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柿”多
立冬时节,寒意渐浓,满枝的柿子如喜庆的灯笼,掩映在黄墙黛瓦间,与素雅的古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宁静且美丽的乡村画卷。连日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来到屏南县四坪村,赶赴一场“喜柿”之约,这里的柿子再次从树上“爆红”到了网上!
从树上到网上
父女两人的传承接力
清风拂晓,古韵悠长的四坪村悄然苏醒,手提肩扛摄影器材的李锐,穿梭于古街小巷,不时地举起镜头对准挂满枝头的柿子,仿佛在与这些老友亲切问候。
李锐是地道的屏南人,自2016年从电视新闻拍摄工作转身参与到乡村文创文旅工作中,她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屏南的各个角落,观察、记录、传播着美好的一切。
李锐 摄
四坪,这个她无数次踏足的地方,每次都能给她带来新的触动,尤其是那些柿子树,承载着她深厚的情感记忆。儿时,她常随父亲李朱生下乡,亲眼看着村民们种植、采摘、售卖柿子,看着几个贪吃的男孩子爬上柿树,用竹竿敲打,硬是把青涩的柿子打下来,他们虽吃得满嘴麻涩,但依然觉得津津有味,满脸笑意。
熙岭乡墘头村有6000余棵,而四坪村也有1600多棵……小时候,李锐经常听父亲谈及屏南熙岭乡的柿子树。1984年至1993年间,父亲李朱生在熙岭乡工作,从副乡长一步步升至乡长、乡党委书记。长大后,李锐懂得了这些柿子树不仅见证了父亲青春的奋斗,更承载着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梦想。
李锐 摄
屏南老区多的是山,靠山吃山唱山歌,搞山地开发成为屏南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从1987年开始,在短短的三四年之内,屏南山地开发规模占据了全省第一的位置。在政策驱动下,父亲李朱生面对贫困勇于变革,决定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经过多次调研,李朱生因地制宜,结合每个村子都有小规模种植柿子树的现状,一方面建起了乡办企业柿子厂和茶厂,另一方面,他发动村民对老品种的柿子树升级改造,培植无核柿子树,每户至少种20棵。之后多年的时间里,年少的李锐跟着父亲既当宣传员又当技术员,带着小广播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发展柿子产业。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柿子树成了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当柿子成熟,外来的卡车便络绎不绝地驶入村庄,将柿子运往福州、宁德等地,高亢的喇叭声在连绵青山间久久回响。
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李锐感慨万千,深秋时节,柿子挂满枝头,人们小心翼翼地用竹竿撑起沉重的柿子树,以防枝条折断。柿子渐黄,树叶也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裳,风起时沙沙作响,美不胜收。那时,四坪村是熙岭乡老区重点村,人口曾达到700多人。然而,或许因为种植柿子前景低迷,或许因为对外界的向往,村民一批批背起行囊,告别了那些见证了无数离合悲欢的柿子树,四坪村随之陷入了沉寂。炊烟渐稀,房屋破败,孩童的欢笑声也随风而逝。
时光流转,这些便是如今硕果挂满枝头的柿子树的原型。
直到2023年,李锐拍摄的“柿子红了”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爆红,之后,她的工作也更加忙碌了,白天采访、拍摄“轮番转”,晚上连夜写稿、剪辑画面,微信、微博、抖音全平台更新,如今,四坪已经吸引了无数媒体、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李锐 摄
柿子是南北方皆有的寻常果实,为何“火”的是四坪,并且热度从2023年持续到2024年,不退反升?
