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同盟强化:军事合作、区域安全与战略转型

企业   2025-01-17 15:00   福建  

外军情报数据挖掘、分析研判,扫码添加“渊亭防务”微信号了解。


摘要2024年11月19日,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发布报告《强化美菲同盟》(Strengthening the U.S.-Philippine Alliance)。本文基于上述报告,概述了美菲军事同盟在各合作领域的进展。文章指出,自1951年美菲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以来,两国便一直保持安全合作关系。2023年的“双边防务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合作优先领域。2024年初,菲律宾出台了《综合群岛防御概念》,旨在实现战略转型、增加国防预算和提升国防实力。美国则通过《2024财年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案》支持菲律宾军事发展。菲律宾亦寻求加强与美国印太盟友间的合作,以增强自身的区域安全影响力和多边军事协作能力。最后,文章介绍了美国传统基金会就如何强化美菲同盟关系向美国和菲律宾政府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菲律宾,军事合作,印太地区,南海争端



自1951年美国和菲律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以来,两国便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美国国防部认为,美菲同盟是维护印太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在过去的三年中,两国在军事演习、情报共享和军火贸易等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两国关系。2023年,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和时任菲律宾国防部长卡利托·加尔维新(Carlito Galvez)共同制定了一份“双边防务指南”(Bilateral Defense Guidelines),以重申两国间的《共同防御条约》,确保双方在面对共同挑战时能够协同行动,以及确定双方在防务合作中的优先领域。



综合群岛防御概念


菲律宾正在启动一项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旨在捍卫国家主权,防御外来威胁。为贯彻此战略,菲律宾将重新配置其军事力量,并计划增加国防预算,以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历史背景。菲律宾军队传统上更专注于国内安全问题,尤其是针对棉兰老岛的内部叛乱。此外,由于冷战时期美国在菲律宾境内有显著的军事存在,菲律宾对外部威胁的警觉性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美国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Subic Naval Base)和克拉克空军基地(Clark Air Force Base)正式关闭,标志着美国在菲律宾的大规模军事部署的终结。


战略规划与国防开支。在2024年初,菲律宾总统邦邦·马科斯(Bongbong Marcos)领导下的政府推出了《综合群岛防御概念》(CADC),这一战略的出台标志着菲律宾在南海议题上采取了更加强硬的姿态。该战略由菲律宾国防部(DND)主导实施,目的是将军队的重点从国内安全转移到应对外部威胁,并增强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能力。根据《综合群岛防御概念》的规划,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核心任务将转向外部防御,特别是在领土争端和主权问题上。因此,原本由陆军和海军承担的国内安全职责将逐步转交给国家警察和海岸警卫队,以便更有效地应对外部的安全挑战。


菲律宾的军事力量传统上以陆军为主导,历史上的军事预算也主要集中在陆军,以应对国内叛乱和不稳定因素。这种军费分配的偏向性导致了海军经费的相对不足。菲律宾的战略规划者已经深刻意识到,为了适应新近颁布的《综合群岛防御概念》,菲律宾政府必须增加对海军的投资,并重新调整陆军预算,以确保军事资源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国家的防御需求。与此同时,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也在进行国防开支的战略性调整。在战略规划上,菲律宾陆军的战略调整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澳大利亚陆军近期的战略转变不谋而合。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在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地面作战部队的开支和战略定位,以在印太地区实现更高效的威慑力。例如,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根据《部队设计2030》(Force Design 2030)调整其作战理念;澳大利亚陆军正在转型以适应沿海作战行动;美国太平洋陆军正在向菲律宾等地部署多域特遣队(MDTF)和先进军事系统,以提升沿海作战能力;同时,日本也在加强其在西南岛屿的军事存在,并投资增强沿海作战实力。由此可见,菲律宾在战略规划和军费调整方面的努力与美国印太盟友及合作伙伴的主流趋势完全一致。


尽管菲律宾正在积极增加国防预算,但目前的增幅仍未达到实现军队现代化所需的标准。与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相比,菲律宾的国防预算规模相对较小。为了在领土争端等重大问题上形成有效的威慑力,菲律宾预计将大幅增加其国防开支。目前,菲律宾的国防开支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896%,远未达到北约成员国设定的至少2%的目标水平(日本也采纳了这一目标)。若菲律宾政府希望实现《综合群岛防御概念》中提出的军队现代化及能力扩张目标,其国防开支至少需要提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水平。尽管目前尚未达到这一水平,但菲律宾政府在过去十年中已将国防预算翻倍,并向外界明确传递了其持续增加国家安全投资的坚定意志。



