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厦门大学名誉教授李政道先生:他因萨本栋校长的《普通物理学》与厦大结缘

企业   2024-08-06 15:38   福建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先生去世

享年98岁

李政道先生是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问题方面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成为首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多年来,李政道始终心系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改革开放后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2002年,李政道应聘为厦门大学名誉教授,在聘任仪式中,李政道发表讲话,他说:

我很早就知道厦门大学,我知道厦门大学是很好的大学。上个世纪40年代,我读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普通物理学》一书就是厦大校长萨本栋先生著的。在当时,那是中国国内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都要读的课本,这本书对我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

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遇见出版》一书中,时任社长蒋东明在文章《李政道博士应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始末》里记录下这段历史。


谨以此文,深切悼念李政道先生。


李政道博士应聘为
我校名誉教授始末


2002年5月29日,在北京中科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会议室举行了聘任仪式,第一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被厦门大学聘为名誉教授,时任厦门大学校长陈传鸿教授为李政道博士佩戴上厦门大学校徽。看到这简朴而又隆重的聘任仪式,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并为能在其中牵线搭桥,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倍感荣幸。

陈传鸿校长(左)与李政道博士(左二)亲切交谈


我在大学是学物理的,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在哲学系鲍振元教授的提携和指导下,参与“诺贝尔奖坛上华裔科学家传记系列”的研究和编撰工作,长期坚持研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的科学历程,并已出版了多部有关研究李政道博士的书籍和论文。可能因为这些缘故,我与李政道博士及他的助手们有一些交往,我也多次赴北京科学院物理所拜会他们,结识了李政道的助手柳怀祖,还有物理所的季承教授(季羡林之子,他后来也撰写出版过《李政道传》),我们彼此交往甚欢。他们都是我国物理学界著名的科学家,对我这晚辈十分热情,我们成了忘年交。

2001年秋,有一天,我在校园遇见骑着自行车的陈传鸿校长,他停下车和我边走边聊起来。陈校长不仅是我的大学老师,“文革”期间下放返校后,我们两家还是住在芙蓉四的邻居。当时我建议,厦门大学应该聘请李政道博士为我校的名誉教授,如果学校同意,我愿尽我所能,进行联络工作。陈校长是研究理论物理的,对李政道博士的科学成就和地位非常清楚,当场就表示,能聘请李政道博士为厦大的名誉教授,那是非常好的事,他要我立即着手联系,并在几天内指示学校办公室、人事处的同志马上了解有关政策,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陈校长还签发了敦聘函。

因为李政道博士远在美国,每年仅回国一两次,因此,具体的联系工作均是通过与他在国内的助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柳怀祖先生进行的。柳先生是位热心肠的人,他对厦大的盛情很是支持。但他也实话告诉我,目前国内(包括台港澳地区)想要聘请李政道博士为名誉教授的学校实在太多,李先生工作繁忙,身体也不大好,此事能否如愿,真还不好说。可能因为我的执著,或是因为他看了我写李政道的书,有些兴趣,因此,对厦大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

大概在2002年3月的一个上午,我正在办公室忙着,突然手机响了,柳先生那浑厚而亲切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小蒋,李先生同意厦门大学的聘请,担任厦大的名誉教授。请转告陈校长,李先生可能在5月份回国,届时再面谈。”我放下电话,心情特别激动。在久久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很多次我都觉得此事希望不大,毕竟李政道是名扬天下的大科学家,我是不是不自量力,揽下这其实并没有多大把握的活。可是,此时此刻,李先生同意了,我们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朱崇实校长(右)与李政道博士亲切交谈


我马上向陈校长汇报了这一消息,并受学校的指示,立即赴北京转达陈校长的盛情邀请,与柳先生详细面谈聘任的具体事宜。柳先生认为,李政道先生5月份回国,要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和院士大会,并进行定期的体检,时间很紧,很难抽出时间到厦门。陈校长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决定由他亲自带队赴京,先到首都机场迎接李政道先生,第二天在北京举行“聘请李政道为厦门大学名誉教授”的仪式。这一想法得到李政道先生和柳怀祖先生的赞同。

2002年5月28日上午11时,在北京中科院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会议室举行了“聘任仪式”。到会的有教育部的领导,时任人事司司长李卫红,直属办主任高文兵,我校的陈传鸿校长、杨勇副校长、李建发校长助理,我也有幸参加了这个简朴而又热烈的聘任仪式。仪式上,陈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为李政道博士颁发证书并佩戴上厦大校徽。紧接着,李政道博士高兴地发表讲话:

我很早就知道厦门大学,我知道厦门大学是很好的大学。上个世纪40年代,我读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普通物理学》一书就是厦大校长萨本栋先生著的。在当时,那是中国国内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都要读的课本,这本书对我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

说实在的,我对能顺利完成聘请李政道博士为厦大名誉教授的工作感到十分自豪与欣慰。但却没有想到,他能欣然应允成为厦门大学的一员,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竟然是60多年前的一本教科书。李政道博士曾多次提到:“他的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在国内学习的。”李政道是江苏苏州人,在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大读书,他的大学生活只过了两年,就在1946年未满20岁时赴美留学。他的物理知识肯定主要来自萨本栋的《普通物理学》。李政道博士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作为热心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全球知名科学巨人,谈起萨校长所著的物理课本仍记忆犹新。学生时代所读的课本能产生如此永久的力量,这不由使我对萨校长更加肃然起敬。

仪式上,李政道还亲笔题写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并带领我们参观在中心展厅的“科学与艺术”名画,向我们介绍李可染、常莎娜等著名画家根据李政道的物理意境而作的作品。李先生强调说,科学与艺术在高峰时,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相通的,用中国画形式表达物理思想,这是李先生独创的。我后来专门研究了这一观点,并在新版的《李政道传》(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专门有一章介绍这一内容。


笔者(左)与李政道先生合影


中午,李先生特地宴请来自厦大的客人。作为已经是厦大一员的李政道显得十分兴奋和随和。我和陈校长坐在李先生身边,和他毫无拘束地聊起来。他谈起国人常问的“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再获诺贝尔奖”问题时,笑着说,不要太在意什么时候能获奖,而是应该实实在在地做些工作,功到自然成。我还就《李政道传》里一些细节,向他请教落实,如在抗战期间,他和他二哥到后方的江西赣州中学读书,因为当时师资奇缺,他还被挑去当“小先生”,给低年级学生上课。他开心大笑,说那是被逼出来的,那时这种情况不少,但对我却很有帮助。午饭后,我们提出想和李先生单独合影,他愉快地答应。那一张张幸福的合影,把我们的笑容定格在灿烂的北京蓝天下。一位诺贝尔奖的大师,竟是如此可亲随和,令我们终生难忘。

2006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李政道博士80寿辰暨科学研讨会”,温家宝总理和中科院院长等全国著名科学家200多人参加。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和我参加,我有幸再次见到李政道博士。朱校长代表学校向李政道先生赠送精美的大型漆线雕花瓶,李先生则专门写信给朱校长表示感谢。在晚宴上,朱校长和李政道博士亲切交谈,热情邀请他来厦门大学走走,李先生也欣然应允。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李先生一直未能成行,成为我们厦大人的期盼。

 

2007年12月



文稿 | 蒋东明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ID:iPKU1898)

编辑 | 蔡炜荣、刘畅
审稿 | 张伟、施高翔

厦门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5年5月,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出版单位。在美丽的厦门,出美妙的图书;蕴大学精神,铸学术精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