其实这里面有迹可循。
从荒芜到重生
一次大胆的发展创新
2017年6月的一天,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些灼人,潘家如一大早就在村口守着,他略显焦急,来回踱步,时不时看着前方的公路,期盼着一行人的到来。短短不到半小时,他特意精心着装的白衬衣后背湿了大半。
从城里回四坪创业的这些年,潘家如看着邻近的龙潭村通过文创项目发生的变化,不断激发着他复兴古村的梦想。为此,他和其他村干部多次向乡政府反映,希望乡里能出面请人来帮忙规划四坪村的发展。
这次,他们终于邀请到了时任屏南县政协主席周芬芳、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总策划林正碌等人前来调研。
为了迎接调研,潘家如提早了好几天开始做功课,对专家的各种溢美之词也反反复复背了好几遍。可到了调研现场,他实在无法说出那些漂亮的词汇,简单介绍后,只有真诚的邀约。
这么破旧的村庄,他们会愿意接手盘活吗?陪同调研的潘家如既期待又担心。
李锐 摄
2016年,四坪村仅剩十余人留守,被戏称为“十八老汉护古村”。村中老宅密集区杂草丛生,风雨侵蚀下的空置房屋摇摇欲坠,过路人皆需绕道而行,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残垣断壁所伤。谈及此景,现任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家如不禁感慨万千。
“越破越好!”好多年过去了,周芬芳依然清晰地记得调研时林正碌说的话。面对着稀少的人烟,破败的村落,这句带着莆田口音的普通话是那么斩钉截铁,似乎这里就是他梦中的“桃花源”。
2017年7月7日,潘家如说这个日子跟结婚的日子一样,永远忘不了。当天,四坪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大家与林正碌团队达成共识,决定走文创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
不破不立。第二天,村民齐心协力拆除乱搭乱建。三天后,村口130米长的雨廊破土动工。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林正碌的文化创意构想在四坪村开始落地生根、有序推进。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村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开凿水道引来山涧清泉,建设叠石亲水景观,让这个缺水古村重现灵动之美。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也得以重获生机,与杂草争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其中,修缮古屋成为复兴古村的首要任务。潘家如说,为解决老屋流转问题,四坪村创新流转机制,建立了中介式流转模式,推行“老屋认租10年或20年”政策,由村委会统一流转旧民居,再与承租方对接,有效避免了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问题。
李锐 摄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肌理与个性。乡村,不能只有一种样子,乡村建设,也不能只有一套模式。林正碌团队在四坪村规划中,精心设计了很多场景,但是这些场景项目数量多、造价小、修建内容难以标准化等问题,曾一度让项目开展停滞不前。为此,熙岭乡大力支持四坪村采用“工料法”施工,即由村级组织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修缮队伍,并组建监察小组全程监督。这样既简化了流程又节省了资金,也给屏南几近失传的传统建筑技艺带来了重振雄风的机会。
潘家如感慨地说,这几年,受林正碌的社交媒体影响而走进四坪的年轻人不计其数,在乡村艺术体验中,不少人就此留了下来,在四坪租下一栋民房,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经营自己的一方天地。
慢慢地,四坪演变成了一个创业村,年轻人在这里开起了陶艺馆、面包坊、西餐厅、啤酒坊,做生意的同时,他们也在这里享受乡村慢生活,乡村也因此被改变。2018年春节,四坪村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树下老屋炊烟再起,灯光下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吴圣锦 摄
2020年11月19日,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落户四坪,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担任院长。潘家如说,研究院的成立为四坪乃至屏南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治理、乡村品牌、乡村建设等方面提供理论研究、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
2023年仲秋时节,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的提议下,经过龙潭片区党委的协调,由熙岭乡政府出资,从村民手中流转核心区的柿子树,使其成为景观供游客欣赏、拍照、认养,同时延伸文创产品。
“很值得!当时租赁时花了不到3万元,换来如今的人山人海。”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项目干事郭稷昕参与了这项工作,他整整花了3天时间,对四坪村的柿子树进行逐一登记和分类。从此,四坪村的柿子由传统的“一产”变为“多产”,既实现三产带一产,还与文创联合发起“我在屏南有喜柿”等活动,使得柿子的身价倍增。
“村庄发展起来了,如何让村民在文创中分得‘一杯羹’,成为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潘家如说,乡村两级投入30余万元整修雨廊、升级摊位,吸引村民回归农副产品、果蔬的经营和饮品、手工艺品的销售,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
