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林:循道而行,行稳致远

文摘   2024-10-16 13:44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文 | 邱海林(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1989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苏北的雨山脚下、淮水之滨,到岭南的苏元山麓、北冥湖畔,我的语文教学之路已经走过35年。回顾这些年的语文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是,语文教学循道而行,方能行稳致远。


01

教学追求决定课堂生态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要重视掌握必备知识,训练关键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升学目标;人文性则决定了课堂教学要从“育分”走向“育人”,提升学科素养,形成核心价值。如果语文教学过于功利,甚至“唯分数论”,课堂就可能变成单调的训练场、残酷的竞技场,学生就无法摆脱“刷题”“内卷”的压力,教师就容易耽于经验性、碎片化的教学,消解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参加工作前两年,因为没教毕业班,考试压力不大,加上自己喜欢读书、练字和写文章,我牵头成立了学校百草园文学社和雨山书法社,定期开展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参加作文竞赛、书法展览。其间,学生侯士萍获得全国作文比赛优秀奖,刘伏前的硬笔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硬笔书法展。这些成绩在当时苏北一所偏远的乡镇中学堪称传奇了。我还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雨山茶场、红旗水库春游和野炊。也许是因为自由宽松的氛围,也许是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学生都非常喜欢我的语文课。


1992年,我教第一届高三,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我自费订阅了《语文学习》《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从中摘取资料,以刻蜡纸油印的方式发给学生阅读、训练。当年高考,我的班级以全县五类生源基础取得了优异成绩,语文平均分赶超县中,引起了教研室和县中的关注,学校语文学科因此被评为县优势学科。


1993—1997年,我又连续教了5届高三。其间,我醉心于应试研究,每天伏案刻钢板、印蜡纸、改试卷,加上对学生的悉心辅导,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我自矜于取得的应试成绩,从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青年教师逐渐变成了看似成熟的应试教练,越来越疏于组织曾经备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外活动。


1997年9月,因为教学业绩突出,我被调入江苏省盱眙中学。这是一所百年名校,曾涌现夏广溥、庞中银等语文名师。我的高中历史老师韩志柏先生也调到这里改教语文,他的语文教学以广泛阅读为基础,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开学不久,我上完新教师汇报课,他跟我说:“你的课堂教学太匠气了,语文教学的追求不只分数。你让学生围着你和习题转,时间长了他们会厌倦的。你要像以前一样爱读书,把目光放远一点。”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仔细审视自己:从教近10年,工作热情高,精力旺盛,有一点应试经验,但上课除了讲课文、讲试卷,似乎乏善可陈;学生除了听课、训练,也鲜有思想的灵光闪现。韩老师帮我分析,我的课堂是知识呈现型课堂,与能力素养型课堂有很大差距。他希望我多读书,也让学生多读书,通过阅读拓宽学生眼界,提升语文素养;课堂上让学生多点思考讨论,多点表达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998—2004年,我又教了5届高三。其间,得益于韩老师的指导帮助,我的语文教学在应试外有了更高追求: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方式。我在班上组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与学生一起阅读名著,尝试文学创作;领头创办校园文学刊物《淮山》,组织学生学写古典诗词、参加江苏省高中生作文大赛。我的课堂教学渐渐有了南山的沉实、淮水的灵动。


2005年,受“和谐校园”理念的启发,我开展构建和谐课堂的实践探索,尝试从学生、教师、文本和课堂环境等方面展开研究,构建以生本和谐为基础的语文和谐课堂。围绕这一目标,我的课堂教学多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多了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全方位、多渠道的对话,课堂生态有了更大改观。


2006年,我调入广州市第二中学,这所学校历史底蕴丰厚,语文名师辈出。在汤碧云、王汉文等老师的帮助下,我继续开展“语文和谐课堂”研究。我提出“用阅读丰厚底蕴,向生活寻求智慧”的主张,努力拓宽学生的经典阅读视野、社会关注视野,我的“语文和谐课堂”因此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开展多元对话;在高一开展读书报告会,在高二、高三开展时事分享活动;开展中华传统诗词诵读、辩论赛、戏剧文化节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我的语文教学一方面以阅读和写作为突破口,努力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使学生从容应试;一方面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完善人格,壮大情怀,润泽生命”为追求,让语文学科为学生未来涂抹厚重而亮丽的底色。


我很庆幸,也很欣慰,因为有了端正的教学追求,我的课堂才能循道而行,保持良好的教学生态。


02

明晰学情先于深研教材


课堂教学预设需要将课程文本即教材转化为教学文本,转化是否适切,与教师个人的课程意识、学科素养有关,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学情。学情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它决定教学预设,也影响课堂生成。不基于学情,备课就会忽视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就会沦为看似精彩实则无聊的表演。


我曾多次执教《荷花淀》公开课,第一次是在校内。集体备课时,一位老师提出,《荷花淀》的主题与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相似。我马上想到,可以用这首主题歌导入教学。课上播放这首歌以后,我问学生,课文与这首歌的主题有什么相似之处。出人意料的是,学生面面相觑,没有人能说出所以然来。以下环节自然无法顺利推进,课上得失败了。


下课后,我向这位老师请教,他告诉我,虽然《我的祖国》与《荷花淀》的主题相似,但不等于说它就能成为课堂教学资源。一方面,“90后”学生看过电影《上甘岭》的并不太多,对电影主题理解不深。另一方面,学生还没有细读小说、理解主题。即使要引入,也只是对理解小说主题起到“支架”作用,不能喧宾夺主;课堂导入环节引入这一资源,不是时机,可以放在后面的教学环节。


第二次上《荷花淀》,是“南粤名师大讲堂”粤东送教活动展示课。我事先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基础,准备了多套预案。当天上课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出了故障,我只能选择最传统的教学手段。我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熟悉小说内容;再以“文本重组,资源整合”的方式打破线性化解读文本的习惯思路,围绕预设的几个主问题,展开教学。


“整体感知”环节,我运用文本重组法,精心设计问题链:

(1)小说开头写了哪一个人物?她在做什么?

