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之外》观感
体娱
2024-09-27 18:01
广东
前有陈鲁豫一改往日画风、在周鸿祎“忽悠”之下彪悍攀岩,后有鲁豫“拷打”周鸿祎(bushi),又有范志毅黄浦江上说足球往事、昔日情怀壮志踌躇都在江风里。![]()
周鸿祎、戚薇、范志毅,预告片里第四期的何猷君,《热浪之外》嘉宾身份跨度很广,从艺人到企业家、从足球到AI到新能源车,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是“时常出现热搜上”,人均“热搜等身”。在圈层小众化壁垒越来越深、茧房效应越来越明显的语境下,《热浪之外》的“热”之起点,某种意义上是难得的互联网最大公约数。更有意思的是,节目邀请了这么多不同行业的嘉宾,但不是割裂化的一个又一个小圈层私语,而是一种更为普世的热聊。热浪之外、有我们共同关心的千江水千江月,有破圈层的获得感、辐射感、价值感。![]()
红衣大叔被鲁豫“拷打”(bushi),条分缕析字字不谈成功,但却是比成功学鸡汤更管用的一剂“实用指南”;范大将军江上追忆“脸都不要啦”的种种往事,几代足球人峥嵘岁月,苒苒物华生、悠悠东流水,瞬间让我这个不看球的人也对几代足球人的过往将来都充满兴趣。与其说这只是出品方新浪新闻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如说是一种从热度核心辐射的新型访谈生态位。主体似乎依旧是访谈,但地点不拘泥,江上清水、草上“彩蛋”,灵活穿梭;三对三足球赛、情绪发泄小活动等等,形式上也有“1+N”的丰层化。![]()
如果说热搜本身的关键词,是对热点高度凝练、精华总结后的核心传播,那么《热浪之外》则是更绵长的纵横延展。将各路热搜汇集在一起,大概就是一出详尽的当下编年史、大事记,是行走的划重点版当代《清明上河图》,而《热浪之外》是一次小切口、大声浪的纹理活化石,从三言两语中见悠悠风云起,从三五小故事见大时代一脉、见众生一角。![]()
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文/野”分流模式,是“娱/正”殊途模型,知识和趣味被分置课堂和娱乐产品两端。“寓教于乐”的古老口号执行起来挺困难,优秀文艺作品的“好看但不枯燥、有价值但不沉闷”做起来也千难万难,更遑论在节目中兼重获得感和可看性可娱性。但《热浪之外》平衡感很微妙,不干瘪尬聊、不生硬灌输,但既提供知识和能力层面的获得感,又提供情绪层面的趣味性和松弛快乐,让人“听君一席话、如听好多席”。![]()
主持人鲁豫姐的调性风格一如既往、像积年大厨炉火纯青炖出珍品小煲,同时每位嘉宾不同的个性又似清水出奇葩(褒义)、各有各的原生滋味。前有周鸿祎被贴脸开大各式花样彩虹屁、仿佛犯了“彩虹屁羞耻症”,后有范志毅居然是5G网、抢答“爷青回”。新浪新闻摇身一变做出品方,积数年心血、采四方热点,《热浪之外》好比一出行走的“热”学宝典,处处造出宝藏梗,深谙互联网脉搏。同时,又有几分晚明人文小品式的清雅内核。江上谈往事、小庐围密语,不文绉绉酸巴巴自命风雅,但在“下饭”之外自带几分清明亮透的舒适感。![]()
![]()
在一片“老头”声中,讲述自己被王家卫忽悠去片场的故事(bushi)《繁花》戏里当年风起云涌花开花败、恩恩怨怨起起落落的黄河路,戏外如今的打卡热点致臻园原型,戏里三分落地糙感、三分街巷烟火气、三分轻喜感、三分人情暖意的老范,戏外答题时吐槽“你们就是气氛组,一点气氛都没有”的范大将军,形成了很奇妙的互文。![]()
