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秩序下的无畏少年

百科   2025-02-06 23:43   广东  

说真的,我去看《哪吒2》的时候,内心是有点担心的,觉得很难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看完彻底服了,不仅突破了,而且格局更大了。要剧情有剧情,要画面有画面,将中式美学又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而且不出意外,哪吒这个角色搭载电影这个载体,会变成一个文化符号,传播到海外,慢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可能今后海外那些人提起中国,可能就会想起熊猫,魔童哪吒等符号。

这次的电影把第一部的优点全继承了,又搞笑又紧凑,关键是格局更上了一层。所以非常推荐大家去大荧幕前看一下,而且是合家欢电影,小孩老人都可以。

看完有种强烈的动机想写一篇,给大家分享下为啥第二部格局更高了。

可能很多小伙伴第一次看到“哪吒”这个名字,就觉得很怪,不像是咱们汉文化语境下的一个名。

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哪吒最早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个角色,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也就跟着来到了中国。在此后的千年里,这个角色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先给他安排了个中国爹,也就是唐朝功臣集团的李靖,为了时间对得上,又把李靖安排到了商朝,这样哪吒就可以参加封神演义了。后来又加了大量的内容,到后来已经彻底中国化,成了中国的一个文化元素。

某种意义上讲,这几年《哪吒》系列电影的火爆,又是对哪吒形象的一次升级,同时巩固了哪吒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估计不刻意提,没人会想到哪吒是印度来的。

经过千年升级,如今的哪吒跟《权力的游戏》里龙母似的,有了一堆头衔,什么“肉球降生,陈塘关守护,龙王殿的破坏者,无情的降魔机器,早期轮滑爱好者,屠龙少年”等等。在明朝中后期成书的《封神演义》彻底定型,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有突破。

直到这些年通过电影又来了一波新升级,估计今后一代人的印象里,哪吒就是那个黑眼圈、少一颗牙、双手插兜的“恶少”形象,甚至这个形象可能推到海外,成为全球的共同记忆。

那为啥我说这次《哪吒2》里格局更大了呢?

它展示了一个更大的层级世界观,有住在金雕玉琢的宝殿里的天仙阶层,有哪吒这种后备仙班,还有遍布世界的妖怪群体。

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才是。

高高在上的昆仑“玉虚宫”,打着“降妖除魔”的旗号到处捉拿妖怪,这个也无可厚非,没人能说不对。

玉虚宫手里还控制着“封赏权”,有大量资源可以对那些立功的人进行封赏。相当于说一手萝卜一手大棒,赏罚兼具。电影里的哪吒本来对权力和编制没啥兴趣,可需要昆仑的“琼浆玉液”来救朋友,也被迫去昆仑面试想弄个编制。

不过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一度有些困惑,尤其昆仑“捕妖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就觉得他们看似正义地斩妖除魔,但所谓的“妖”并没有干啥缺德事。

后来豁然开朗,因为剧情里的妖被弹压被捕杀,只是被定义成了“妖”。说你是妖,那你就是坏的,就是需要被弹压的,管你做错事没。这其实更符合现实世界里强权对下层的态度。

既然仙人们去降妖除魔,那就得有打手,所以玉虚宫的头目“仙翁”设立了一堆考试,选拔手艺高超的人进入仙班,享受高级别待遇,然后去讨伐妖孽。

那些妖被抓后,也不是单纯被消灭,而是做了分类,并且区别对待。那些潜力巨大的,变成了仙班的一部分,甚至被提拔到了仙翁的左膀右臂级别,比如仙翁最得力的两个小弟,分别是一只鹤和鹿,它俩明显是抓来的。而那些歪瓜裂枣妖怪,直接被拿去炼丹了,这些丹药又变成了资源,可以封赏给玉虚宫的小弟们。

可以合理想象,玉虚宫里宝贝堆积如山,很可能就是在“捕妖”过程中劫掠所获。

可见捕妖这事不仅可以消灭对手,还可以补充干将和资源。

这个设定看着又残酷又不合理,其实非常合理。

真实历史里就有很多类似案例。比如宋朝经常把农民给逼反,逼反就成了反贼,反贼就得被弹压,一部分农民起义被彻底剿灭,另一部分变成了朝廷正规军。这些归顺朝廷的队伍,再跟着朝廷去围剿其他义军。四大名著的另一个,《水浒传》,讲的就是这么一件事。