“柿子,柿子,好吃的柿子!”四坪村诚信长廊里,余牡丹阿姨守着一方小摊位,不时地向行人热情叫卖着,这位69岁的“回归村民”感慨道:“每天都有好多人来村里玩,生意还不错呢!最多一天卖了2000多元。”在福州打工多年后选择落叶归根的她,现在每天都能在家乡享受到这份简单而幸福的时光。
周邦在 摄
从“网红”到“长红”
一场特别的发展讨论
从“龙潭现象”到“四坪现象”,屏南传统村落能持续“出圈”的背后,除了探索中的大胆尝试,还有每一次出成绩后的经验总结。甲辰龙年春节前,四坪的柿子季已经结束,然而,这里的新老村民们没有选择猫冬,而是开始筹划新的目标。
“我觉得村里要跟龙潭、墘头整合起来搞联动发展。”
“明年村子要多修两个停车场。”
“我觉得可以多策划一些节目增加日常人气。”
……
2024年1月25日,屏南县四坪村人才驿站内人声鼎沸。当天下午,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的专家、屏南县的领导干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学者以及当地的乡村振兴实践者、四坪村新老村民汇聚一堂,围绕《四坪柿子分外红》一文及“喜柿出圈”现象,深入探讨闽东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与创新实践。
吴圣锦 摄
《四坪柿子分外红》一文由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潘征撰写。他通过多次实地探访,见证了四坪村从“空心村”向“网红村”的华丽转身,并深刻思考了屏南柿子“出圈”对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在场嘉宾围绕话题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梳理了屏南“柿子红”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模式,以及这种现象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启示。在交流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彼此启发,通过多方讨论,梳理出屏南乡村振兴、闽东特色乡村振兴的经验与路径。
“这次柿子出圈是文创撬动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研究院等多年工作叠加后产生的效应。”屏南乡村振兴策划者、推动者的周芬芳说,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屏南的“党委政府+能人(艺术家)+古村落+村民+互联网”文创格局大有可为。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教授认为,屏南柿子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是地方政府、艺术家与新老村民长期创新探索的必然结果。他说,要实现从柿子出圈到村庄共富,必须充分利用四坪作为全国“云村民”发源地的优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做大“大食物观”的文章。
周邦在 摄
针对柿子如何持续“红”、如何从“柿子红”到“屏南红”的问题,嘉宾们围绕乡村基础建设、治理、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文旅营销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返乡村民、屏南县爱故乡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潘国老表示,四坪火了以后,作为在地新老村民应留住村庄最初的味道,他思考除了柿子之外还有什么,如何扩大场域,思考在山田林草里做点文章,维持热度。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元邦对四坪的出圈表示赞赏,并指出四坪柿子之所以能红,关键在于将食用果实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地方政府和新老村民都很重视与游客的情感沟通,以及新老村民的共同努力与创新,媒体与摄影家的广泛传播。
新老村民、专家学者、在外乡贤、高校学生、农业创客等群体云集四坪古村,一场关于“柿子”的讨论会,让我们明白柿子出圈,是四坪的美出圈,这出圈的推动者,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合力。
从曾经大家认为的这里“净是土”转变为这里“是净土”,四坪村折射出屏南古村落复兴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空间、每一次讨论……四坪村通过多方努力探索共创共赢的各种可能。
李锐 摄
如今,四坪的常住人口由2016年的10多人增至200多人,吸引了45位“新村民”,发展了36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23年接待游客约75万人次,旅游创收超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零收入到53.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92万元,“人来、村活、业兴、文盛”的崭新格局逐渐打开。
柿树如画,老屋焕发新颜,乡村重现光彩。如今,来过四坪的人,无不为其美景所折服,定格下美好瞬间,通过网络将这里的柿子“红”遍大江南北。
“荒地已开,梯田已整,凉亭已建,多色油菜花也将在这个春节开放。”看着车来车往的赏柿队伍,站在四坪后山的田头,村民潘国老声音里透着满足和期待。
来源:闽东日报
编辑:陈玉霞
审核:苏小芳、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