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有话说 | 高考志愿 | 为什么选择临床医学作为我的一志愿?

2024-10-07 21:23   江西  

择日不如撞日


是时候给亲朋好友按头安利本宝藏公众号了


不是学医的也可,入股不亏,稳赚不赔



作者介绍

笔名:Edward
角度:24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大一新生


前言

作为刚刚踏入医学院大门的萌新,我偶然间通过校友会“上交广东校友会2024年新生线上欢送会”认识了苏苏学姐。学姐十分热情答疑解惑,为我打开了认识未来医学道路的窗户。应学姐邀请,我姑且在各位前辈面前班门弄斧,写写过去这两个月的心路历程——临床医学如何成为我的第一志愿?医路漫漫,还望各位前辈多多请教!

理想与现实的考量



01

我是个骨子里的理想主义者,总是渴求探索一些很本质的东西,比如生命,比如意识乃至灵魂。

      在今天这个经济萧索的时代,空谈理想总显得格格不入。


对我而言,某种程度上,学医是理想和现实交汇的地方,尽管漫长艰苦,但总能看到曙光——直白地说,就是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薪水;而对我而言或许更关键的是,学医让我有渠道和平台去探索我所渴求的东西,又离现实世界不那么遥远,能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强烈的满足感。


对医生的职业认同



02

我看见了

无数的医者不断推进着

对人体奥秘的探索,

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慰藉,

让生命收获尊严,丰富生命的内涵


这也成为了我学医的最大动力。


坦白讲,在高三之前,我从来不曾想过要把医生这一事业和我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可能是我儿时体弱多病,医院对我而言有点童年阴影;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把医生们想得过于简单了:我小时候认为尽管医生们受人尊敬,救死扶伤,但似乎只是对已有知识机械性地重复,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至少没有知识层面的贡献。


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也是可笑,如果真是如此,那医疗技术和理论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医学是救死扶伤、不断进步的学科。

       

体会到生命的不可思议



03

 我高三的时候出现了一次重大的思想事件,那就是在复习的时候我把进化论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联系了起来,突然仿佛一道巨大的电涌流遍了每个神经元。

 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不可思议。从岩石缝隙中诞生的类细胞结构,到简单的海绵乃至复杂的动植物,演化从来没有什么上帝之手在推动,而不过是无限穷举的变异竞争适应淘汰,以至于今天的任何生命,包括人类,都不是机械意义上的精密完美,可又复杂得超越了任何机械的极限,仿佛是混沌之海中孕育出的低熵体。

 大脑并不完美,却造就了意识这种能思考世间万物乃至思考本身的东西,以超低的能耗完爆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这是什么?这是奇迹!从古至今人类膜拜过不知多少神祇,可最伟大的奇迹正时刻发生在自己身上。

 可这奇迹又是那么的脆弱。细胞的损坏、肉体的消亡,人类文明如此脆弱,在宇宙中这朵低熵的奇葩连个量子涨落都算不上。我不甘心连个涟漪都没留下。那一刻,我无比痛苦地理解了一句群星里的梗:


血肉苦弱,机械飞升

拥有了对医学的探索欲





04

 我不知道如果被扔到流浪地球的世界观里我会不会是一名坚定的数字生命派,因为一个几近无解的问题摆在了我面前——“忒修斯之船”。把肾换了、把心脏换了,我们似乎都能接受这个个体没有改变;可如果有种技术能重构每一个器官,甚至造出更优秀更持久的替代品,把除了大脑之外的每个部位全换了,TA变了吗?进一步,如果一个一个地替换大脑中的神经元,同时保留其他部分正常运作,就像海上照常移动的船把木板一块块换掉一样,TA还是原来的TA吗?

尽管从技术上,十亿级别的神经元根本做不到无损替换,但不影响做个思维实验玩玩。


我不知道有没有答案,但我相信这个问题是有着永恒的意义的。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要潜入这无底深渊。纵使夕不闻道,死亦足矣。



编辑/排版:春天学姐

审核/修改:苏苏、Doctor Hu

超爱学习的医学生
医学生中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医路漫漫,随手记录医学知识分享经验记录成长路径、偶尔科普;欢迎来到超爱学习的医学生们的医路参考书,相遇即是有缘、欢迎投稿优秀如你的医路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