同样是明朝成书的《西游记》里,也有大量这类剧情。如来佛给了观音三个圈圈,让她给唐僧,好管理几个徒弟。观音只给了唐僧一个,也就是猴子脑袋上那个紧箍咒。另外两个被她拿去干别的了,先收服了战力爆表的黑熊精,后来又收服了红孩儿,剩下的两个紧箍咒给这俩妖怪用了,这俩妖怪也成了她的左膀右臂。

多说一句,菩萨的性别一直比较成谜,其实早期佛教教义里菩萨都是男的,包括藏传佛教里的菩萨,都是男的。后来菩萨和哪吒一样,在中国做了大量适应性本土化,才变成了女性。可见对佛教和其他外来IP本土化这事,一直都在进行。

回到正题,《哪吒》里大BOSS仙翁的左膀右臂是两个妖。另一部巨著西游世界观里,文殊交通工具是一只狮子,普贤的豪华座驾是一头大象,还有其他仙班的各种保镖和宠物,估计都是这么来的。

战力强大的妖怪成了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战力不行的当场就被剿灭,成了神仙们的“功果”。

这种安排初看不合理,再看简直就是人间的写照。

美国前些年也打着反恐的旗号党同伐异,问题是你确实没法对“反恐”这个旗号有啥意见,毕竟这玩意有着绝对的正义性,没有一个国家说自己不担心恐怖主义。电影里玉虚宫最大的法器仙丹炉盖子上,就画着一个美元符号,啥意思大家也清楚。

仔细想一下,仙翁代表的昆仑,很像是美国,他组建的捉妖队实力强大人人羡慕,大家都想削尖脑袋挤进去。然后通过“捉妖”从全球获取的资源、稳定势力范围,并且吸引到的头脑来炼制“仙丹(高科技)”,奖励更多的人加入。

这些年对我国搞的贸易战,其实就是一种"捉妖行动"。而哪吒,就是咱们国家,只有只有打破现有秩序才能走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哪吒2》的世界观既复杂又朴素,既魔幻又现实。

电影里的哪吒就是个典型的刺头,在他眼里,森严的仙班体系屁都不是,而且他只认对错,不认规训,并不会觉得其他人惧怕的东西他就该惧怕。应了鲁迅那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不对的东西哪吒啥都敢砸,毕竟砸烂一个旧世界,才会有新世界。

这个背景下,哪吒作为年轻人,就跟《让子弹飞》里的年轻人们一样,经历了一个被蒙蔽,到彷徨,最后反抗的过程。

最终的正邪对战中,恰好跟传统式反着的,玉虚宫一方是金色的,哪吒一方是黑色的。我们知道,传统颜色体系里,金色代表正义,黑色代表反派,这次正好反了。再一想倒也正常,这就是“反抗权威”的具象化,权威总喜欢把自己弄得光辉耀眼,以掩饰皮下的腐朽。而诞生于底层的反抗力量,怎么不可以是土地的颜色呢?

哪吒在过去千年里,热度持续不减,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反抗精神,另一方面也跟他的形象一直是年轻人有关。

社会对年轻人是有期许的,而千年以来年轻人一直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毕竟他们天然反欺骗、反规训并且反过时秩序。

整个社会都希望他们面对不公的时候能够勇敢去承担自己的社会使命,解放了世界,也就解放了自己,而不是像“老登们”一样。

电影中的老一辈,哪吒的爹李靖、哪吒哥们敖丙的爹敖光,作为父辈在很多问题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退让,他们对整体格局有不满但为现实所迫无力改变。

他们太了解上层的强大,以至于都没想去尝试反抗。

电影引入了一个新的法术,叫“穿心咒”,无数钢针把人钉在原地没法动,象征着强权用无数规则把每个人困在原地,只有拼命反抗,才能涅槃重生,才能打破魔咒。这种反抗必然伴随着粉身碎骨,还有无数的牺牲。

