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学刊》2024年第10期目录

学术   2024-11-06 18:06   甘肃  


 


10
2024

兰州学刊

LAN ZHOU XUE KAN

以正式刊出版为准

ABSTRACT

摘 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人的文化发展

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进路


赵笑蕾

摘 要: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理论属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有关人的文化发展观的理论丰富和创新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对推进新时代人的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人的文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包蕴于马克思主义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中。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关注人的文化发展,把人的文化发展紧密镶嵌在对人类社会整体运行考察过程中,形成了科学而又宏阔的有关人的文化发展思想。在理论丰富和创新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中使人的文化发展独具中国特色、通过坚持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使人的文化发展独具政治保障、通过强调开放包容使人的文化发展独具胸怀天下的气概。在实践探索和突破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明确文化发展内容中夯实人的主体地位、在享有文化发展成果中实现人的文化发展自信、在评价文化发展成效中凸显人的文化发展属性。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人的文化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简介:赵笑蕾,博士,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4MZ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3年中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培育基地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统筹打造发展格局的

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及启示


李含琳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高我国的国土空间布局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新发展格局的打造工作,由此,打造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央经济发展战略“三新一高”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新发展格局的打造问题。在打造思路上突出加强党的领导的原则,坚持运用统筹兼顾、区域协调、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和提高效率的基本策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基础和资源环境的影响,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思路、方针和目标又有所区别,各具特点。总结这些历史事实和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成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新格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发展格局;历史过程;基本经验
作者简介:李含琳,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教授;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入选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文化名家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

政治 哲学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逻辑与价值意蕴

刘远亮


摘 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一直受到特别重视的问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坚持走发展和安全并重之路,以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基于统筹治理的逻辑,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在整体布局上强调对发展和安全的系统谋划、在治理过程中强调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在目标导向上强调实现安全发展、在价值立场上强调发展和安全以人民为中心,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这是突破和超越既有发展和安全治理范式而呈现出的重要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的生成及不断丰富拓展,是新时代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既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行稳致远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破解人类发展和安全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新安全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作者简介:刘远亮,法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青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1BKS172)。




新时代“孝道”创新性发展趋向

史少博

摘 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以及时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新时代,我国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并且新时代家庭结构变化、父母与子女居住非同地域性增多,以及养老方式变化等,都将赋予“孝道”以新的内涵和实践方式,需要对传统“孝道”创新发展,其表现为:新时代结合马克思主义对“孝道”创新发展;新时代的“孝道”基于对传统“孝道”优秀因素的传承;新时代“孝道”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提高国民道德意识,把对父母的爱扩充到对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爱,塑造新时代“孝道”内涵。“孝道”属于道德观念,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所决定,人们对于“孝道”的实践方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变化。

关键词:新时代;孝道;创新性;发展

作者简介:史少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日本研究《孝经》文献集成及探究”(项目编号:23XZX004)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  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运用与发展


冯 兵 王紫徽

摘 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的中国化,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阶级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在批判和继承前人有关阶级分析思想基础上,伴随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斗争实践演变形成与发展,为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现实境况、阶级属性、革命地位和历史作用,科学把握各阶级间的关系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正是在毛泽东阶级分析方法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方能在革命战争的各个时期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实际的策略方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阶级分析法

作者简介:冯兵,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紫徽,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时代运用革命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VSZ006)。



革命根据地儿童教育运用民间文艺形式的

缘起、路径和价值

伦珠旺姆(宁梅)   崔正升

摘 要:民间文艺自古以来发挥着劝善规过、化育民风的教育功能,但是在正统教育中很难有立足空间。“五四”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分析儿童教育问题,大力倡导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儿童本位教育”,探索运用民间文艺形式呈现教育内容。大革命失败后到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儿童教育通过国文教材、音乐教学、课外读物、课外活动等路径,使民间文艺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儿童教育运用民间文艺形式不仅有利于发展语文能力,更在于借助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传播革命真理、熔铸民族认同、塑造党的形象、激发斗争意志、普及生产知识,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革命根据地;儿童教育;民间文学;缘起;路径;价值

作者简介:伦珠旺姆(宁梅),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正升,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在读博士,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藏《格萨尔》文献辑录及电子资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285)。


法   学




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亟需构建科学合理

的数据流通机制


陈 兵

摘 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的生产力,其发展与数据要素流通密切相关。数据要素具有独特的可共享性、复用性、多归属性、动态性和使用加权属性,能够通过流通实现价值增值,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从而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推进数据科学流通,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合理确定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信息数据的确权授权机制,让数据流通“规范有序”。加快构建场内外相结合的交易制度体系,发展国家级和地方数据交易中心,完善数据场外交易机制,保证数据流通“安全有度”。通过市场机制评价数据要素贡献并决定收益分配,确保数据在高效流通中实现“创新有效”。通过数据流通实现数据要素高效使用,推动我国经济高水平发展,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数据流通;规范;安全;创新

