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侠101,还远吗?
体娱
2024-10-10 21:40
广东
李沁、曾舜晞主演的武侠故事《七夜雪》上线,距离上一部武侠剧《金庸武侠世界》匆匆收官,已近半年。事实上,《金庸武侠世界》共有五个单元,第一个单元面世之后,便在一片骂声中狼狈收场,四舍五入算创造了“剧播一半撤档”奇景吧?隔壁《少年白马醉春风》,被吐槽长着一张不那么武侠的特效脸。这几年中,除却《莲花楼》颇有声量之外,热门武侠剧作已然越来越罕见。一边是“仙侠古偶101”的盛况,一边是“武侠在播剧只剩一枝独秀”的冷清,更矛盾的是待播剧又呈现出明显的回温态势。![]()
尽管这届古偶的新转向是落地经商,是各路古偶女主、人均一部商业奇才在手的“经商101”,但古装剧依旧有“仙侠古偶101”的盛况。只是“动辄拯救三界、时常守护四方”的仙侠故事,常常被认为缺少侠气。纵横四海仗剑走天涯、路见不平拔刀助苍生的“侠”本位故事,仿佛逝去已久。江湖公义、生死曲直的纠葛,嬗变为小三小四几生几世的“你爱我、我爱他、他爱她、她不爱他”互相捅刀子、集中吐血包。![]()
仙侠故事往往依旧有正邪两立、黑白之争的主线,但天下苍生这类高远的词汇,往往落在虚处(实际主线往往只是谈恋爱)。有意思的是,江湖武侠故事的“侠以武犯禁”,在一定程度上,是庙堂之外的、程序正义之外的“异”视角裁决。传统武侠中的大侠们,往往没有官员正统身份,纵使有,比如大理皇室,入武林也是出家抛却尘世在先。![]()
换句话说,传统武侠故事,是在真实历史的秩序之外,构建一种想象的侠义共同体世界。是在名分的合法性之外,重新寻找的一种“道义”的正确性。而仙侠主角往往被设定为世界正统,比如仙君、人皇、魔界君主等等,天然拥有名分法统上的天然正确性。某种意义上,仙侠和武侠的核心差异,未必在于万物有灵论的延展皮面,而在于对“江湖”的处理方式。江湖是一个去常规法统的官府管辖之外的人情社会,以武为轴、但并不完全只关乎武。但部分仙侠剧,一开局就有类似“女主积极备考仙界公务员”的桥段,本源基座便不相同。![]()
古偶中仙侠缺侠气,古偶外“武侠题材作品”数量稀缺,某种意义上是“侠”之内核转移到刑侦作品、民生故事等其他题材中。与其说是“武侠故事”过时,不如说是“江湖风”一度式微,恩怨是非曲直对错的内核,在隔壁悬疑破案故事中一再闪耀。古偶常见“恋爱CP大于一切”利益侧重,男频则易有“爽文开挂大于厚重肌理”的路径依赖,渐渐缺失的“江湖一脉”,在经典翻拍中更是深陷泥潭。![]()
2017年新版《射雕英雄传》亮相,斩获不俗口碑,李一桐一身白衣飘飘江中小舟上,巧笑倩兮、明媚动人。![]()
此后,《天龙八部》《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等一系列金庸翻拍剧亮相,口碑悉数翻车。《鹿鼎记》开播前,张一山被认为是新一代演员中最适合韦小宝的不二人选,开播后,他被嘲讽为“猴派演技、谁看谁尴尬”。2021版《天龙八部》,更是从选角到剧情改编都一言难尽。剧中甚至出现了匪夷所思的尿裤子剧情,最终喜提豆瓣3.4分,比2013年“播出未半、而中道被砍”的那版《天龙八部》更低。![]()
与其说这是金庸翻拍的独门困境,不如说是各路经典所面临的共同瓶颈。前有一众金庸武侠翻拍前赴后继翻车、一部更比一部离谱,后有李少红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积压多年之后终于亮相院线“恶心”观众,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多部精品多年未出新版剧。取材于《西游记》的影视剧、动漫、综艺、游戏非常多,源源不断诞生出圈高能作品,但都并非一比一翻拍,更接近以西游为背景的二次创作。某种意义上,更应该叫“大西游元素”作品,或者是大西游世界同人”而并非严格意义上翻拍《西游记》。![]()
从文学史角度看,四大名著和金庸武侠地位有很大差别,但在影视改编赛道上,或许都一样属于“难啃的大部头”。影视剧改编,既然改变传播载体、承载介质,“不改”当然是一个伪命题。而所谓尊重原著,对细腻的大部头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逐字逐句录制有声书+匹配图片式的僵硬PPT式改法,容易只有形似没有神似。注入自己的理解,大刀阔斧改编,又容易跑偏、两头不落好。一点巧思、一点恶搞、一点反向解读,都更适合做“同人式”的衍生类作品,而不适合用作完整翻拍思路。![]()
但《莲花楼》显然不是标准的金庸模块,旧有正宗武侠的美学范式,但又是一种单元剧刑侦故事模块。某种意义上更接近温瑞安那一脉,有武侠皮面,同时非常注重推理。![]()
当然,《莲花楼》中男女主恋情篇幅虽然不多,但各种花式CP应有尽有。隔壁《少年歌行》口碑不错,而父辈们的故事《少年白马醉春风》,则被吐槽“画风特效略玄幻”。![]()
好消息是各大平台的待播片单中,武侠故事回温迹象明显。新近开机的《雨霖铃》,由国剧金字招牌正午阳光操刀。杨洋和方逸伦饰演展昭CP,原小说则是展昭和白玉堂的同人作品。![]()
成毅也自己接棒自己拍武侠《赴山海》,出演改编自温瑞安的《神州奇侠》(温瑞安可能是一种新拍武侠故事中,唯一算经典武侠行列的)。隔壁龚俊也有武侠大作《暗河传》,和《少年歌行》系列原作出自同一作者之手。事实上数年前让他声名鹊起、跻身顶流的某河令,除却明显的双男主CP外、肌理也是一个武侠故事。![]()
尽管已有回温之态,但古装101中正统武侠剧作占比依旧很低,数量远远难敌占尽古装大半壁江山的古偶(虽然很多有出息的古偶都不愿承认自己是古偶)。武侠剧低产,究其本源,第一点,或许是改编源头的轻化窄化。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逝去已久,男频小说领域中,修真修仙等爽文多点多面多线发展,早已取代了“武侠一门独大”的传统格局。![]()
如果说于正早年的操刀《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剧是在槽点中博出位,留下了“鸡腿姑姑”以及戏外CP等诸多热门话题,那么此后一系列作品则是黑红俱灭。频繁扑街,对这一门类的发展而言,自然是“行业冥灯”式的灰色劝退路标。热门大剧火爆、大波人马企图复制2.0版本,热门种子一砸再砸,门庭冷落、无人问津自然也是常态。![]()
这其中还有男频大IP改编的整体生态问题,一众男频大IP改编扑街(比如大导演张黎操刀男频大作《武动乾坤》效果远不及预期)。武侠未必是男频一号种子选手,但也随着这一整个频道的起起落落而被动降温。一众龙虎武师们的时代已远,硬桥硬马的打戏也并非只能出现武侠故事中,而可以无缝移植到各类对动作打戏有需求的所有门类中。这届“新武侠剧作”,能重启“新武侠元年”吗?拭目以待。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