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2025年1月13日1版)。
2024年12月31日,内蒙古博物院两大特展同时亮相,带领观众跨越新年,共启新岁。
“龙跃北疆——红山文化出土最大玉猪龙”和“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一个展出2024年内蒙古考古盛事“最大玉猪龙”,一个呈现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今变迁,两展生动再现了北疆文化绵长文脉,深厚底蕴。
2024年,内蒙古文化领域以建设北疆文化为总抓手,实实在在下功夫,在各方努力下,北疆文化品牌已经立起来了。
2024年,是北疆文化在大江南北绽放绚丽光彩的一年。
2024年11月16日晚,邕江之畔,我国民族文学界的最高荣誉“骏马奖”颁出,内蒙古3位作家和1位翻译家斩获殊荣。
获得“骏马奖”报告文学奖的作家牛海坤在作品《让世界看见》中,记述了兴安盟妇女白晶莹,带领科右中旗2万多名农牧民妇女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颁奖典礼上,牛海坤动情地说:“采访中很多绣娘的故事感动了我,蒙古族刺绣带给她们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变,更是精神的追求,这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在北疆大地的炽热回响,可贵的经验和智慧有必要让世界知道,通过我的文字,弘扬北疆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内蒙古故事,这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4位文学家获得“骏马奖”,这是内蒙古文学的又一次“登顶”,是内蒙古文学家以笔为犁,深耕家乡沃土,真情书写家乡故事,传播北疆文化的新实践。
2024年,是内蒙古文艺精品佳作迭出的一年。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一曲赞歌,串联起60年岁月。2024年12月10日,纪念乌兰牧骑首次进京演出60周年精品节目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新一代乌兰牧骑队员跳起《马铃儿摇响幸福歌》,奔放热情、痛快淋漓的民族舞蹈惊艳观众。
《马铃儿摇响幸福歌》曾获得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第一名,这是内蒙古舞蹈连续第六年获得“荷花奖”。
2024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出品,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父辈的荣耀》喜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该剧以上世纪90年代林业改革为背景,讲述了三代林业人的传承和坚守,展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
2024年,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完成好两件大事,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组织重大主题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北疆风韵的文艺佳作层出不穷。
文艺精品频出的背后,是北疆文化的强势出圈。2024年,内蒙古开展北疆文化“走出去”系列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区外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文化交流活动82项。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反响不俗,让北疆文化既出圈又出彩。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精髓。2024年是内蒙古文旅深度融合,“高开高走”的一年。
2024年7月14日,在美丽的锡林河畔,“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内蒙古自治区第34届草原那达慕在锡林浩特市开幕,吸引了约10万名游客和当地群众,共赴辽阔草原,感受特色文化。
盛夏的内蒙古,天天是盛会,处处是歌声。包头市、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等多个盟市都开启了全民参与、全民娱乐的“天天那达慕”活动。
“第34届草原那达慕”“天天那达慕”等关键词跃升国内旅游平台夏日热点榜全国前列。
天南海北的游客们来到内蒙古,在传统竞技项目中释放激情,在特色美食中唇齿留香,在草原美景中流连忘返……那达慕大会不仅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更是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一幅展示内蒙古亮丽风景、新时代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如果说夏季的“天天那达慕”助推了内蒙古文旅向上势头的话,那么金秋时节的“歌游内蒙古”更是为内蒙古文旅再添一把“火”。
“歌游内蒙古”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区域文旅品牌。2024年国庆期间,全区围绕“歌游内蒙古”主题推出20条精品旅游线路,130项重点文旅活动。
“歌声相伴,愉悦旅行”。国庆期间,内蒙古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5%,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3%,入境订单量同比增长23%,大批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沈阳、西安等地的游客涌入,为内蒙古的秋色填上绚丽的一笔。
冰雪季,内蒙古文旅借着“歌游内蒙古”再次出圈,集大原高铁首趟文旅专列发车,乌兰牧骑队员与山西游客一路欢歌奔向内蒙古,山西游客说:“内蒙古非常热情,我们一定会常来。”
回望2024
内蒙古文化建设以北疆文化展开
以文化自信促文化繁荣
不久前
内蒙古提出
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
内蒙古将继续
谱写北疆文化之歌
让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
内蒙古篇章中
最富魅力最吸引人
最具辨识度的闪亮标识
记者:冯雪玉
新媒体呈现:陈超
校对:董柏杰