划”这个词。但是,当考古学家将哈民人的房屋建筑遗址发掘清理出来时,却惊奇地发现,5000多年前哈民人的聚落布局竟是那样地有规有矩、有条有理。

从目前已经发掘清理的80多座房屋遗址看,哈民忙哈聚落遗址的房屋建筑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居址基础平面排列整齐,成排或成组分布,方向统一,一般呈东北一西南走向,门道朝向一致,为东南方向,面积多在10一40平方米之间。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并形成以氏族或部族为主体的聚落,同时也说明哈民人在建造这些房屋时,己经有了“规划”意识。

第二,房址都是半地穴式,穴壁存高0.1-0.9米,平面呈“凸”字形,有门道和灶坑。门道多呈长方形,门向集中在130°-145°之间。灶坑位于居室中部偏南,平面多为圆形,斜壁平低,内部包含大量灰烬和兽骨渣。

穴居和半穴居是史前人类生活的最大特征之一。穴居的空间都是通过向地下掏挖的形式形成的,也就是《诗经大雅·绵》所谓的“陶复陶穴”的做法,所谓“复”,也就是内穴的“屋”。一般来讲,穴居的顶部有一种围护的结构,也就是梁柱和屋盖,是直接建在地上的。从穴居的外观体形上看,当时的这种居住形式只是建在地上的一个房盖遮风挡雨而已,而人类的主要活动还是在地下或半地下的内穴里面。

第三,通过考古研究发现,哈民忙哈遗址现遗存的半地穴房屋遗址居住面及四壁多经过烧烤,穴底呈红褐色。有烧烤穴底、穴壁以防潮,烧烤泥背屋面以防寒防风、防止雨水冲刷的迹象。半地穴房屋也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些都说明5000多年前的哈民人已经懂得怎样御寒保暖,怎样度过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第四,已经有了具有防御功能的环壕。一般来讲,用墙围起来的人类居址,通常叫作“城”;用环壕(也叫壕沟)围起来的人类居址,我们叫它“聚落”。世界范围内,城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年前,壕环则出现于距今约八九千年前,其功能主要用于防御。哈民忙哈遗址就是用壕沟围裹起来的聚落遗址。这环壕不是一条,而是两条,外环壕距内环壕约5米。外环壕的发现,为这一时期聚落存在双环壕提供了依据,也是目前史前考古中首次、唯一的发现。

来源:《西辽河史话》2024年第7期

顾问:王明义  主编:乔子良  编辑:曾烟 

编辑:何代兄  初审:关海青 复审:王玉华 终审:刘郡

锦绣左中
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发展变化,讲述时代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