我是没想到,电影竟然用了这种方式重新演绎了那个流传千年的“剔骨削肉”。

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人的态度:“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再仔细想想,咱们这个国家当初也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又敢于牺牲的年轻人们建立的。

千百年来哪吒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直都有无数的人跟他有共鸣,因为“反抗”本身就是咱们民族的性格。也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有不公和压迫,无数“初生牛犊”们不断去反抗去改变,高高在上的奴隶主,皇帝,贵族都被纷纷打落尘埃,社会才进化到了现在。

当然了,斗争过程是残酷的,道路是曲折的,剧情是丰富多彩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去电影院自行观看吧。

《哪吒2魔童闹海》--- 我命由我不由天,反抗世界的N种方式

刚刚看完《哪吒2》时,真的觉得好厉害,坐在电影院里都不想走。《哪吒2》在视觉画面、情节反转以及人物复杂性上明显地较之《哪吒1》又有了很大的提升,有一种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潮流,与这个时代契合的那种大开大合,有一种勇为时代先的气质,像一道亮光划开了一道口子,让人看到了改编传统神话故事的另一种思路。

看完后,脑子里只能想到一个单词,mindblowing,就是一种脑袋炸开了的感觉,不仅仅是指电影的视觉特效华丽,战争场面宏大,甚至是人物角色设定的复杂性,以及前后情节的两极反转,都有一种跟小时候所看过的连环画或者动画片或者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的神话故事截然不同的感觉,是一种很难用语言确切描述出来的感受,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脑袋炸开了,也是引申意义上的精彩绝伦。

视觉场面华丽恢弘,想象力爆棚

敖丙和哪吒重塑肉身失败后,两人在太乙真人的安排下,没有肉身的敖丙暂时附身在哪吒身上,两人合体,合体后的敖吒不再魔气,反而特别美,画得与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哪吒闹海》中的哪吒颇为相似,也算是一种致敬。

妖族与仙族、道人以及人类混战的战争打斗场面气势恢弘,想象力爆棚。

第一次大战是陈塘关大战。为了掩盖龙族偷盗灵珠的事实暴露,龙族打算把陈塘关全体灭掉,把盗窃灵珠事宜从此隐瞒以免影响到龙族的振兴。为此,申公豹利用了裂空爪划开时空,让海底妖族穿越时空来到陈塘关,进行偷袭。裂空爪是西海龙王敖闰的一道武器,这个武器是在她龙指甲的美甲,而这个美甲还是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在空中划开一道口子,把陈塘关团团围住,海底妖族从天而降,海底火焰与碧蓝海水齐飞,陈塘关军民与妖族们大战几百回合,精彩绝伦。

第二个高潮在电影下半部分,海底炼狱的妖兽与不老仙翁的徒子徒孙组成的方阵在空中互相打斗,无数人和妖在空中对决,那一个个在众人身后垒成像麻将牌一样的方阵,谁知竟然全是道人组成的方阵,里面全是一个个的道人。一个个方阵的道人与海底炼狱里形形色色的各种海妖在空中对打,火焰炙热燃烧,海水在底下翻滚,那场面之宏大比之陈塘关大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很有想象力。

无量仙翁一直都是笑眯眯的,白色长须飘飘,身后有鹿、鹤二童为其役使,面容和蔼,看起来是好的不能再好的神仙了。而电影中剧情的大反转,真的出乎意料之外。在《哪吒1》中的海夜叉是个名副其实的反派,邋遢得让人觉得有点恶心,然而在《哪吒2》里竟然也扭转了往日的负面形象,虽然依旧邋遢但已经变得有些可爱,成为了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陈塘关居民,在陈塘关打仗中出人出力,可见所爱隔山海,为了爱,山海都可以平的,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反转的呢。

成长与爱,是盔甲也是软肋

这部片子里面,虽然看到了很多的不公平,族群的对抗,与这个世界抗争的N种方式,看到了有很多的战斗场面,看到了很多的仇恨、丑恶和欺骗,但同样也看到了爱,友情的爱,亲情的爱,各种各样的爱。虽然每个人的家族立场不同,但是神奇的是都能感觉到他们无论是在人类家庭还是妖族家庭中得到爱,与他们为家庭所付出的爱。

