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校史校情篇)

学术   2024-11-30 14:58   江西  




01

江西服装学院历史沿革

  江西服装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以服装教育为特色,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性院校。学校前身是1991年7月建立的民办江西服装学院。2003年4月,学校更名为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11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置为本科高等教育学院,并正式更名为江西服装学院。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02

江西服装学院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植根江西,辐射全国;面向行业,服务社会。

——学科专业定位:以服装教育为特色,构建艺、工、文、管、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03

江西服装学院校风

团结勤奋 求实进取 开拓创新 笃行致远



04

江西服装学院学风

德能兼修 知行合一 尚艺尚技 唯精唯勤 



05

江西服装学院精神

明德弘毅 崇艺尚美 敬业奉献 追求卓越



06

江西服装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定位

学校明确了“注重学理、强化实践、贴近行业、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以“理实融通、多维渗透、学用结合、发展个性”为原则,制定了“五育并举、方向分流、应用为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串联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应用教育、双创教育四类平台课程的“1-4型”课程体系,实施“三院联动”(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双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7

江西服装学院人才培养的举措是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紧扣学校发展目标及办学定位,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注重学理、强化实践、贴近行业、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实现“两构建一实施”:

(1)以国家质量标准为指导确定培养规格。构建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结合、课程设置与专业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以“理实融通、多维渗透、学用结合、发展个性”为原则,构建五育并举、方向分流、应用为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3)遵循OBE教育理念,实施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双创学院“三院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08

江西服装学院的校训

勤信博雅。勤乃立业之基,信乃为人之本,博乃益智之要,雅乃养性之义。勤:勤奋;信:信用;博:博学;雅:雅致。这是学校对学生应有素质的要求。



09

江西服装学院的校徽内涵

本标志内圈图形采用了江服的首写字母j”和“f”,构成了一个服装模特舞台展示的动作,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追求跨越发展的奋进精神及文化内涵;又与1991年江服建校相吻合,传载着我校建校历程;而整个外形似一把剪刀,与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工具相吻合;同时采用了服装上的丝带,展示我校的办学特点。

其次,本标志内圈放入我校辅助图形。该辅助图形是用竖线条的形式组合起来的,形成我校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主教学楼。线条的数量代表了我校发展的每个阶段历程,最外沿的6根线条代表1991年至1997年我校作为培训机构成立;接下来的4根线条代表1998年至2002年我校为专修学院;下个阶段的7根线条代表2003年至2010年我校为高职院校;最后顶部为最高办学层次,共7根线条,代表2011年至2018年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采用单色稿来表现校徽,具有简洁和现代化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校徽对媒体的识别度。选用蓝色为标准色,并将此蓝色命名为“江服蓝”,能够令校徽更加和谐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蓝色代表智慧、沉着冷静,给人恬静、博大而深远感,象征着理性、包容、高雅和冷静,引申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蓝色同时又具有现代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沉稳,寓意江西服装学院像大海一样吸收容纳各地的莘莘学子。

本标志整体具有流畅和上扬的动感,同时寓意我校的柔韧、自信、不断追求进步的拼搏精神。



10

我校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哪些,有哪些优势专业

学校现设有服装设计学院、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媒学院、商学院、大数据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事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二级院部,截至20249月,在校生人数15809人、教职工1198人。

开设28个专业,其中招生专业26个,形成了以服装教育为特色,艺、工、文、管、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四星级本科专业点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校企合作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江西省优质思政课2门,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7门,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6支;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3项,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项,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6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以及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实训基地各1个,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项目4项,江西省首批虚拟教研室立项建设点2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学校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26项。2021年12月,获批“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建设单位,2022年7月,学校“纺织服装产业学院”获批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培育项目,2023年获批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重点项目,为实现学校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我校专业建设的思路及举措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遵循“扶优汰劣、增新培优、动态调整、集群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坚持“优化内涵、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原则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围绕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一链七群”的专业格局。

学校开设28个普通本科专业,专业设置覆盖艺、工、文、管、经等5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专业有11个,占专业总数约为39.29%;工学专业7个,占比为25%;文学专业3个,占比约为10.71%;管理学专业6个,占比约为21.43%;经济学1个,占比约为3.57%。

(1)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构建协调多学科发展的专业体系。结合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实际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努力构建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2)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着力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学校坚持“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以链成群”“依核建群”相结合,努力构建与国家服装产业、江西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紧密对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群。

(3)专业建设助力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要的吻合度。进一步明确了“明晰学理、强化实践、贴近行业、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了“文理工艺,多维渗透”的“1-4型”课程体系、“理实融通、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能力导向、艺工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双创学院组成的“三院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内外政、校、企、行、园共建基地,合作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12

我校课程建设的思路及举措是

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均为0.07。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的课程数73门。

(1)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与改革紧紧围绕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驱动:课程体系注重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企业的最新需求和技术引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贴近真实的行业场景。

(3)“能力导向,实践优先”: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了能力导向的原则,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用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实践等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含实验课程等)所占总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32.75%,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32.88%。

