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概念——年度净利润预增的5家企业

文摘   2025-01-25 18:30   重庆  

什么是AI智能体

AI智能体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超级智能数字助手,能够学习理解各种信息,并根据需求提供帮助、建议或进行互动。相当于给大模型装上五官、装上四肢,从而在现实应用场景中落地。广义角度来说,只要利用AI进行独立工作的场景都可以称之为智能体(人工智能实体)。

近期OpenAI CEO奥特曼宣布首个智能体产品Operator研究预览版正式亮相,能够自动完成预订旅行住宿、餐厅预约和在线购物等复杂任务。用户可以在多个类别中选择不同的自动化任务,涵盖购物、配送、餐饮和旅行等领域。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表示,2025年将是智能体之年,智能体将成为AI技术的新突破口,并引领全球新一轮AI变革。

应用场景

比如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自动回答用户问题,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可能以后线上店铺都会换成AI智能体,因为不仅能降本增效,还能24小时服务。

AI智能体产业链

上游:基础技术层:芯片、算法、算力等基础设施,为AI智能体提供算力支持和算法优化。

中游:智能体平台构建与应用开发。

下游:AI智能体应用与服务:AI智能体下游包括客户服务、医疗、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等各大应用领域

AI智能体概念——年度净利润预增的5家企业(篇尾附龙头)

第一家:

汉得信息

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848.61%

所属概念:国产替代、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AIGC概念、数据安全、智谱AI、鸿蒙概念、人工智能、AI智能体概念等等

公司亮点:

公司AIGC平台承载AI行业垂类模型和企业级AI应用场景化落地,目前商用化推进顺利。公司和诸多大模型合作伙伴一起研发各个业务场景的AI agent应用。

业绩变化原因:

2024年,公司整体业务稳中有进,主要得益于自主产品业务的快速增长。其中,以工业软件、数字营销、供应链为主的产业数字化表现最为突出。

第二家:

道通科技

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262.65%

所属概念: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传感器、华为概念、机器人概念、人工智能、AI智能体概念等等

公司亮点:

新能源系列产品、汽车综合诊断产品、TPMS系列产品、ADAS系列产品、软件云服务,

业绩变化原因:

公司凭借产品和技术创新优势,持续巩固数字维修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围绕汽车诊断维修全流程,充分应用生成式AI赋能综合诊断检测解决方案和新能源电池检测解决方案,致力于全面提升汽车诊断效率和用户体验。

第三家:

协创数据

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163.51%

所属概念:物联网、消费电子概念、机器人概念、数据存储、存储芯片、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租赁、芯片概念、AI眼镜、东数西算(算力)、AI智能体概念等等

公司亮点:

专注于物联网智能终端和数据存储设备等消费电子类产品的研产销,面向AI智能体、自动驾驶、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重点行业提供坚实的训推一体创新平台。

业绩变化原因:

公司持续聚焦“云-边-端”一体的智慧存储与智能物联体系,深耕智慧存储、智能物联、云服务、算力服务器、服务器再制造等业务条线,以AI需求为导向,以“云智造+数字化”赋能供应链管理及成本管控,营收规模及盈利能力较上期实现了大幅增长。

第四家:

普联软件

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102.70%

所属概念:小米概念、华为鲲鹏、AIGC概念、AI语料、人工智能、机器人概念、AI智能体概念等等

公司亮点:

国内较早全面熟悉掌握 XBRL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的厂商,公司新增研发了智能助手(PanMate), 具备对话管理、 技能管理、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分析与展示等能力, 支持 web 应用、 桌面应用, OpenAPI 接入、 移动端接入等方式。

业绩变化原因:

2024年公司积极把握大型集团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需要,继续坚持“聚焦战略客户、聚焦优势业务”的发展战略,加大战略客户与优势业务开拓力度,提升了公司利润及销售回款同比增长。

第五家:

青木科技

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77.60%

所属概念:电子商务、网络直播、宠物经济、人工智能、数据要素、AI智能体概念等等

公司亮点:

为品牌商在电商平台上提供品牌定位、商品规划、人群及流量运营等整体服务,在AI智能体(Agent)方面的布局与应用,公司已在数据分析环节和智能客服系统中将智能体投入使用。

业绩变化原因:

公司保持增长势头,整体业绩持续向好,在电商代运营服务方面,公司继续巩固和发挥在大服饰领域的优势。得益于公司在运营经验及行业洞察方面的沉淀,加上技术的赋能,公司在大服饰领域和潮玩类目有较好的业绩表现,使得电商代运营服务在报告期内继续保持增长,为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龙头 鼎捷数智 世纪天鸿 思特奇

作者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仅供分析,不构成操作建议

研报讯
专注各行业分析,行业逻辑研究每日更新短线个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