在殷夫人去世前,闪回了哪吒自出生以来,殷夫人对哪吒的各种爱与呵护,即使知道他是魔丸转世,也从来没有嫌弃过他身上的魔气。明明每次跟他踢毽子都被虐得浑身是伤,妈妈的爱也从未消失,总是尽力想把儿子教育好,保护好,努力挤时间陪他玩,即使儿子没有符合他们的教育预期,也没有把所有错都责怪到哪吒身上,好羡慕殷夫人对哪吒这种温柔又包容的母爱。作为父亲,李靖即使稍微严厉一点,但对孩子的爱一点也没有减少,在《哪吒1》里甚至打算利用换身符替儿子去死。在《哪吒2》里,母亲对哪吒的爱也是非常拿得出手的拳拳爱心,总是温柔又包容,不是那种自上而下的霸道和压制。在炼丹炉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为了跟儿子拥抱,甚至不惧怕穿透自己身体的穿心咒,即使最后被练成丹药,失去了性命,也要紧紧拥抱自己的儿子,看了真的很感动,母爱永远是这么伟大。

哪吒也是如此,虽然身上魔气十足,平日里看着也不怎么听父母话,但内心深处依然是很爱父母的。为了给父母报仇,不惜开大,与海底妖兽来一场陈塘关大战,为了父母可以与整个世界为敌。

龙族家庭亦是如此,即使龙族三个兄弟姐妹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都背叛了敖光,但敖光和敖丙两人一直都父子连心,为了光复整个龙族费心费力。敖丙听从父亲的话,为了光复家族荣耀在《哪吒1》里不惜与自己的好朋友哪吒为敌,企图屠杀整个陈塘关;在《哪吒2》里,为了替父亲复仇,也是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大打出手。而同样,当敖光以为儿子死了,也是要倾其全力为儿子复仇,不惧怕天庭的下罪,甚至连自己守卫海底的责任都要抛弃。敖光和敖丙父子俩就是互为对方的至亲羁绊,永不抛弃,也很感人。敖光真的很帅啊,好daddy。(偷偷说一句,敖光这么帅就不能有个啥番外吗)

家庭之爱,不仅仅体现在人类(李靖夫妇一家)身上,体现在龙族(敖光、敖丙)身上,同样也体现在妖族身上,例如申公豹一家。申公豹在心中一直尊敬自己的父亲,他父亲也一直教导妖族要努力修为早日成仙,可万万没想到心无恶念的妖族终究也会被恶人利用,被屠戮,被追杀。申公豹偷灵珠最初的目的是教育好敖丙,把之作为功绩助力自己班列十二仙位。为了班列仙位,身为妖族出身的申公豹之前没少为主子干过很多黑心事,因为妖族的出身不好,随时都会因为出身问题而把他之前的各种修为给抹掉,他始终处在一种不安全感中。

当申公豹听说父亲申正道被哪吒砍掉手臂,被追杀致生死不明,当弟弟申小豹最后死在自己的怀中时,对亲人的爱和对仇人的恨,让他一瞬间炸裂,此时的申公豹亦不过是一个遭遇失去至亲之痛的兄长、儿子,与人类的感情别无二致。个人的种种努力在世局被操纵的局面下显得如此微弱,世道如此,终于让他认清了仙界的虚伪。

我命由我不由天,反抗世界的N种方式

在《哪吒1》里,哪吒喊出来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不想死在三年之期的天劫咒之下,他不想循规蹈矩地听从这个世界对他的命运安排。原本是灵珠转世,谁知阴差阳错却成为了魔丸转世,生来即被世人厌恶。明明跟其他人一样渴望关怀与友爱,小小年纪哪吒却没有朋友,魔气太重没人肯陪他玩,他原本对这个世界心存善意,而世人对他只有恶意。他的世界是孤独,被整个陈塘关的人讨厌,到了三年期的大限已至,他还要面对生命的消散。