菲律宾在区域安全中的角色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中等强国,菲律宾凭借其经济和人口规模在该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视菲律宾在维护自身“主权”方面的能力为减轻其全球安全承诺压力的关键。过去数十年,美国因未能充分认识到大国竞争的回归而分散了其战略焦点。目前,部分美国政策制定者和智库,如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正积极推动将印太地区定位为美国的战略重心,并倡导将军事资源向西太平洋地区倾斜,以增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威慑力。这一战略转变不仅要求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增加军事开支,还要求他们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以及与美国的协作,以共同应对区域安全挑战。



美菲军事合作前景


美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虽然在冷战时期两国就已建立了坚实的同盟关系,但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种紧密的联系有所减弱。面对日益严峻的地区安全挑战,美菲两国的军事合作再次升温,这主要体现在菲律宾对美国军事装备的采购、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以及两国频繁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等方面。这些军事演习和导弹部署旨在实现双重目标:一方面,它们帮助菲律宾建立一支更加可靠、能够与美军协同作战的精锐部队;另一方面,它们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潜在的对手若在印太地区引发冲突,都将面对一个以菲律宾为基地、战斗力强大的军事力量。此外,美国通过《2024财年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案》(FY2024 Indo-Pacific Security Supplemental Appropriations Act)向菲律宾提供了5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融资,这进一步凸显了美国对提升菲律宾军事实力的重视。这次融资是美国与菲律宾共同推进的一系列安全合作计划的一部分,这些合作计划的具体细节已在2024年7月举行的美菲第四次“2+2”部长级对话中得到了详细讨论。


菲律宾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地貌特征,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寻求军事合作的首选伙伴。菲律宾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曲折的海岸线为军队提供了理想的战略据点。这些地点不仅便于建立基地,快速响应各种情况,还能有效打乱潜在对手的军事布局。此外,这些岛屿和海湾为舰艇、无人机、战斗机和导弹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联盟能够在菲律宾周边的广阔海域内,对潜在对手的海军和空军设施实施精确打击,甚至能够直接威胁到对方的沿海城市,形成了强大的战略威慑力。


美菲两国军事合作的深化前景令人瞩目,具体措施包括延长美军在菲律宾的轮换驻扎时间以及增强两国在联合防空和导弹防御方面的协作能力。这些战略举措不仅旨在巩固菲律宾的国家安全,也意在削弱潜在对手在海上和空中的战术优势。


2014年,美国与菲律宾共同签署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该协议赋予美国在菲律宾军事基地内建造和使用设施的权限,并允许美军在这些基地之间进行轮换部署。至今,依据该协议,美军已获准进入菲律宾的10个军事基地,尽管如此,菲律宾仍然保留对这些基地的主权。在2024年举行的“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事演习中,美菲两国军队正是以这些基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双方部队的行动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


在此次联合军事演习中,美国陆军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了“堤丰”(Typhon)导弹系统,这是一种尖端的陆基武器系统,具备发射中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执行防空任务的能力。“堤丰”系统既是抵御空中威胁的强大盾牌,又是攻击对手陆地和海上目标的利器。装备了射程超过1000英里的导弹,加之菲律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美国领导的联军将拥有广泛的打击能力,覆盖范围包括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台湾海峡、菲律宾海、中国东海以及中国大陆等在内的关键区域。


美军计划在菲律宾加大力度,进一步部署综合防空与导弹防御系统(IAMD),其中包括“萨德”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和近程防空系统(SHORAD)。在全球范围内,“萨德”系统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基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防御多样化空中威胁和导弹攻击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应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短程火箭弹和无人机等多种威胁。该系统不仅确保了人口密集区域和关键军事设施的安全,还构建了一道坚固的空中防线,形成了对敌方飞机和导弹的“禁飞区”。若在菲律宾部署“萨德”系统,将限制对手空军的活动范围和打击发起点,增加其执行作战任务的复杂性。作为一种高成本的防御系统,“萨德”将与成本效益更高的近程防空系统协同部署,后者以其卓越的低空防御能力而著称,包括肩扛式地对空导弹、高射机枪以及多种军用车辆搭载的防空导弹。通过整合这些系统,将构建起优势互补的防御节点和多层次的防空体系,这将对对手在印太地区的军事行动和战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菲律宾有望进一步加深与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两个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之间的合作。这两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新的战略布局和军事现代化进程。日本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其国防预算翻倍,目的是打造一支装备有尖端战斗机、高性能海军舰艇以及多样化武器系统(包括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岸防导弹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现代化军队,以此增强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威慑力。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在加大军事投资,重点发展快速攻击潜艇、远程打击能力、新一代战斗机以及先进电子战系统,旨在加强其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影响力,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军事力量投射到相关海空域。


