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最后一天,气温大幅度下降,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13度,此刻的气温免强维持在零上。早晨凉雨,下午冷风,让人感觉深秋将临。南迁在即,小䴙䴘拼命捕食,为将要开始的漫长迁徙积聚能量,小䴙䴘之间早已有约定俗成的势力边界,对于越界捕食行为,基本上是武力解决——掐架!掐个倒海翻江,掐个掉毛脱皮!
小鸊鷉,是鸊鷉目鸊鷉科小鸊鷉属的鸟类。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繁殖的鸟类多数为夏候鸟,春季于3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往南迁徙。少数个体留在当地不冻水域越冬。在本地的湿地、湖、河、塘等地,春、夏、秋三季,均由小鸊䴘存在并繁殖后代,少量在11月末湿地、湖、塘完全被冰封前,飞到伊通河的不结冰河段越冬。
小鸊䴘与其它水鸟一样,领地意识非常强,虽然不敢与凤头鸊䴘、白骨顶鸡争夺领地,却与同类进行旷日持久,寸土不让的争夺。
从迁来之日起就冲突不断,从迁来后的筑巢地争夺,到南迁前的水域觅食权争抢,一路打打杀杀,三天一大仗,十天一小仗。似乎恰架也成为它们愉乐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小鸊䴘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3-5只或10余的小群。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亦能行走,但行动迟缓而笨拙。飞行力弱,在水面起飞时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在陆地上则根本不能起飞。飞行距离短而且飞得不高。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拖于尾后,两翅鼓动较快。性活跃。活动时频频潜水取食。休息时常一动不动的飘浮于水面。遇到危险则游入水草丛中或潜入水下隐藏,不时又在附近露出水面。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方式通过潜水追捕。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也吃虾、蜻蜓幼虫、蝌蚪、甲壳类、软体动物和蛙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水草等少量水生植物。
图片由“草根潭”微信公众号版主自然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