作者简介:陈兵,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数字经济交叉科学中心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数据权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GFYZDKT202317-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数据竞争中人权基准的考量与促进研究”(项目编号:19JJD820009)研究成果。



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责任之实现


车亮亮

摘 要:《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与实施,开启了我国全面系统保护个人信息的新时代,而公益诉讼的引入必将对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强大助力。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中赔礼道歉的适用扩大化、赔偿损失的适用争议和适用惩罚性赔偿难度大等困境,亟需规范赔礼道歉的适用界限和条件,明确赔偿损失的适用依据及赔偿金的处理规则,在明确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其适用条件、计算标准及所获赔偿金的处理,依法审慎推进其他责任承担方式的创新适用,从而使每一位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都能获得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责任;诉讼请求

作者简介:车亮亮,法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2022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的规范展开及法律适用”;2023年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检察机关支持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管 理 学




资源配置与价值融合:社会组织党建模式的图景解构

——基于上海市四家社会组织的案例比较分析


张 冉 王利君

摘 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不仅是新时代巩固党的社会权威、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环节。尽管学术界已在多个层面开展了社会组织党建的研究,但缺乏从微观层面对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及行动策略的深入探讨。为此,本研究借助政治整合理论,构建了一个基于资源配置和价值融合两维度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分析框架,并据此分为双向整合型、利益聚合型、认同缔结型、互动失调型四种党建模式。通过上海市四家社会组织的案例比较分析表明,双向整合型最为契合新时代高质量社会组织党建内涵。文章丰富了社会组织党建理论研究,能够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党建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组织;党建;模式;资源配置;价值融合

作者简介:张冉,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君,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绩效影响与实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BGL24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22QKT005)。



产业链链长制与企业绩效:机制与经验证据


邱洋冬

摘 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文章整理了中国百强城市的产业链链长制政策实施情况,结合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产业链链长制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其内在的作用机制以及政策效果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产业链链长制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显著促进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产业链链长制政策不仅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而且有助于提升政府补贴水平以及降低企业成本,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绩效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我国产业链链长制政策的绩效提升作用更多体现在企业规模与生命周期的两端,中等规模与成熟期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同时产业链链长制政策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绩效提升效应相对更大。溢出效应检验表明,产业链链长制政策不仅对属地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企业的经营绩效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省会城市产业链链长制政策的实施尚未对本省其他地区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文章深化了对产业链链长制政策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认识,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链长制;企业绩效;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

作者简介:邱洋冬,经济学博士,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共建项目“广州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3GZGJ2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市场一体化研究:影响因素、边界效应与推进机制”(项目编号:GD24YYJ08);广东省委党校一般项目“数字经济影响创新地理格局的理论逻辑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XYYB202405)。


“三农”问题研究




外出务工时长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推动抑或阻止?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林硕延 曹宗平 黄子珊 顾 欣 石 印

摘 要: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缓解当地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并实现共同富裕。基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背景,文章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系统分析外出务工时长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时长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处理了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此结论,文章对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后发现,农民工流入发达地区城镇务工期间,能够通过积累工资性收入、扩展社会网络等渠道获得有助于返乡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文章的成果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针对外出务工人群积攒创业资源、降低创业门槛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外出务工时长;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林硕延,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广州商学院“东湖学者”;曹宗平,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子珊(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顾欣,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石印,经济学博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疗保障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的防控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AJY0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242024S30024);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效应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CLYJ48);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共同富裕视域下三次分配的伦理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2YJAZH117);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项目编号:2023ZDZX4066)。


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回报率估计及教育减贫效应研究


王文略 余 劲

摘 要: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户实现持续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举措,在新时期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回报率进行估计并测度教育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欠发达地区农村长期跟踪调研的4年面板数据为基础,对欠发达地区农户的教育回报率进行估计,并定量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1年欠发达地区农户的教育回报率在3.11%—5.39%,使用面板数据测算的农户教育回报率为2.57%,欠发达地区农户的教育回报率相比其他学者研究所得平均教育回报率为6%左右的研究结论仍较低,一方面是使用长期面板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收入波动的影响和内生性问题,得到更为真实的教育回报率,另一方面也表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总体教育水平仍较低,是阻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教育扶贫政策的农户较未参与教育扶贫政策的农户其收入有所提升,但幅度较小,教育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关键词:教育回报率;教育减贫;效应;欠发达地区

作者简介:王文略,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余劲(通讯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0R041);陕西省科技局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3RKYJ0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874139、72274157);陕西师范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安全视角下农村脱贫地区返贫风险治理研究”。




历史学研究通讯
历史学研究通讯:第一时间分享历史学资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者、硕博群体和历史爱好者。主要致力于推送关于中国史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资讯、研究动态、人文地理、逸闻趣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