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痕迹 | 天津大运河的文化遗产

民生   2024-12-09 21:39   天津  

大运河天津段开凿于元代,包括天津至北京通州的北运河和天津至山东临清的南运河的一部分,南、北运河与海河在天津三岔口相汇入海。
明清时期,这段运河是漕粮到达京师的要道,处于整个京杭运河的枢纽地位,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经济也因此繁荣,运河沿岸留下了类型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同明珠辉映在运河两岸。

京杭大运河奔流入津第一站——九宣闸

静海九宣闸,是京杭大运河奔流入津的第一站,天津现存最古老的水闸,也是大运河进入天津的标志。

九宣闸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位于静海区唐官屯镇靳官屯村南,马厂减河与南运河交汇处,条石砌筑,四墩五孔。初名九宣闸,取“宣泄九河”之意,扼守南运河和马厂减河的分流处,为马厂减河的枢纽工程。清直隶总督李鸿章曾为此闸撰写《南运河靳官屯闸碑记》,碑文就立于此闸旁边,且保存完好。

九宣闸△

南运河段上木质结构桥梁——独流木桥

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在独流镇汇集,木桥就建在静海区独流镇兴业大街上。

独流木桥建于1936年,用原木做桥墩,木板做桥面,桥孔可以容纳大型漕船通过。同时,在南侧来水方向还设置了两个三角形的“分水箭”,在水流速较大时可以起到卸力和保护桥体的作用,设计非常巧妙。整桥全部用的传统榫卯结构,各处都严丝合缝,非常坚固,是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段目前现存唯一的木质结构桥梁。
独流木桥△
文化随着运河流动——天后宫
元代的粮食需要通过运河南粮北运,海运文化通过漕运流到北方,元朝廷于三岔口两岸敕建有天后宫,成为船工酬神、聚会场所。
天后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天妃宫之一。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向海河,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有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两侧配以钟楼、鼓楼、关帝殿、财神殿、其他配殿及过街楼张仙阁等建筑。
天后宫△

佛教文化遗产——文昌阁

京杭大运河由南往北,流经天津静海区后,进入西青区的辛口镇和杨柳青镇。杨柳青作为水运的重要码头,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杨柳青的年画包含了人民“期盼祥和丰收”的愿望,文昌阁则寄托人们期望文运昌盛的理想。

文昌阁位于天津西青区南运河畔的杨柳青镇,采用砖木结构,建筑共三层,为六角形,高度达15米。顶部采用六脊瓦顶,每个脊上都有一只龙头,中间是一个球形宝珠,整体设计精巧。檐角悬挂着铃铎,当风吹过时,铃声会响起,增添了一份运河的景致。

文昌阁△
立闸分洪的筐儿港水利枢纽
筐儿港水利枢纽是运河文化在天津市的重要遗存。航拍可清楚看出这里是北运河与龙凤河交汇处。枢纽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筐儿港村南,是北京排污河、北运河交汇处的枢纽工程。
水利枢纽包括北运河的六孔旧拦河闸、三孔新拦河闸、十六孔分洪闸和北京排污河的六孔节制闸、十一孔分洪闸、穿运倒虹吸等六座建筑物,承担拦洪、分洪、排沥、排污和蓄水灌溉等综合任务。该设施几经更新,沿用至今。
筐儿港水利枢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十四仓遗址
大运河十四仓遗址位于河西务镇东西仓、南仓等村一带,是元朝初年设立的大运河漕运官办物流仓储管理机构,最初主要承载南粮北运的仓储集散功能,后发展成中国南北方重要物流集散地。在元初至清初的几百年间,这个占据泉州县(武清旧称)一隅的“天下粮仓”,在政治、经济、军事、民间商业往来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河西务十四仓”一词最早出现在《元史·百官志》中,指位于河西务的十四座厫仓,分别为大盈仓、永备南仓、永备北仓、充溢仓、崇墉仓、广盈北仓、广盈南仓、大稔仓、丰备仓、恒足仓、既备仓、足用仓、丰积仓、大京仓。按《永乐大典》记载,这十四座厫仓共有仓房900间,总容量为2262500石。
2022年3月至11月,以国家文物局大运河文化公园保护项目为契机,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武清区博物馆实施了十四仓遗址前期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通过阶段性野外考古工作,共计完成考古勘探面积66万平方米,发现遗迹集中分布区3处,包括居住址、仓储、窑址等不同类型遗迹431处,调查采集元至清代各类不同质地文物标本百余件。

大运河十四仓遗址碑

这些运河的痕迹成为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共同讲述着城市的历史,也塑造着城市的未来。
转自:武清河西务
编辑:刘梦娜
审校:曹军  杨国良  刘璇  李焕

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描摹青春、记录经管,传递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