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摘自习近平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原文刊发于《求是》杂志2015年第1期
原文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此臣之所谓过也。
——《商君书·算地》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此臣之所谓过也。”出自战国时代商鞅的《商君书·算地》。商鞅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算地”就是计算土地,《商君书·算地》一节中商鞅论述了利用土地的方法,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充分利用土地与强国的关系。商鞅认为制定国策先要考察本国的风俗和国家的根本情况。即“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此臣之所谓过也。”意思是: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观察风俗,确立法规,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弄清国家的根本在耕战,就能制定适当的国策。不观察当时的风俗,不考察国家的根本,那么国家法令就是制定了民众也会混乱。政务繁忙而功绩少,这就是我所说的过失啊。
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方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无论是进行社会变革还是制定相关政策,都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出发,只有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出适合当地的政令法规。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不是别的什么,所以我们的一切必须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越过中国的国情、法治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等,也不能照抄照搬别的国的先例。所谓“时移世易”,就是说时代在变化,形势也在变化发展,我们的一切法律法规的制定都要遵循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与时俱进。
习近平在讲话中特别引用商鞅的“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旨在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以中国的国情为根本出发点,既不能盲目跨越,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