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以爱之名,共绘“无艾”蓝图,守护生命之光!
世界艾滋病日的历史
2020.12.1
为提升全球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与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8年正式确立,将每年的12月1日设立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及社会各界,于该日举办各类活动,广泛宣传并深入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性符号——红丝带,不仅是一抹鲜艳的视觉标识,更是深邃寓意的象征,它代表着全球公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温情与团结。
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旨在唤起公众同情、理解与行动,呼吁全球携手推进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工作。在中国,各级组织积极响应,提供全面专业服务,构建坚实保障体系,推动艾滋病防治深入发展。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认识与预防艾滋病
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这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艾滋病历史背景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同性恋和异性恋性行为。血液传播则可能通过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或输入、移植被HIV污染的血液、血制品、器官等方式实现。此外,艾滋病病毒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如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传给胎儿或婴儿。
艾滋病高危人群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TI)群体等。这些人群由于行为方式或生活环境等因素,更容易接触到艾滋病病毒,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 The World AIDS Day -
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进行正规的血液管理以及为需要的人群提供抗病毒治疗等。此外,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也是防止疾病扩散的重要手段。
2020.12.1
在治疗方面,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地抑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使患者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并维持免疫功能。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被广泛应用,同时也需要进行一般性治疗,及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以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虽然目前普遍认为艾滋病不可治愈,但早期发现且进行规范治疗,艾滋病患者寿命可接近正常人群。
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2020.12.1
世界艾滋病日是一个旨在提升公众对艾滋病认知度,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消除艾滋病影响的纪念日。在我国,多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均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对艾滋病的理解与认识,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关怀与支持,以及积极促进减少与艾滋病相关的社会歧视。
《艾滋病防治条例》
2006年发布,旨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保障人体健康。该条例强调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禁止歧视艾滋病患者,并规定了一系列防治措施。该条例于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此法将艾滋病列为乙类传染病,明确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目标、原则和措施,包括疫情报告、应急处置等内容,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法律基础。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由多部委联合印发,提出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综合干预等覆盖面,加强医疗保障和关怀救助,旨在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生殖健康蓝皮书问世
2024年11月27日上午,在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我国青年健康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由国家卫健委等多单位联合主办,杜蕾斯品牌公益支持。会上,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聚焦青年生殖健康。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性传播已成我国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15-24岁青年群体感染病例年增约3000例。
2020.12.1
权威机构联合发布首部《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希望通过蓝皮书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并在青年群体中推广“坚持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措施”这一防艾理念。
长按扫码关注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成立于1982年,隶属于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是一所针对听障、视障、智障和肢体功能障碍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学历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已形成以中职教育为主,高职教育、职业培训为辅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9号,交通便利、办学条件优越,学校以“以德立身、学以致用”为校训,以培养“品德优良、技能合格、人格健全”的残疾大中专生为办学目标。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等部厅授予“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和“扶残助残先进单位”“国家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等荣誉。
联系方式:
校 办 029-86252056
招生就业办 029-86252145
地 址: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