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亚用自己的十年,弘扬钟表艺术三百年

时尚   2024-12-04 21:02   北京  

今年的10月8日,我回到了位于拉夏德芳(La Chaux-de-Fonds)的卡地亚大师工艺工作坊(Maison des Métiers d’Art),来一窥卡地亚在过去十年中精心炼就的钟表艺术之秘笈。


翻看之前的记录,发现我第一次来到这家工坊恰好是十年前——2014年11月4日。也正是那一年,卡地亚以传承、保护和创新濒临失传的珍罕工艺为使命,创立了大师工艺工作坊。


卡地亚大师工艺工作坊外景


从制表工作坊到大师工艺工作坊


在瑞士高级制表业,卡地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制表业帝国”:


—— 5家制表工作坊:纳沙泰尔州的拉夏德芳制表工作坊、大师工艺工作坊、库韦(Couvet)制表工作坊;汝拉州格洛韦利耶(Glovelier)制表工作坊;弗里堡州(Villars-sur-Glâne)格拉讷河畔维拉尔制表工坊

—— 1,500余名工员

—— 来自20个国家

—— 掌握120余种专业技艺


卡地亚拉夏德芳制表工作坊


这其中,落成于2000年的卡地亚拉夏德芳制表工作坊(La Manufacture Cartier)标志着品牌全面进入高级制表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历史新阶段。与此同时,这座工作坊将制表业的诸多功能部门——设计、研发、制造、润饰、组装、检测、售后服务——集中在同一屋檐下,是高级制表进入21世纪的业界典范。


就在距离这家高科技的现代制表工作坊不远之处,有一座17世纪伯尔尼风格古老农舍。2011年,卡地亚收购了这座农舍,将其改建为大师工艺工作坊,在此融汇丰富多样的大师工艺、珠宝工艺与制表工艺。


卡地亚大师工艺工作坊外景及二层


28位工艺大师分布于上下两层。珠宝工艺大师位于二楼, 珐琅与细工镶嵌工艺大师则位于三楼。此外,屋顶下的阁楼被改造成了分享和展示的空间。


卡地亚大师工艺工作坊三层


将规模最大的制表工作坊与大师工艺工作坊毗邻而建,卡地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便于高级制表的技术与艺术部门进行交流协作,更有利于两者的融合;与此同时也帮助了不少独立艺术家们在高级制表业找到归属感和参与感,继而主动加入艺术钟表的创作中。


珐琅、金属、构图艺术


在卡地亚大师工艺工作坊中,主要的工艺形式可分为三大类型:火的艺术、金属的艺术和构图的艺术。



——“火的艺术”是指各种类型的珐琅工艺。


在大师工艺工作坊建成之前,钟表中的珐琅工艺很多需要依赖独立珐琅艺术家供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新工艺探索和尝试。


在过去的十年中,品牌内部珐琅艺术家享有更广阔的想象和创作空间,珐琅技艺也涵盖了彩绘珐琅、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单色珐琅微绘、黄金单色珐琅微绘和镂空珐琅等,而且往往在同一件作品中融合了多种珐琅技术或结合珠宝镶嵌、微雕等其他工艺,成为集精致工艺之大成的作品。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CRASH TIGRÉE 腕表(2022年)

表盘荟萃金属镌刻、珐琅和宝石镶嵌工艺。首先,镌刻鳞片或条纹图案,随后覆以银箔和珐琅。要完成这款腕表上的珐琅工艺,需要根据所需颜色将其在700°C至750°C的高温窑中进行十余次反复烧制。烧制工序依照温度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逐步获得渐变色彩:首先是海军蓝色,其次是绿松石色,最后是半透明的绿色。


鳄鱼装饰高级珠宝腕表(2024年)

在这款腕表中,珐琅装饰与生动逼真的鳄鱼身姿和精巧排布的铺镶钻石相得益彰,凸显立体效果。卡地亚将其与铺镶珍珠母贝、蓝宝石和璀璨钻石巧妙搭配。打造这件高级珠宝时计需耗费超过300个小时。


在现场,卡地亚的艺术家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多年前,卡地亚的设计师偶然在意大利古董珠宝中发现一种特殊的珐琅工艺,是将纯金粉疏密有致地撒在黑色珐琅底板上,再覆以透明珐琅,造成类似灰阶珐琅忽隐忽现的图案效果。可是艺术家们在大师工艺工作坊中尝试多次,但都没能成功,因为金粉在透明珐琅烧制过程中会下沉、流动,造成图案昏暗变形——艺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前往原产地意大利探求真相。从找到的珠宝入手,他们顺藤摸瓜,终于发现其源头来自一家修道院,而那里的本笃会修道士制作这种黑底金色珐琅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原来他们先用一种树胶调和金粉,然后将其绘制在黑色珐琅底板上,待干燥后覆盖透明珐琅料入炉烧造,树胶会在珐琅融化的同时挥发掉,还能将金粉固定在应有的位置。从修道院学成归来,卡地亚的艺术家们很快做出了黄金单色珐琅微绘(enameling with the grisaille gold-paste technique)表盘的精美艺术腕表(HPI00700)。


Rotonde de Cartier高级珠宝腕表

(腕表型号:HPI00700)