鉴于西太平洋地区一旦发生冲突,菲律宾很可能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的一部分,其中自然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军队。因此,预计菲律宾将在未来扩大其军事演习的规模,将日本和澳大利亚军队囊括其中。这些演习将包括联合海上行动、防御性反空作战以及针对争议岛屿的夺岛登陆战等多样化内容。通过参与这些演习,菲律宾军队不仅能够积累实战经验,加强与区域伙伴在联合行动中的协同能力,而且还能显著提升其在区域安全格局中的影响力,展现出更加坚定和可信的军事姿态。



区域外交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也是五大创始国之一。东盟是一个由东南亚地区的十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员国除了菲律宾外,还包括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文莱和越南。


近年来,菲律宾忽视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企图在南海的非法利益诉求上寻求所谓的“支持”。菲律宾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名,采取各种外交手段,通过不同场合和渠道,竭力拉拢其他东盟成员国,试图在南海问题上拼凑起一股势力,以达到叫板中国的目的。


在众多东盟成员国中,越南与菲律宾的立场最为接近。两国在南海问题上一唱一和,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2024年6月15日和7月17日,菲律宾和越南分别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UNCLCS)提交了《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Claims to the Outer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South China Sea),这些主张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2024年1月30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越南期间,双方签署了《南海事件预防与管理谅解备忘录》(MOU on Inciden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和《海上合作谅解备忘录》(MOU on Maritime Cooperation)。《南海事件预防与管理谅解备忘录》主要聚焦于提升菲越两国在南海争议海域的事件预防和处理能力,双方同意在双边层面及东盟框架内加强海上问题的协调与沟通;《海上合作谅解备忘录》则旨在建立两国海岸警卫队之间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包括能力建设、训练、人员和船只交流等方面,以增强双方在海上的互操作性和协同作战能力。


未来,菲律宾预计会试图缓和其与东南亚邻国的矛盾,并推动东南亚各国解决或缓和彼此间的主权纠纷,以期拉拢更多国家联合针对中国。



装备采购和部署


在作战方针上,菲律宾倾向于实施“以弱胜强、以小搏大”的非对称作战方针,选择将国防预算用于重点采购大量性价比高的防空和反舰武器,以此来提升应对大国挑战的非对称作战能力。菲律宾致力于围绕少数尖端武器系统部署非对称武器,构建一个多层次、敏捷响应的防御体系,从而削弱对手的空中和海上优势,同时增强自身的防御韧性和反击能力。


作为一个由众多岛屿、海湾和海峡构成的国家,菲律宾的地理特性为其军事战略带来了独特的优势。这些自然特征不仅构成了菲律宾的天然防线,还为其军事部署提供了多样化的选项,从而在战略上保持了一定的优势。在这样的地理背景下,菲律宾能够在关键岛屿上部署先进的远程打击武器,实现对潜在对手目标的精确打击。岛屿的分散布局使得菲律宾能够构建起一个分布式的综合防空与导弹防御网络,有效抵御来自各个方向的空中威胁。同时,反舰武器的部署也是菲律宾军事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保卫着菲律宾的海上通道,防止对手的侵犯。此外,轻型武器的广泛部署为菲律宾提供了灵活机动的防御能力,使其能够在多条战线上迅速响应和适应不同的战术需求。


近期,菲律宾在提升其反舰能力方面做出了重大投资,斥资3.75亿美元从印度引进了“布拉莫斯”(BrahMos)巡航导弹系统。这款反舰导弹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飞行速度可达2.8马赫,出口版本的最大射程为290公里。未来,菲律宾计划进一步扩充其军火库,采购更多经过实战验证的反舰导弹和智能水雷。这些反舰导弹包括可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舰载远程反舰导弹以及反舰弹道导弹等多种类型。智能水雷,作为海军武器库中的高科技装备,具备自主探测和精确打击对手舰艇的能力。它们不仅能够迫使对手改变航线,避开本方的战略要地,还能迫使对手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扫雷作业,从而打乱对手的战术布局。这些智能水雷能够在潜在冲突爆发前预先部署,并在冲突期间根据指令迅速激活。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优势,菲律宾成为了部署快速攻击艇的理想之地。这些舰艇装备精良,配备了机枪、火箭推进榴弹、短程反舰导弹以及防空导弹等多样化的武器系统。它们能在狭窄的水道中灵活机动,并展现出色的骚扰和攻击性能,从而对对手的水面舰艇构成威胁。菲律宾广泛散布的岛屿和蜿蜒曲折的海湾为快速攻击艇发挥战术优势提供了理想环境。


