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农业农村局
交农业发展答卷
绘乡村振兴图景
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金灿灿的稻田 王志凌 摄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当又一个秋天如约而至时,山城屏南乡村的农田、大棚,皆是一片长势喜人、丰收之景。
近年来,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保障粮食安全、牢牢端稳“饭碗”的基础上,全力构建“1+N”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水果、蔬菜等高山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向绿色化、园区化、规模化升级转型,跑出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度”。
机制创新 筑牢粮食安全
金秋十月,又到一年丰收季。在屏南县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稻谷陆续进入成熟期,处处好“丰”景。
村民在打稻谷
在长桥镇柏源村,金黄稻浪翻涌,田间弥漫着收获的芳香;在屏城乡南湾村,连片梯田“尽带黄金甲”,群众加紧收割水稻;在熙岭乡四坪村,金黄的稻田与古朴的民居交相辉映,游客漫步其中,感受丰收的喜悦。
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政策好、机制新……综合发力的成效,也是屏南县农业农村局真正把粮食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屏南是一个典型的闽东山区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却因种植效益较差、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不少田地撂荒,成为无人问津的“芦苇荡”。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为切实扛起责任、端稳“饭碗”,2021年3月,屏南县发起“粮食安全屏南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党员干部认领一亩田”活动,以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并逐步形成“我在屏南有亩田”品牌。
2022年,屏南县推行“粮食安全屏南行动2.0版”,通过研发认领服务数字化平台,构建下单认领、协议签订、款项支付、大米配送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从认领到配送各环节流程,建立一套高效优质的运营机制,走出一条“党政担当+社会参与”的新时代农村粮食安全新路子。
2023年,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屏南县又进一步探索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以“社会化、生态化、数字化”为特征的“粮食安全屏南行动3.0版”,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食物安全保障能力,加大消费者参与度,确保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
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种植技术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我在屏南有亩田”活动。根据社会化服务机具需求,由屏南县国企八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出资购置适合山区作业的小型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犁田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设备,租赁给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营,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大中型农机具购买难等问题,推动种植、管理、收割、加工等粮食种植全流程基础能力提升。
智能化农业机具、粮食加工设备纷纷“上岗”,新质生产力正为屏南县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历经“粮食安全屏南行动”1.0版、2.0版、3.0版,屏南县切实端稳端牢粮食“饭碗”,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21年至今,共有省、市、县各级党员干部及社会人士认领水田达9100多亩。
做足特色 激发产业活力
特色产业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屏南县平均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较大,生态资源富集,为高品质绿色生态农产品提供了生长沃土。
农户收割花椰菜 王志凌 摄
走进屏南县岭下乡罗厝村花椰菜种植基地,菜农在田间来回穿梭,熟练地将一棵棵饱满圆润的紫色花椰菜轻巧摘下,小心翼翼地装进筐内,田野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村从深圳引进龙紫松花椰菜进行试种,当下已进入采收期。真没想到我们首次试种就成功了,长势和品质都很好,单个花椰菜的重量可达1公斤左右,每公斤8元的价格。”罗厝村党支部书记彭存在说。
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屏南县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种植业,全县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花椰菜生产基地和夏季高山蔬菜种植基地。202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5.35万亩,主栽品种:花椰菜、玉米、芹菜、茄子、辣椒、黄瓜等,产量36.84万吨。
在推动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特色优势产业也在实现裂变式发展。
在长桥镇,食用菌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全镇食用菌年产量达2亿多袋、年产值8亿多元。长桥镇牢牢把握菌菇这个“生财之道”,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改变传统低效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引进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和食用菌新品种,优化食用菌种植质量,增加食用菌产业附加值,不断延长产业链。
“打好‘特色牌’‘创新牌’,农业产业竞争力才更强。”屏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屏南县立足资源和生态优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为着力点,做强做优做大特色农业产业,高山蔬菜、食用菌、畜禽、茶叶、水果等产业已成为主导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聚焦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屏南县通过推进现代农业设施温室大棚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加强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发展食用菌标准化栽培等措施,使产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聚焦水果产业集群发展,根据县域气候条件跟踪市场需求动向,发展特色水果,培育了一批发展重点乡镇、专业村、专业户,有效促进屏南果树产业稳定发展……
要让农产品不愁卖,农业品牌建设必不可少。今年,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在“屏南800”生态公共品牌构建上持续发力,实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积极争取更多农产品加入“0593宁德号”“福农优品”品牌矩阵,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知名展会,推动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互相促进。
屏南县岭下乡富竹洋高山蔬菜基地 王志凌 摄
产业之花遍地开,无限生机绽沃野。屏南县农业农村局还将继续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不断激发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
兴水惠民 厚植民生福祉
水利兴,则农业稳、乡村美、民安居。完善的水利设施是农业丰收、乡村美丽、农民便利的重要基础。
农户在覆膜作业 王志凌 摄
走进屏南县代溪镇长宦村农户家,拧开水龙头,清洁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以前碰上天气不好的时候,村里的自来水会出现水量不稳定、水质变浑浊的情况。现在不一样了,新建的供水工程完工后,干净的自来水直接入户,吃着既放心又省心。”村民陈大姐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汩汩流出,脸上满是笑容。
优先解决直接关系民生的水利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是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不懈的工作方针。为此,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河道防洪治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农田灌溉等水利项目建设,夯实“大水网”发展基础,让老百姓喝水有保障,农业灌溉有保障,有效促进农村生态和经济同步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屏南县农业农村局持续全方位加速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全域打造幸福河湖,对辖区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进行规划设计,统筹乡村振兴、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突出治理与管护并举,建立长效机制,做实做好“水文章”。
菇农察看香菇长势 施木兰 摄
为了让每条河不仅有人管、还管得好,屏南县农业农村局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流域综合治理等;采取“手机APP巡河+定点监控+群众监管”河道长效管护新模式,实现河湖管护网格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创新推行“新村民河长”“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河道警长”“政协委员河长”等,共同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长治才能久清。屏南县农业农村局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明察暗访,针对重点河段、问题点位开展“回头看”,通过以督促改、以督促建的方式引导各级“河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确保“河长制”责任落实到位。
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从山上到山下,从水里到岸上,屏南县处处山清水秀,良好的生态环境正为百姓幸福生活添彩。
兴水惠民,水润山城。下一步,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将以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幸福河湖、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水利监管,统筹推进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各项工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获得感、幸福感触手可及。
来源:闽东日报
文字:屏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叶斌
编辑:陈玉霞
审核:苏小芳、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