(4)跨学科与融合式教学:鼓励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尤其是在新兴领域和前沿学科的课程建设中,通过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5)持续改进机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持续适应性。


13

我校科研、实践基地状况

学校现有省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设置的研究所(院、中心)1个,均属科研基地,校级实验教学中心8个、实验实训室283个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139个。


14

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体现“学生中心”

学校将学生视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评估等方面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权,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构建出更加以学生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双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1)邀请学生代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确保方案能够切实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未来职业发展目标。

(2)定期进行学生需求调研,结合行业动态,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培养目标等,使方案更加灵活、贴合实际。

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开设前、中、后期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需求和改进意见,以便及时调整。

(2)在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模块或项目课程等供学生选择,满足不同兴趣、职业方向的学生需求,支持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

成绩评定

(1)对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中,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不低于40%,主要通过项目展示(演)、课堂讨论、课后反思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能获得客观反馈,逐步提升自我。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小组互评,帮助他们在评定中反思自我学习过程,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转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及微专业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允许学生在学科大类条件下自由转专业,不收取任何费用,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的发展路径。

(2)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提供辅修专业、辅修学位及微专业供学生选择,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和自主权,让学生根据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允许学生对学习年限自主选择,目前修业年限为3-8年。

办学条件与教学服务

(1)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设备、学习环境、课外资源的满意度,及时做出改进,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2)建立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让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教辅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和服务改进的依据。对学生提出的意见,能够及时给予反馈和解释,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学生的意见得到重视和落实。

(3)教学条件优化:根据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场地、实验室设备、图书资源等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环境。如:教学主楼更换窗玻、安装空调、增加智慧教室,改善宿舍条件,为考研学生提供自习室和专业辅导教师,建设有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藏有大量的纸质书籍、期刊,购买了相应的电子图书、数据库等资源等,使学生直接受益。


15

学校在落实“三全育人”方面有哪些举措

江西服装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夯实思政基础,完善思政体系,打造思政特色,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始终将强化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学校党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做好理论武装,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创新形式,采取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的“四学模式”,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各项决议、决定上来,统一到学校中心工作上来。2021年至今,党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交流研讨46次,其中专题学习28次,邀请专家辅导16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不管公办民办,都是党办;不管体制内体制外,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例外”的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

完善思政体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校积极探索定位清晰、内容完备、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二级学院具体落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1)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机构不断强化。学校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八五”普法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二级学院配备专职副书记和组织员,将6个党总支升格为二级党委,设立教职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37个,建立健全党群部门及二级党组织;建强配齐心理咨询教师、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弘扬教育家精神,注重政治素养,突出师德建设,保证各项思政工作有序开展。

(2)注重制度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学校出台修订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十大工程”的实施意见》《江西服装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江西服装学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江西服装学院关于落实“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3)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制定《江西服装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各部门“三全育人”改革实施目标管理制度,明确组织、人事、教务、学工、科研、团委、财务等各部门工作职责,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思政育人与学生管理工作联席会,将思政工作贯穿融入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做到思政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同行。结合学校特色对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单位,落实岗位职责,系统化构建学校“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4)优化绩效考核,组织活力持续提高。以江西高校思政测评和意识形态考核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多元多层的立德树人测评指标体系,纳入年终述职评议考核,不断优化绩效考核;坚持对教职员工思政工作获奖进行奖励,2022年以来激励金额达30余万元,大大激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推进“三全育人”

(1)聚焦育人队伍,激发“全员育人”主体自觉。在主体维度,学校通过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渐形成了“以教师队伍育人为主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支撑、管理服务育人队伍为保障”的全员育人模式。聚焦典型示范引领,定期对师德师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优秀宿管员等群体进行宣传报道,发挥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热忱,厚植教育情怀、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全员育人”的主体自觉。

(2)聚焦贯通衔接,形成“全程育人”系统合力。在时间维度,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链条和学生成长成才全流程。贯穿于招生录取、新生军训、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大学生涯各环节各方面,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红色走读、三下乡、创新创业赛事等活动为载体,贯通思政课堂、专业课堂、文艺课堂、实践课堂“四个课堂”,提升育人实效,形成“全程育人”的系统合力。

(3)聚焦场域融合,形成“全方位育人”多维格局。在空间维度,学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以及劳动育人、就业育人、双创育人等“N”个特色育人领域,构建了“全方位育人”多维格局。

打造思政特色,引领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校把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注重打造思政特色,依托“10+N”育人体系,不断打造服务思政、资助思政、网络思政、文化思政、实践思政“五个思政”,构建了五融合型“一站式”社区服务育人,“从五到一”全过程资助育人,“1+2+3+N”网络育人,红色文化、服饰文化、公益文化“三位一体”文化育人等育人体系,积极开展“五色育人”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开拓创新,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16

我校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如何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80人,生师比为16.2:1,其中,博士学位83人,具有硕士学位70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31.36%


17

我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施有哪些

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明确全校教师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涵盖政治信仰、教育教学、科研诚信、为人师表等方面,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材建设、管理服务各环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强化师德考核与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师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晋升和评优的重要指标。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明确规定了师德师风的考核内容,并要求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年度考核和奖惩挂钩。

