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左中旗:探索实施“六共”模式,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政务   2024-11-12 07:23   内蒙古  

近年来,科左中旗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探索实施“六共”模式,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共居共学”增进各族群众文化认同。科左中旗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和学习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搭建各族群众的生活学习平台,创造共居共学、相互认同的社会环境。发挥阵地作用。依托科左中旗玉带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等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30次,覆盖各族群众5000余人,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乌兰牧骑三类资源,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乌兰牧骑演出等活动50余场。巩固宣讲成果。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为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理论宣讲团为载体,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让各族群众从宣讲中实现相互认同、相互包容。营造宣传氛围。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节庆期间,利用社区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片,并发放各类宣传品2000余份,进一步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共事共乐”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科左中旗坚持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融入到各族群众的办事服务全过程各方面,搭建服务各族群众平台,创造共事共乐、相互包容的社会环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现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吸纳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情民意的各族群众进入网格员队伍,成立一支“帮办代办”服务队伍,专门为特殊群体办理惠民政策。针对年岁高、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实现各族群众全面交流。各社区每年举办一次社区最美人物颁奖,评选出“好公婆”、“好儿媳”、“好党员”等,用身边典型、好人好事,引领鼓励更多的群众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甘于奉献、维护民族团结。积极邀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梁景俊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主题宣讲,通过分享自身的经历,呼吁各族干部群众在互相尊重、互相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交流。建立党员联系困难家庭机制,实现各族群众深度交融。安排社区党员定期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帮助家务劳动,同时掌握他们家中的困难情况,及时向社区反映,解决各族群众遇到的困难。并在春节期间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做到“来去有人知、政策有人讲、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共建共享”推动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科左中旗坚持把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融入到各族群众的就业创业和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积极创造共建共享、相互帮助的社会环境。探索“零工市场+社区工坊”新模式,助力“家门口”就业增收。积极打造“社区工坊”就业新模式,先后成立服装加工厂和助残工坊,提供服装简易加工、袜子贴标签、拉花等流程较简单、时间较自由的就业岗位,主要服务于周边社区居民、嘎查村村民、宝妈、退休后有就业意愿及残疾就业困难群体。引导各族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建设创业孵化园区,打造创新创业“新平台”。在原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及返乡创业园区的基础上,积极组建综合性服务园区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驻孵化基地创业。并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论证、市场分析、企业管理、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及时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各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走访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依托各社区“群众说事点”平台,接待各族群众500余人次,受理问题和服务需求120余条,已解决路面破损、管道堵塞等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1个,切实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来源:科左中旗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辑:杨煜哲   初审:关海青  复审:王玉华 终审:刘郡

锦绣左中
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发展变化,讲述时代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