菲律宾长期以来对美国的F-16战斗机抱有浓厚的兴趣。早在2021年,美国政府就批准了一项向菲律宾出售12架F-16战斗机以及配套的12枚“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和24枚“响尾蛇”(Sidewinder)空空导弹的计划。这一揽子计划的总价值高达24.3亿美元,超过彼时菲律宾年度国防预算的一半。由于美国方面要价过高,这一计划至今未能实现。菲律宾方面则认为,美国若能为菲律宾提供F-16战斗机,不仅将显著增强菲律宾的国防实力,还能凸显美国对美菲同盟的重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因此,美国在考虑这笔交易的融资方案时,应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可以将这笔交易纳入未来的军事援助协议,并在《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增加对菲律宾军事基地的准入权限和基础设施投资,从而推动这一重要军售计划顺利实施。


未来,菲律宾计划持续推进F-16战斗机的采购计划。这一举措不仅限于获取先进的战斗机硬件,还涵盖与美国空军开展联合训练和演习,以提升菲律宾空军的战斗效能和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此外,为了确保有效部署F-16等先进战斗机,菲律宾计划进行额外的投资,对其空军基地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特别是位于吕宋岛邦板牙省的巴萨空军基地(Basa Air Base)。该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南海,同时便于美菲同盟军事介入台海事务。菲律宾方面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对本国空军有益,还将对美军在印太地区的行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美军可通过这些基地定期轮换飞机和执行作战任务。



对美国和菲律宾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为了强化美菲同盟,美国传统基金会向美国和菲律宾的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对美国的建议:

  1. 继续向菲律宾输送关键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资产,包括“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和“萨德”防御系统。为了促进先进作战系统在菲律宾的持续性部署,美国应与菲律宾政府合作,维持并扩大美军对EDCA基地的访问权。此外,美国还应在EDCA基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便这些基地更好地容纳和服务于美军。

  2. 优先考虑印太联盟。尽管美国视中国为首要的竞争对手,但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盟友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相反,大部分资源和援助都流向了欧洲。鉴于此,美国需要重新调整其军援、军售和对外军事融资政策,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印太地区的盟友,尤其是那些对于遏制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如菲律宾。这样的调整将有助于巩固和扩大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力。

  3. 帮助菲律宾融资购买F-16战斗机。美国应探索多元化的融资途径,以促进菲律宾采购美国的F-16战斗机。这可能涉及将战斗机销售纳入军事援助计划。同时,美国应考虑在菲律宾的EDCA基地部署美国空军的F-16战斗机中队,以便与菲律宾的F-16战斗机中队开展联合训练。这一安排不仅能提升菲律宾空军的实力,还能深化美菲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对菲律宾的建议:

  1. 继续实施《综合群岛防御概念》。菲律宾应持续强化其非对称作战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引进“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等武器系统)。同时,应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基础设施,并提升菲律宾武装部队各军种间的互操作性。此外,菲律宾政府应授权菲律宾陆军掌握关键的作战系统,如新型反舰导弹系统,以更有效地实施外向型国防战略。

  2. 增加国防预算。菲律宾应效仿北约成员国的做法,将国防预算提升到至少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水准。这样的预算增长将极大推进菲律宾武装力量的现代化进程,并确保获取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战略性资产。新增的国防预算应重点投入到实现《综合群岛防御概念》设定的目标上,尤其是用于采购关键的防空和反舰军事装备。

  3. 解决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的争端。菲律宾政府应着力解决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的分歧,并在维持与越南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机会。


渊亭防务是中国军事智能先行者和领导者。天网·实时防务情报智库i.utenet.cn)致力于外军前沿情报挖掘,扫码添加“渊亭防务”,了解最新防务情报。



往期推荐

不再首发:美国NGAD下一阶段的可能变化

美国海军2025版“未来三十年造舰计划”

雄风三导弹研发链供应链调研


渊亭防务
渊亭防务是渊亭科技旗下防务智能品牌,致力于成为中国智能防务先行者和领导者,专注一站式AI+国防解决方案,产品自主研发、安全可控,架构搭建完善,基于自主研发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认知推理、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我国国防行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