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他把“航空梦”留在了辽宁舰上

政务   2024-10-07 08:05   北京  


见信如晤,展信舒颜。书信是最好的时光机,能把我们带回那个绝版的昨天,凝固一个个永恒的瞬间。画面中这个人,名叫罗阳。很多人认识他,是从这张遗照开始的,谦逊的笑容里带着一丝憨厚,温和地迎接人们关注的目光。但谁又知道,这样一张遗照,竟是从一幅合影中抠图出来的。



身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为人非常低调,去世后,几乎找不到他的单人采访影像,只有他在生产现场的一些画面。十二年前,歼-15舰载机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起降,指挥员的“航母style”也随之走红。然而,就在同一天,总指挥罗阳却突发心脏病,后抢救无效离世。原本他应该出现在庆功宴上,和大家一起开怀畅饮,但罗阳没能等到这一天……那一年,罗阳仅仅51岁。生命旅途虽短暂,他却将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用尽一生托举战机升空。


六个“不”字就是罗阳的“自勉录”



时光会走远,还好往事有底片为证。今天我们要看到的是这样一段罗阳留下的文字。


要多为他人着想,要善于观察他人的长处,要善于听取他人的观点,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以批评的口气和他人说话,不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不显示自己,不争名利,不在背后说他人的短处。


这六个“不”字,就是罗阳的“自勉录”。在他去世之后,罗妈妈将儿子的这段话工工整整誊抄在了一张小纸条上,罗妈妈说这既是纪念儿子,也是勉励自己。


罗阳:坚定初心 用忠诚建设航空强国



罗阳生前留下的这段话,母亲吴传英常常会拿出来读一读,她觉得儿子还在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着自己。



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 罗阳(生前采访):我们最大的追求或者说是理想,就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要使我们国家的国防工业、先进的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得我们国防工业能够更加强大起来。



这是罗阳生前在一次采访中留下的影像。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罗阳从小就萌生了航空报国的梦想,在他的高考大学志愿表中,三大航空院校和飞机制造专业赫然在列。



大学毕业后,罗阳来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担任设计工作,2002年调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此时,正赶上我国国防武器装备急需升级换代的时代,罗阳和他的团队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为中国研制第一代航空母舰舰载机。



从接到舰载机任务那天起,罗阳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在任务最后冲刺的一个月,每天工作达到20个小时。



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 罗阳(生前采访):要克服很多这样那样的困难,感觉到一定的压力。你把一件一件的工作去想方设法做好,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你也没有时间过多去感觉到这个压力,但是你在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去克服、去解决它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会把压力忘掉。



2009年8月底,作为航空母舰打击力量的歼-15舰载机成功完成了陆基首飞,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 罗阳(生前采访):我们自主研制的第一架航母舰载战斗机在沈飞公司总装下线了,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格外地激动。


罗阳:如果梦想有捷径 这条路一定叫坚持



如果把航空母舰比作手枪的话,那么舰载战斗机就是它的子弹。为了这枚子弹能够全速前进,从青年时期开始,时间在罗阳这里似乎永远没有分岔,直达信念的终点。这是一份1978年的高考志愿书。在这份志愿书中,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罗阳,高考志愿全是军工类,在他填报的五个志愿中,有三个都是航空院校以及飞机制造专业。从那时起,航空报国就成为了罗阳坚定的信念。那一年他如愿以偿,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录取,航空梦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罗阳曾说:“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国的先进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我国的国防工业,能够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战机呼啸英雄志 罗阳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


这是罗阳登上辽宁舰前的行程表,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2012年11月18日,罗阳刚刚从珠海航展返回沈阳,甚至连回家收拾行装的时间都没有,只是让人匆忙取来了一件棉衣,便赶到大连参加歼-15舰载机的首次实际着舰试验。



“质量是咱们沈飞人的生命,我们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必须要高度重视飞机质量。”



这句话,罗阳生前一直挂在嘴边。在沈飞航空博览园的罗阳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罗阳在辽宁舰上生活宿舍的模拟现场,在这间五、六平米的小房间里,罗阳每天都在认真工作,与团队成员制定调试方案。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罗阳每次都会近距离观察飞机起降,最近时不到20米,发动机轰鸣声震耳欲聋。



2012年11月23日,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母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关键技术,完美上演了“刀尖上的舞蹈”。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战斗机实现了从陆地向海洋的历史性跨越。



2012年11月25日上午,大连港码头热闹非凡、喜气洋洋。胜利完成中国首次航母舰载机着舰任务的“辽宁号”凯旋归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慢慢走下了舷梯。此时大家也注意到,罗阳的表情,显得十分疲惫。



这是罗阳留给人们的最后一个背影,几个小时之后,罗阳永远地离开了他钟爱的航空事业。



时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党委书记 谢根华:我们发现他情况不对,就赶紧送他到医院去,快到医院的时候他就不行了,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抢救,在25日上午12时40分,罗阳同志因心肌梗死,不幸病逝。群众的电话说,希望罗阳同志回到他工作的岗位上去看一看,然后我们就接受了这个安排,让罗阳同志最后看一眼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为我们沈飞做过贡献的地方,也是实现他人生抱负的地方。



运送罗阳遗体的灵车回到沈飞的当晚,数千名员工排成长队等候在路边,人们自发组成车队,打开车灯,为罗阳照亮回家的路。



灵车还特意驶过了罗阳母亲的窗前,让他最后再“看望”一下自己的母亲。



罗阳的母亲 吴传英:我就觉得他没有走,我特意有一个罗阳照片放了在我的卧室,我就看他,他没有走,他一直在陪着我。



战机腾飞,英雄长辞,罗阳的梦想仍在继续。一大批“国之重器”翱翔蓝天,歼-15舰载机成军远巡,连获突破;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战训质量好、运行更可靠的航空装备陆续装备部队。罗阳,留下了一座航空报国的精神航标。


罗阳女儿:带着爸爸的希望继续往前走



罗阳把生命中最灿烂、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航空事业,献给了航母舰载机的研制试飞工作,却留给家人太多遗憾。在罗阳牺牲后的第二年,诞生了一个先进团体——罗阳青年突击队。如今,罗阳的女儿罗靓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女儿时常回忆自己的父亲,她说歼-15就像爸爸的另一个孩子,自己也会带着爸爸的希望继续往前走,见证一架架“飞鲨”腾空,护卫祖国海天。谁说他离开了我们,罗阳,他的名字,他的笑容,他的精神,早已高飞远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校:王莹、张迎军

编审:郑莉、安彦璟

全国总工会
关注涉“工”热点、传播工会声音、服务职工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