(2)小说结尾写了哪一些人物?她们又在做什么?

(3)从开头和结尾看,她(们)的身份有什么变化?

(4)根据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你认为《荷花淀》是一篇关于              (题材或主题)的小说。


这个问题链中,第四个问题是受郭初阳老师执教《项链》一课的启发而预设的。我当天授课的学校是粤东一所乡镇中学,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如果直接抛出第四个问题,学生可能很难回答。第一、二个问题虽比较简单,但打破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一下吸引了学生关注,使他们很快进入文本;第三个问题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用整体视角观照小说主人公形象,思考小说主题。在前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精彩,如“女性(身份)”“抗日战争(时代背景)”“变化”“成长”等。


“品味语言”环节,我运用资源整合法,以资料链接方式引入教学资源,让学生展开讨论:

作者孙犁与编辑曾经打过一场“笔墨官司”——小说“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一句中,“藕断丝连”到底能否改为“牵肠挂肚”?请结合小说内容辨析两词优劣。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有的从修辞手法角度理解,有的从人物形象角度理解。其中一名学生说,荷塘最常见的就是荷叶、荷花与莲藕,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荷花淀,用“藕断丝连”来形容人物心理,比“牵肠挂肚”更有地方特色,再恰当不过了。从地域环境角度辨析词语运用,这是我预设时没有想到的,他的回答也得到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


尊重学情,让我俯下身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困惑,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接地气,学生表现更有灵气。


03

内涵丰厚亦要形式灵动


“张目为盱,举目为眙”,我工作过的江苏省盱眙中学坐落在南山之巅,站在操场,可以俯瞰淮水从山脚下静静流过。这里曾是苏东坡感悟“人间有味是清欢”之地,也曾是杨万里吟咏“泉迸淮山好煮茶”之所。巧的是,我现在任教的广州市第二中学也和苏轼有着不解之缘,相传苏轼曾在此结庐而读,学校所在地苏元山因此而得名;校园内有一带湖水环绕,名曰“北冥湖”,名出庄子的《逍遥游》。无论是南山、淮水,还是苏元山、北冥湖,它们都时常提醒我一以贯之地践行语文教学的两个关键词:丰厚、灵动。前者指向课堂教学的内涵,后者指向课堂教学的形式。


2012年3月,“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网络上出现了“杜甫很忙”文化恶搞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请学生思考讨论一个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为什么只有杜甫能被称为“诗圣”?


有学生说,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有学生说,他的诗歌沉郁顿挫,独具一格……这些答案都没有触及问题关键。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资料,请他们讨论:

这些诗句和评论表现了杜甫怎样的形象特征?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苏轼语)

……


经过讨论,学生认为,作为一位诗人,杜甫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博大的悲悯之心,而后者更是他迈向成圣之路的决定因素。对待英雄应当敬重爱惜,对这样一位有着博大悲悯之心的“诗圣”当然不能恶搞。


这一活动设计既使学生真正掌握“诗圣”的文学常识,理解杜甫的崇高人格,又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具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和教育内涵。


上姚鼐《登泰山记》,围绕“泰山之阳”的“阳”,我设计了教学活动:

《古代汉语词典》对“阳”的解释是“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山南为阳容易理解,为什么水北为阳呢?


对高一学生而言,这是个较难的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阳光斜射下的河流剖面图作为“支架”。一名学生说,中原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斜射,而河流一般自西向东而流,河流的北岸比南岸更容易受到阳光照射,因此被称为阳面。另一名学生补充说,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的影响,水流冲刷南岸,导致南岸高差变大,地势变陡,阳光斜射,岸下光照较少,所以水的南面应该为阴。我表扬了他们跨学科思考的意识。接着,我出示太极阴阳图,再投影出两枚印章,教他们辨识阳文印和阴文印,引导他们关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这一简朴而博大的思想。


除了丰厚的内涵,课堂教学还需要新颖灵动的活动形式。


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我执教《短歌行》。在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环节,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请说出你印象中关于曹操的三个关键词。

(2)用一句中国谚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 

说曹操,曹操就到。(devil,魔鬼)

(3)以上活动呈现的曹操形象与《短歌行》中的抒情主人公曹操有何不同?


以上预设中,问题(1)是为了呈现学生的阅读体验;问题(2)以英译汉形式呈现人们对曹操的普遍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问题(3)提醒学生要警惕阅读体验中对曹操的固有印象,启发他们分析人物形象不能陷入“套板效应”,而应深入分析文本内容,以分析结论对照自己的阅读体验,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特征。丰厚的内涵似语文教学的压舱石,灵动的形式如语文教学的助推器,二者兼顾,教学才能实而不滞,活而不逸,行稳致远。





语文教学之道,我还在探索。未来,我将继续端正教学追求,以专业致敬专业,以热爱唤起热爱,让我的语文课堂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END


——《语文学习》2024年第4期《名师》栏目


《语文学习》订购详情:

《语文学习》为月刊,每月上旬出版,每期88版,共13期。我们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您提供国内顶尖语文名家的最新作品,呈现语文教育的最新思想。购买单期,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订阅全年,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定价:156.00元(含高考增刊一期)

邮发代号:4-25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468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070/H
编辑部电话:021-64373598

投稿网址:yuwenxuexizazhi@163.com

直营部购买电话:021-54565822

安东之子
教育交流 文学爱好者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