——金属的艺术,是指金质珠粒、金银丝细工。


在古伊特鲁里亚金质珠粒工艺中,工艺大师手工制作大小不一的金珠。这些金珠被逐一置入凹陷图案中,然后熔接而成。一枚表盘需经过2,000到3,000次火焰加热处理。


RONDE LOUIS CARTIER斑马和长颈鹿装饰腕表(2022年)

金质珠粒是卡地亚自2013年以来掌握并传承的传统工艺之一。在这款腕表中,工艺大师运用6种合金圆珠描绘长颈鹿特有的斑点细节,令人赞叹不已。


从金质珠粒艺术获得灵感,珐琅工艺大师将珐琅拉伸为细丝,随后割断成小段。经过加热后,细丝段将熔化一粒粒圆珠,随后根据作品图案的色彩和造型,将珐琅圆珠置入底板,这便是珐琅珠粒工艺。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RONDE LOUIS CARTIER 金银丝细工猎豹装饰腕表( 2015年)

古老的金银丝细工工艺经过改进,足以适应制表技术的限制,金、铂金和钻石等珍贵材质更是将这种工艺的艺术造诣提升到全新高度。


金银丝细工工艺是通过焊接金丝或银丝制作装饰图案的镂空框架,还要通过金、铂金与钻石等珍贵材质,将作品升华到更高的艺术水平。


在大师工艺工作坊的一角,有一个特殊的展示区域,陈列着从天然原料到成品腕表的全部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半成品及相关的设计元素,艺术家们常常在此沉默冥想,来捕捉脑海深处闪现的灵光。


Révélation d'une Panthère腕表 演绎“流沙”


在黄金工艺展示区,从天然黄金矿石开始,随后是经过提炼的纯金、掺入混合物料的多种彩金,以及制成表壳等部件的半成品。艺术家介绍到:金质珠粒是这里最早实现的艺术创作,几乎在同时,艺术家发现收纳在玻璃盒中的金珠会自动聚拢,将盒子底部不平整的纹路呈现出来,于是就产生了流沙猎豹的灵感。但是要获得完美的流沙效果,还需要求助于材料学家来寻找性质稳定且与蓝宝石水晶表镜折射系数类似的填充液。金珠流沙猎豹的成功又启发出钻石流沙猎豹的创意……


Coussin腕表表壳结构


在工坊展示的Clash [Un]limited Mitten Watch手套腕表

将卡地亚历史悠久的Baignoire Allongée椭圆形表壳与半个黄金编织手套结合

图片由作者提供


金银细丝的制作过程中衍生了“舞动”镶钻腕表的概念,而2022年由带有弹性的金质网状结构组成外壳的Coussin腕表和戒指也是传统工艺中接合了现代科技的产物。在现场陈列的这些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杰出腕表中,还有一只与单指金手套融合在一起的全黄金Clash [Un]limited Mitten Watch手套腕表,灿烂的金色、沉重的分量、光滑柔软的手感、舒适贴合佩戴,令所有参观者惊诧不已。


——构图的艺术,指的是细工镶嵌。


细工镶嵌是将珍木、秸秆甚至花瓣等材质巧妙组合,构成表盘上的精美图案。根据图案的精细程度,一枚表盘上装饰的镶片可多达400枚。


RONDE LOUIS CARTIER ÉCLATS DE PANTHÈRE猎豹装饰腕表( 2022年)

工艺大师将124枚秸秆、珍木、水晶、蓝宝石、金和珍珠母贝细片组装于金属底板上。为了实现如此高精度的组装工序,工艺大师需要依据设计手绘稿对其进行预切割。这种细致入微的艺术手法,生动描绘出猎豹的迷人魅力。


就在大师工艺工作坊成立一年之后,卡地亚就首推了采用玫瑰花瓣为原材料的细工镶嵌。比起常规的一片一片相互填充、细密无间的传统技法,玫瑰花瓣细工镶嵌采用了部分镶嵌、部分重叠的工艺,惟妙惟肖地还原了鹦鹉羽毛的色彩和层次变化。




卡地亚的艺术家告诉我们,细工镶嵌目前已经广泛组合了各种物料:木材、宝石、金属镶嵌、珐琅、微雕等等,形成了大师工艺工作坊的独家特色。


卡地亚演绎大师工艺新境界


如果将钟表的起源定义在17世纪,那么在经历了最初100年的基础理论探索之后,钟表业进入了之后300年的技术与艺术齐头并进的时代。


1847年,卡地亚凭借珠宝业务创立品牌,1853年又在制表行业崭露头角;两大领域齐头并进,造就了卡地亚独具魅力的风格与精神。




2014年,卡地亚大师工艺工作坊的建立,是在瑞士拉夏德芳高级制表工作坊和法国巴黎高级珠宝工坊之间添加了一个枢纽,将高级制表和高级珠宝这两项处于各自行业艺术巅峰的产业连接到一起,在融合中产生创新,在碰撞中迸发灵感,并在同一屋檐下走向成熟,传承不息。


相隔十年后,再次走进卡地亚大师工艺工作坊的大门,我清晰的感受到了卡地亚用这短暂的十年,来弘扬、推进、传承钟表艺术三百年的雄心与梦想。(作者:丁之向  编辑:张璐)



喜欢就分享一下吧

腕表之家
腕表之家官方公众号,第一时间与您分享腕表知识与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