你看,访谈节目提及嘉宾作品是常规路数,但《热浪之外》的环节不是简单“提及”而已。内容上也并未依样画葫芦复刻剧情,反倒是在聊天吃饭游戏的节奏里,完成了对剧作的内外双向延展。既有剧里没有的幕后故事(墨镜王派人三顾范庐),又仿佛有本色出演的老范即兴上演新番。不是生硬打卡、单薄讲述,而更像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繁花之老范宴”。![]()
他说“别人问我,你知道他是谁吗”,鲁豫顺势加一句强调“你知道他是谁吗”,范志毅立刻玩笑反击“那他知道我是谁吗”。当然他并无骄矜吹嘘之意,明白王家卫是“大家”,只是深觉自己和演戏毫无关系。王家卫导演安排人几度异地跟随、热情邀请,很有诚意。又打消了范志毅对隔行如隔山的顾虑,带着他很好融入剧组。《繁花》播出期间,“王家卫太会调教演员,连范志毅看起来都像老戏骨”的评论一度大热,但究竟是如何调教的?答案就在《热浪之外》里。比如教他“和你走位一样,不要挡住唐老师就行”,比如要强调九十年代上海人说话的哪种特质等等。![]()
![]()
如果说剧中内容是成品结果,那么《热浪之外》里这一小段,则是从零到无限的来路过程。前者似繁花映江水,后者是春意款款来、枝条茵茵碧,渐生、渐起、渐氤氲。江风吹起范大将军的头发,那刘海莫名飞在我的笑点上;他谈起他的前辈、同辈,回复被骂时是何种心情,都有不拘一格不走套路的真性情真感受真表达。![]()
![]()
如果说周鸿祎展示的是优秀企业家的思维范式细节,范志毅是“永远的5号”的球场热血、峥嵘岁月辉煌遗憾俱往矣,那么戚薇呈现的则是对女性处境的关切和温情,都有意思、都让人有情绪共振和获得感。比如第一期让各路博主给周鸿祎提建议,周鸿祎一脸困惑看“先秦淑女步”、直言“他这个不适合我”。比如一位博主周鸿祎评价“走的不是颜值赛道”,大喘气“很成功,不需要任何改进”,周鸿祎听完大喘气之前的内容,就吐槽“我颜值不比他好吗”、短时误伤博主。![]()
![]()
有一种火急火燎的耿直,但同时又很听劝。说热度不源自他一个人能量如何大,而来自和车企和众人的互动,是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有来有往的动态之光。你看,嘉宾是周鸿祎,但内容辐射又大于周鸿祎,涉及互联网、创业、AI、新能源车等多个交叉领域。无论是周鸿祎给出的tips,还是他本人建议之外的言行细节,都挺有启发。与其说这是“有用”的功利视角,不如说是对成功学背后品质要素的高能呈现。![]()
第二期嘉宾是女艺人戚薇,其中一part是戚薇邀请各路素人谈心,涉及女性不同阶段的种种困境,彼此慰藉、尝试寻找走出焦虑的方法。不是功利的明星绝对中心制、艺人本位制,而是有人文关怀的“问题中心位”。本着关照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关切关怀的诉求,从一张脸庞照见种种不同可能。一位全职妈妈说“三年都没有好好照镜子”,谈及很焦虑辛苦,说孩子是高敏感宝宝,进电梯会低头不敢说话。戚薇很感同身受,说Lucky有一段时间也是如此,当时Lucky觉得小孩子是“不安全的”,但过了那个阶段渐渐会好。![]()
鲁豫唏嘘这位全职妈妈“你基本都在说孩子,很少谈自己”,继而转到聊全职妈妈的辛苦、琐碎和“不太被看见”。这些都很普遍,未必一句话就能彻底点醒困境、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但诉说、纾解和释放,都是朝着温暖的方向奔跑。你看,《热浪之外》在大风浪潮头之上,聚焦奔腾的热点、更凝眸看向温暖的河流。
《热浪之外》大概依旧算广义上的谈话/语言类节目,但更综合几分,似乎更接近一种新的生态位。有自热点中来、到热浪中去的时代关切,有生产热点、但不被“热度”绑架的轴心内蕴。聚焦热门人物,但不是只抓取零星碎片和皮毛,而是在交谈中鉴往知来。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