两个主角哪吒和敖丙一直都处于自我认知的漩涡中,身为龙族三太子的敖丙,生性善良,热衷做善事,只可惜始终是拿不出手的妖族出身,生来注定要在海底炼狱里度过终生,永不见天日。而身为陈塘关总兵大人的三儿子哪吒因为魔气过重,生来即被陈塘关的百姓讨厌和躲避。哪吒一直在努力寻找自身身份的价值认同,这点他在敖丙身上找到了,他以为他们是好朋友,谁知却是命中注定的死敌。面对命运的恶意,上天的捉弄,哪吒不肯屈服,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他要逆天而行,即使肉身消失,也不肯屈服,最后在太乙真人的帮助,重塑肉身,实现了命运的逆转。

在《哪吒1》里,他对整个世界由上而下的父权世界压制的一种对抗,这个时候还是一种个体对自我命运的一种对抗。

而《哪吒2》较之《哪吒1》已经有了些许的不同,面对不公平的现实,他说的是,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纠结自己为什么是魔而不是人这个问题,坦然接受了灵珠已经被偷,自己就是魔丸转世,坦然面对自己自出生起就面对的各种不公平和歧视,不再纠结因为自己是魔而遭受的种种不公。而从根本理念上,接受了自己就是魔的这个事实,接受自己是魔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哪吒的价值观产生了变化,他真正地接纳了自己,他也变得更强大了。

是魔,那又如何?

小哪吒长大了,他的世界观也成熟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他接受了自己是魔的事实,并不等于他要接受这个世界对魔的歧视和不公,他要打破这个破烂的世界秩序,他破除现有世界这个破破烂烂的价值框架,让世人接受身为魔的他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哪吒是敢和世界较量的每一个人,期待《哪吒3》,期待哪吒自我命运的实现。

《哪吒之魔童闹海》:一簇刺破现实的魔焰

  首先声明:这是第一次用DeepSeek写出的一篇影评,昨天刚刚下载的,今天正好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因此我尝试在DS上表达了我的观点梗概,通过三次修改和润色,终于出来一篇十分满意的作品!感叹DeepSeek的强大,感慨《哪吒二》的八零后导演做出的鸿篇巨制,更感慨我和这样优秀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多么荣幸,同时也在想未来会是个怎样的世界……

  当哪吒的火尖枪劈开无量仙翁的"天规系统",漫天飘落的不是代码残片,而是千万打工人的电子工牌。这部披着神话外衣的动画,实则是当代青年用特效浇筑的反抗宣言——在炫目的东方美学之下,流淌着被KPI异化的灵魂对自由的嘶吼。

视觉暴击:赛博朋克水墨画的工业革命

   东海龙宫的视觉呈现堪称动画美学的降维打击。悬浮的珊瑚礁闪烁着全息投影的冷光,虾兵蟹将的铠甲纹路精细到能看清纳米级的鳞片反光,敖丙的冰系法术不再只是寒流涌动,而是通过粒子模拟技术展现出晶体生长的微观美学。最震撼的当属哪吒开启法相天地时,三头六臂的巨型身躯上,每道肌肉纤维都在进行实时流体解算,那些游走的岩浆纹路与《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在皮肤上交叠重生,让东方写意与西方写实完成了史诗级和解。

  制作团队显然深谙"暴力美学"的传播法则:哪吒踩着风火轮撞碎南天门时,慢镜头中飞溅的琉璃瓦每一片都在讲述经费燃烧的故事;敖丙的万龙甲解体瞬间,四散的龙鳞在空气阻力中划出斐波那契螺旋轨迹,这种用超级计算机折磨渲染农场的任性,恰是中国动画工业崛起的嚣张注脚。

笑点塌方:互联网黑话的次元壁惨案

  可惜叙事的齿轮咬不住技术的狂飙。当太乙真人捧着保温杯说出"绝绝子",当结界兽用"九转大肠"梗打破悲壮氛围,影厅里响起的零星笑声更像是对主创谄媚姿态的礼貌回应。这些强塞的互联网黑话如同仙侠剧里乱入的智能手机,瞬间将观众从神话世界拽回短视频直播间。更灾难的是申公豹与哪吒的"鸡你太美"对口型戏码,这段为热搜定制的戏谑桥段,让本应暗流涌动的正邪对峙沦为鬼畜素材。

