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涉华问题,立陶宛新总理最新表态
当地时间11月22日,立陶宛即将上任的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的一番言论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彭博社报道,这位现年45岁的准总理在维尔纽斯表示,将寻求与中国全面恢复外交关系,修复两国因台湾问题产生的外交裂痕。
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
究竟是立场调整还是新的试探?
“立陶宛的外交政策可以被视为小国生存的一种极端样本。”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分析道。帕卢茨卡斯提出的“修复”主张,表面上为中立关系的回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背后的矛盾却一目了然。立陶宛既不愿放弃“台湾牌”,也想在对华关系中找到经济支撑,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并不新鲜,但在当前形势下,却显得格外冒险。
帕卢茨卡斯的表态并非偶然。上个月,立陶宛议会选举初步落下帷幕,属于中左翼的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在本次大选中成为最大赢家。作为社会民主党的一员,帕卢茨卡斯提出改善对华关系的主张显然与选举结果密切相关。
刘匡宇认为,帕卢茨卡斯所代表的社会民主党此番胜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立陶宛民众对极端政策的不满。数据显示,自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挑衅性立场以来,双边贸易额缩水超过70%,中欧班列的停运更是让本就脆弱的立陶宛经济雪上加霜。俄乌冲突的延宕也让立陶宛国内的能源危机、通胀问题进一步恶化。
“立陶宛的新政府正面临内外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经济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对地缘政治利益的重新评估,”刘匡宇说,“但他们目前的表态,仍然充满试探意味,没有表现出对华关系调整的明确诚意。”
与此同时,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欧洲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都面临对外政策的重新审视与调整。在刘匡宇看来,对于立陶宛而言,这种变化显然也是其寻求改善对华关系的重要动因之一。因为,民进党当局与立陶宛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立陶宛政府的核心优先事项。
刘匡宇进一步指出,立陶宛新政府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剧烈的政策变化,而是会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和策略性,以便在各方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这种态势也表明,立陶宛新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转向,将是一个逐步试探的过程,而非立即的彻底调整。
立陶宛选举
立陶宛外交政策大乱斗:总统与总理各唱各的戏
立陶宛是半总统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理是政府首脑。立陶宛宪法规定,总理由立陶宛总统任免,但需议会批准。部长则由总统根据总理提名任命。一般而言,总统在外交上的影响力大过内政,主要负责外交政策并在欧盟会议上代表立陶宛政府;而在内政领域,总理领导的内阁政府往往拥有更大的权力。立陶宛总统和总理之间通常被认为存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国内政体结构的掣肘下,立陶宛的外交政策也时常表现出复杂性。尤其在对华政策上,立陶宛的总统和总理经常表现出不同调性。直新闻注意到,现任总统瑙塞达主张延续亲美路线,帕卢茨卡斯的社民党则更加关注经济议题。这种双重权力结构,往往使得政策的落地充满变数。
“总统和总理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既可能形成分进合击的策略,也可能互相掣肘,”刘匡宇分析道,“这就使得立陶宛的对华表态看似前后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内部的博弈和试探。”
立陶宛的“既要又要”
立陶宛,一个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国家,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异常活跃。2021年,立陶宛议会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随后通过涉港、涉疆等决议,甚至允许台湾民进党当局以“台湾”名义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
面对立陶宛的挑衅,中国政府采取了果断的反击措施。中国外交部宣布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处”。此外,中国海关总署还暂停了立陶宛牛肉的进口申报,并对产自立陶宛的朗姆酒、啤酒、巧克力等产品实施了进口限制。
这一系列措施对立陶宛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仅牛肉出口受限一项就影响到8万多个农业家庭近40多万人的利益。此外,德国马牌轮胎、海拉集团等企业从立陶宛撤资,相关生产链和大量就业岗位随即流失。
尽管欧盟在表面上对立陶宛的挑衅立场表示支持,实质性的援助却少之又少。美国也未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对立陶宛的经济困境选择视而不见。
刘匡宇指出,立陶宛对华政策的摇摆,很难脱离美西方因素的影响。作为东欧的“抗中先锋”,立陶宛长期以来通过强化与台湾的关系试图换取来自美西方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然而,这种对外策略并未带来实质性收益,反而让立陶宛陷入了更深的外交孤立。
立陶宛
中方:对话大门始终敞开
在11月25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对此明确回应,众所周知,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是导致中立关系遭遇困难的根本原因。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希望立方重新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上来,恪守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积累有利条件。
刘匡宇认为,中方的回应有理有节,首先明确指出了中立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为。立陶宛通过打“台湾牌”挑衅中国,在美西方的怂恿下,试图借此提高对中国的政治要价,谋取地缘政治利益。这种挑衅行为导致了中方的反制措施,因果关系非常清晰。
立陶宛若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首要任务是纠正其过去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为。刘匡宇认为,中方明确表态的目的是希望立陶宛能正视其错误,采取实际措施消除过去负面影响。他认为,中方呼吁立陶宛回归一个中国原则并落实两国建交时的政治承诺,为双边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
专家:“台湾牌”危险,无人机合作是在玩火
台湾方面显然也注意到了立陶宛态度的潜在转变。近期,台湾外事官员率团窜访立陶宛,讨论无人机生产合作。但这场声势不小的“金元外交”却缺乏立陶宛高级官员的公开支持,仅有一些低级别的商业代表与会。
刘匡宇认为,这种低调姿态背后,是立陶宛希望在对华关系中保留更多斡旋余地,同时继续从台湾获取经济好处的一种手段。“立陶宛本质上仍然是试图通过无人机合作这样的项目,为低迷的经济寻找突破口,同时避免触碰中国的红线。”
刘匡宇进一步强调,立陶宛通过以“民间”或“商业”的名义与台湾合作,实际上可能在政治和军事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无人机合作,表面上是商用领域的合作,但其潜在的军事属性不可忽视。尤其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无人机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这种合作一旦涉及敏感技术或军事用途,中立关系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排版丨李烁
编辑丨张思南
审校丨杨颖
监制丨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