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的国产“波波沙”,昙花一现的功臣,火力超过美军冲锋枪

百科   2024-12-27 22:00   广东  
朝鲜战争,苏联提供武器装备中朝两国军队,当然这可不是无偿的。当年,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一部分直接支付给了苏联,还有则选择向苏联老大哥贷款,购买了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
当时,我国也已经发现了这种弊端,武器装备需要依赖苏联的帮助,等于是一只手被束缚着。实现武器装备的国产化,早在抗美援朝前就已经被提上了日程。由于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选择了仿制这条当时唯一行得通的道路。
这种模式后来走了很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最早在1950年,中国的兵器专家就仿制出了中国版的“波波沙”——50式冲锋枪,并且在以后的朝鲜战场上大显神威,成为抗美援朝的功臣。它的诞生,同时也结束了新中国没有制式冲锋枪的历史。
1950年,庆华工具厂仿照苏联PPSH-41"波波沙"式7.62MM冲锋枪,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种国产冲锋枪。后经毛泽东批准命名为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当年就生产了3.6万支装备部队。
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开膛待击,枪管材料改为50A钢,内膛镀铬,全枪多采用焊接、铆接等一次成型工艺,配有35发弹匣,结构简单、火力较猛、生产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志愿军装备了这款冲锋枪之后,迅速缩短了和美军单兵之间的装备差距。
起初的50式冲锋枪只能通过对现成样枪测绘后进行仿制,直到1951年中国军事代表团首次访苏后,苏方才向我国提供相关图纸。50式冲锋枪才在这一年大批量生产,源源不断地输往前线,装备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
50式冲锋枪在与美军的M3冲锋枪以及汤姆森冲锋枪的对战中,凭借强大的火力,多次占据上风,实现了对美军的压制。甚至在30-50米的范围内,美军的防弹背心根本无法抵挡住50式冲锋枪的扫射,在50式冲锋枪面前根本是形同虚设。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7连2排排长孙占元带领配备了14支50式冲锋枪的突击排反击597.9高地,连续拿下敌人2个火力点,仅孙占元一人就用50式冲锋枪击毙敌人16名。
志愿军战士间也流传着赞颂50式冲锋枪的歌曲:“50式冲锋枪,我的好战友;打近战打夜战,杀敌是能手。”这些可爱的人知道,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生命丢了,手中的武器也要保存下来继续杀敌。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支枪身有数处明显焦黑灼痕的国产50式冲锋枪。它就是特等功臣邱少云的配枪。它经受过烈火的灼烤,在潜伏任务中和英雄鲜活的生命一同为胜利而燃烧。作战结束后,战友们在邱少云遗体下发现了这把50式冲锋枪。
国产50式冲锋枪现在早已退出我军现役装备序列,但它见证了人民军队不畏强敌、勇于亮剑、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承载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至今仍能给我们以鼓舞和启迪。
朝鲜战争结束后,54式冲锋枪很快被研制出来。紧接着56式冲锋枪又破土而出。54式与50式冲锋枪也正式退出了一线作战部队,成为民兵使用的武器。50式冲锋枪的服役时间并不长,但他在我国制式冲锋枪中绝对是最大的功臣。

军械库
世界枪械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