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清朝有80万大军,为何在战场上却没有英军人数多
文化
历史
2024-12-03 12:08
广东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对清朝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历时两年,以清朝战败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场战争中英军劳师远征,人数有限,而清军是倚仗本土进行作战,具有人数优势,之所以战败只不过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英军船坚炮利所致。然而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清军和英军就武器而言是存在代差,落后了一些。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多次战役之中,本土作战的清军实际上人数有时在战场上反而还真没英国军队多。如1842年英军进攻镇江市,有陆军近7000人,而清军方面则只有1600名八旗兵驻扎城内,2700名由四川、湖北、浙江组成的援军驻扎在城外。试想,清军武器装备既不如英军,在战场上有时又没有英军人数多,其战败也就是必然的了。上图_ 《南京条约》的中英文约本接缝处,还有两国代表的签字盖章那么,为什么鸦片战争中本土作战的清军反而有时还没有英军人多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先简单的说一下当时清军和英军的人数对比。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清朝长时间的维持了一支大规模的军队。在道光时期,清朝有八旗军队二十万,绿营兵六十万左右,同时期的英国正规军只有不到十五万。英国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但其还要考虑到全球范围殖民以及在欧洲维持一定军队,所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英国军队只有七千人左右,哪怕战争中间不断增兵,到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英军人数也不过只有两万左右。清军之所以有时战场上还没英军人多,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如前文所述,猛地一看好像清军肯定是占据人数优势的,但在战争过程中由于清朝军制的影响,清军参战人数是有限的。清朝二十万的八旗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称为京营八旗,负责北京的守卫,人数有十万左右;另一部分为各地的驻防八旗,除了分散在东北、西北新疆和蒙古等边疆地区外,驻防八旗还在内地以及南方的一些战略要地进行驻扎,如西安、南京、杭州、广州等地。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一方面要在中央维持较重的兵力以压制地方,另一方面是因为满清的统治者对由汉人组成且人数多于八旗三倍的绿营兵充满不信任,驻防八旗分散在各战略要地能够起到监视各地绿营兵的作用。绿营兵作为清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编制分为提、镇、协、营四级,分散在各个省份。和现代军队不一样的是,清朝的军队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是按编制集中在一起的。因为清朝没有近代意义维持治安的警察,清军的首要任务是维护清朝的统治,防止民众造反。所以清军除首先分散各省外,又继续在营以下把士兵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人的分散在各个重要路口、关卡、城门、市镇等地进行驻扎,由此进一步分散了兵力。如清军中号称精锐的吴淞营有兵一千一百人,但实际集中在营的士兵只有两百人,其余八百多名士兵则分散驻扎在三十多个小关卡和市镇上,十几人、几十人的分散开。精锐如此,其余清军的分散更是可想而知。英军第一次进犯天津时,天津各营的清军本应有近三千人,但因为大量的士兵担负着看守仓库、城门甚至监狱的任务,所以真正可参战的只有六百多人。以至于当时的直隶总督报告给道光皇帝,说:“除看守仓库监狱城池暨各项差使外,约止六百余名。葛沽、大沽、海口等三营,葛沽止额设兵一百余名,余二营均止数十名不等,兵力较单”。并且如前文提及的,清军分散各地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老百姓造反,所以当道光皇帝下令各地调兵支援沿海省份时,各省只能一点点的从各处关卡几个人几个人的进行拼凑。调的兵还不能太多,调多了各地官府就压制不住百姓。像山东在调出三千名左右的士兵后,山东巡抚就给皇帝上折子,说因抽调兵力过多感觉难以维持本省秩序,请求皇帝不要再在山东进行征调。所以在这种军制的影响下,清军虽是本土作战,但有时战场的士兵人数反而没有英军多。尽管清朝的八十万大军分散驻扎在全国,但有的读者可能会好奇,既然军队分散,那由皇帝下令各省调兵增援不就罢了,就算每个省只能调两三千人,那么多省份合在一起不也应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吗?其实想法是正确的,在战争中朝廷和皇帝也是这样做的。但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清兵调兵的速度和英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军虽然战争初期人数不过七千,后期也不过两万。但需要注意的是,清朝有漫长的海岸线,作为入侵者的英军舰队要进攻广东还是浙江,亦或是天津,清朝方面都得不到具体信息,这就意味着清朝要想在战场上具备人数优势,就必然在漫长海岸线中的任何一个可能被英军进攻的城市进行重兵布防,这绝不切实际,不要说八十万军队,哪怕是一百万也难以应付。更何况,经历了工业化后的英国军舰移动速度极快,当时英军哪怕是从印度调援军到中国也不过25天的时间,从进攻定海到兵临天津也只有35天。而同时期的清朝在进行调兵的时候,由于车马有限、交通落后,大部分清军士兵只能沿着驿道奔赴战场。据统计,清军调兵时哪怕是相邻的两个省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像是从四川这样的内陆省份抽调兵力支援浙江则需要数月的时间。交通的落后造成了这样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现象,就是英军虽人数不敌清军总人数多,但其凭借军舰可以整体快速移动进攻清朝沿海某一城市,而当地的清军人数少且援军一时半会到不了,所以战场上可能还没有进攻的英军多。如战争开打后的第二年,清军在浙江被击败,道光皇帝慌忙调广西兵一千人支援浙江,但等到广西兵风尘仆仆的到达浙江后,英军早已攻入了长江,援军虽跑了很远的路,但并没有真正参与战争。又如刚开战时,在定海已失守十二天后,远在北京的道光皇帝才刚收到林则徐发给他的关于战前清军方面的策略,又过了三天,道光帝才从浙江方面得知了英军已攻占定海的消息。也就是说,浙江定海失守十五天后,皇帝才得到战报。而就在道光皇帝下令从邻近省份调兵奔赴定海参战之时,英军已进逼镇江。上图_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综上所述,清军虽总人数达八十万,但一方面由于其分散在全国各地且担负各种杂务,实际能够参战的军队有限;又由于英军可以凭借军舰在沿海快速移动,反可以集中有限兵力进攻清军驻守薄弱的地区,而清军受制于落后的交通方式,除了援军往往不能及时赶赴战场外,哪怕是最高统治者也难以获得及时的战场信息而做出下一步军事部署。所以在整个鸦片战争十二场大规模战役中,只有广州和浙东的战争清军由于提前准备而占据了人数优势之外,其余十场大规模战役清军和英军人数是差不多的,甚至少于英军。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