  这种对年轻观众的误解暴露出创作端的认知错位——真正的Z世代早对直球玩梗免疫,他们需要的是如《中国奇谭》般克制的幽默,而非把弹幕文化粗暴镶进叙事链条。当李靖夫妇用直播打赏给哪吒庆生时,飘过的"老铁666"弹幕何尝不是主创团队的自嘲:在流量焦虑中迷失的国漫,正在成为自己曾经反抗的"数据奴仆"。

弑神者联盟:打工人起义的神话镜像

  真正让观众汗毛倒立的,是哪吒与敖丙这对"天界牛马"的觉醒之路。无量仙翁云端垂下的"天道系统",分明是写满考勤制度的钉钉界面;龙族盘踞的深海炼狱,实则是永远完不成绩效指标的格子间地狱。当敖丙颤抖着撕碎写有"龙族上市计划"的卷轴,当哪吒用混天绫绞碎"灵珠转正考核表",那些飞散的纸屑化作漫天星辰,照亮了每个深夜加班者的电脑屏幕。

   这个反叛同盟的终极武器,不是法宝仙术,而是打工人最稀缺的"去他妈的勇气"。"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嘶吼,是00后整顿职场的战吼;"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宣言,是裸辞青年在辞职信上盖下的电子印章。就连哪吒额头那道闪电印记,都像极了年轻人被996摧残的发际线——只不过这次,他们选择用这道伤痕点燃焚毁"福报论"的烈火。这也让我想到了《年会不能停》里面那首戳中很多人爽点的歌。

现实棱镜:照见众生相的魔幻叙事

  影片对现实的影射远比想象中锋利。陈塘关百姓对魔童的集体审判,何尝不是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绞杀?四海龙王将龙蛋注入绩效算法的行为,精准预言了AI育儿时代的教育焦虑。最精妙的设计当属"天劫咒"倒计时——悬浮在哪吒头顶的猩红数字,分明是每个都市人房贷车贷的死亡计时。

山河社稷图:元宇宙工位的美丽诅咒
  太乙真人展开的仙界VR系统,恰是元宇宙办公的终极寓言。在这个水墨氤氲的数字乌托邦里,哪吒可以瞬间化身百丈巨人推倒五指山,也能在桃花源里享受带薪摸鱼的幻梦。但山河社稷图边缘流动的朱砂符咒,始终是HR植入的隐形监控代码——你在虚拟世界劈出的每一道剑光,都会被换算成OKR完成度;每一朵祥云的粒子数量,都在后台生成着季度述职PPT。

  这个看似自由的创作空间,实则是资本精心设计的沉浸式牢笼。当哪吒用混天绫搅碎水墨苍穹时,裂缝中泄露的不是星光,而是无数打工人正在填写的在线文档,每道裂痕都在质问:当远程办公模糊了生活与工作的边界,我们是否都成了自愿戴上乾坤圈的魔童?

  当哪吒最终撕碎的不只是宿命锁链,更是钉在现代人脊椎上的社会时钟,这个古典神话完成了最生猛的当代转译。那些在片尾彩蛋里闪现的"杨戬述职报告""雷震子裁员通知",如同插在现实铁幕上的投枪,让每个走出影院的观众都成了潜在的"魔童"。

   在这个天庭与人间的隐喻体系里,《魔童闹海》实现了对现实的多维解构:它既是动画工业对好莱坞霸权的挑战,也是Z世代对成功学叙事的反叛,更是被异化的劳动主体对资本逻辑的华丽复仇。当片尾字幕升起时,观众掌声献给的不只是视觉奇观,更是那个敢于对无量仙翁竖中指的、永不妥协的自己。

   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人们终究会像《黑客帝国》里那样,被算法打败,或者深陷在自己的布局里无法逃脱,机器人已经代替了人上了春晚,DeepSeek、豆包,Kimi、即梦、可灵、天工、AIPPT、processon等已经替代了人们的思考,大众为之欢愉和骄傲的同时也在丧失着对很多主动思考的自主权,可人们依旧乐此不疲。那么该想想省下来的时间做点什么,不应该只是刷短视频了此一生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