开展师德教育培训

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定期开展师德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建立师德师风监督机制

在校园显著位置和官网上设立师德举报平台或热线,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特别是学术不端等严重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制定明确的处理程序和惩戒措施。例如,明确要求对严重违反师德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职称评审资格,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推进师德正向激励机制

学校每年通过表彰优秀教师、师德论文征集评选,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弘扬高尚师德风范,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18

我校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以督查推进学风。坚持上课迟到、晚自习、主题班会等检查督查制度,提醒督促学生主动去上课去学习。引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教室、工作室、工艺机房等场所自愿学习,积极营造校园学习氛围。

以考风促进学风。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考试规定和考试纪律,强化对学生道德诚信教育,倡导学生诚信考试。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以榜样带动学风。开展各级各类评奖评优工作,挖掘和选树学风建设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做好宣传,强化榜样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原动力。组织大学生年度人物、十佳资助宣传大使、十佳班长、学生党员、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纺织之光奖学金获得者等优秀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分享等活动,培育典型引领的风尚,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事例。

以帮扶提升学风。学校层面建立学业帮扶体系,通过家校互通、学院联动、同学互助等措施,多层次多方位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帮扶和引导,助力其顺利完成学业,推动其成长成才。

以竞赛助力学风。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着力提升各类科创竞赛、学科竞赛的参与率及获奖率,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

以评估引领学风。各学院要把学校审核评估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渠道营造评估氛围,通过开展“审核评估知识竞赛”“审核评估,你知多少主题班会”“我为评估做贡献”“优秀课堂笔记评选”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评估氛围,提高评估认识,夯实评估基础,为学校审核评估贡献力量。


19

我校主要教学环节有哪些质量标准

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教案质量标准、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实践课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设计(论文)质量标准、试卷质量标准、认知实习质量标准、专业实习质量标准、毕业实习质量标准、实习报告质量标准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等11项。


20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遵循哪几项原则

1)学生为本原则:坚持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

(2)全程监控原则:坚持对学生培养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

(3)全员参与原则:坚持调动所有相关人员都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达成预期目标。

(4)产出导向原则:坚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学生成绩的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5)持续改进原则:坚持不断地对培养过程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1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的特色是什么

江西服装学院秉持“学生中心、质量为本,重视学生评价、重视质量提升”服务理念,遵循“学生为本、全程监控、全员参与、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作原则,围绕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完善“12345”“一标引领、两评联动、三保支撑、四步协同、五度提升”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遵循一标引领:定位与发展目标,实施两评联动: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强化三保支撑:组织保障、标准保障、条件保障,开展四步协同:运行、评价、反馈、改进,聚焦五度提升:达成度、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通过修订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改进,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质量反馈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推动质量监控走向质量文化,着力提升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22

我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举措有哪些

一是健全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要求纳入教师职称晋升条件,将指导青年教师纳入正高职称申报的必要条件,进一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持续开展《博雅讲坛》活动,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送课进校。

二是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承担群体性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教学单位,学校现有基层教学组织122个。以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主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工作,遵循“立足本科教育教学实际,服务教育教学实践”的原则,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良性发展。

三是夯实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与各教学单位的紧密合作,实施一系列立体化培养措施,包括新入职教师的系统培训、教研室的集体备课研讨、实战化的磨课锻炼、创意课件设计竞赛等多元化活动,全方位赋能教师的教学实践。

四是助推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政策支持、有效组织,提升教师参赛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


23

我校图书馆建设资源如何

学校共有1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02万平米,阅览座位2823个,馆藏纸质图书171.05万册、电子图书188.63万册。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始终把纺织服装类、艺术传媒类、经贸管理类等专业文献作为收藏重点,注重对重点学科的文献采集工作,已基本形成突出本校重点学科,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藏书体系,并拥有CNKI、超星、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起点考试考研网、WGSN、华服志等30个中外文数据库。



24

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状况如何

学校建有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30间,监控中心2个,其他280余间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施并实现了有线网络与WiFi/5G的全面覆盖;运用虚拟仿真、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省级虚拟教研室,优化教学与管理流程,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学校目前已完成63门课程的线上资源建设,校企合作一流课程25门,同时引入超星、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平台的16145门线上课程资源,现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


25

我校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学校建有田径场、校园健身跑道、素质拓展基地、室内体育馆、11人制足球场及9人制足球场各1个;有室内外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共54片;乒乓球馆、体质测试室、健身房各1间及各类操舞项目教学场馆7间;有大学生艺术演艺中心、学生一站式社区及多功能报告厅等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空间,满足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







美编/ 樊翔

值班编辑/ 付文静

责任编辑/ 万强 樊翔
审核总编/ 沈新建 朱雨春

往期回顾








江服人物志 | 万明亮:从“茄克先生”到“国潮大师”


江服师生又双叒叕拿奖啦!!!






新门户!新形象!江服门户网站全新改版上线!

点赞点在看!

江西服装学院
发布学校权威资讯,展示校园生活,服务师生校友,为关注江西服装学院的社会人士了解和沟通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